佛教护法龙众八大龙王

2022年12月22日01:26:09 佛学 1810

人有领袖,龙自然也有领袖,龙的领袖便是龙王。凡是龙王,都具有强大的威力,所以能成为佛教的护法神。

  佛教经典中经常提到的有八大龙王,他们常被描述为某些怒相本尊或护法神的坐骑或是被踩在脚下,或者成为他们的饰物。这八大龙王都是精进修行的龙王,相对来说算是比较有智慧、嗔心小;他们的眷属也都嗔心比较淡薄,并能忆念福德,随顺听闻佛法教义。因行善业的缘故,八大龙王不受热沙裹体等苦报,并能以善心护持世间,依人间季节、时序兴云降雨,使世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因此受到人们的供奉。

  难陀龙王,梵文Nanda,音译作难途龙王、难头龙王等,意译为“欢喜龙王”或“喜龙王”,与优波难陀龙王是亲兄弟。《法华经玄赞》中记载,这位龙王擅长顺应众生的心意,能满足众生的所求所愿,还能调御风雨,所以深得世人喜欢,因而才有“喜龙王”这一称呼。难陀龙王在密宗中的形象一般是全身肉色,背后有七个龙头。

佛教护法龙众八大龙王 - 天天要闻

  优波难陀龙王,梵文Upananda,又称优婆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意译为延喜龙王、大喜龙王。优波难陀龙王,也是佛教护法龙神之一,常出现于佛陀说法的法会中。

  在密宗中,这位龙王有七个龙头,右手持刀,左手持索,象征能控制一年,令心安住在正法之上。右手所持的刀,在佛教中称为“水波利刃”,刀刃一般被画成铁质的深蓝色,象征着斩断生死轮回。

  阿耨达龙王,梵文Anavatapta,意译为阿那波达多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意译为“无恼热”或“清凉”。在八位龙王中,阿耨达龙王的德行与福报最为殊胜,因福报而召感,所以他居住在阿耨达池中,并能远离其他龙族经常恐惧的三种过患。

  在《长阿含经》中记载,阎浮提所有龙王除阿耨达龙外,都会有以下三种过患:1、诸龙都会被热风、热沙着身,烧其皮肉及骨髓,极为苦恼;2、所有龙宫与恶风暴起吹其宫内时,尽失宝饰衣而龙身自露,极为苦恼,3、所有龙王在各自的宫中娱乐时,大鹏金翅鸟常会入宫骚扰、捕食,所以诸龙会很怖惧、热恼,而阿耨达龙却没有这种忧患,所以此龙得名“阿耨达龙王”。

  娑伽罗龙王,梵文Sagara-nagaraja,音译为娑竭龙王,沙竭龙王,意译为海龙王。娑竭罗是海名,因此龙王在这个海中最为殊胜,所以叫娑伽罗龙王,他是八大龙王之一,也是观音菩萨二十八部众之一。

佛教护法龙众八大龙王 - 天天要闻


  佛经中记载,娑伽罗龙王为司管降雨的龙王,古代祈请降雨之时,常以他为本尊神来供奉、祭祀;同时,娑伽罗龙王也是佛教的护法善神,而在我国民间,一般是把他当做司雨之神。此龙王的形象,一般是身色赤白,左手执赤龙,右手握刀。

佛教护法龙众八大龙王 - 天天要闻

  关于此龙王的经典,有《海龙王经》、《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及《十善业道经》等经,都是佛陀特意为此龙王所宣讲的经典。

  瞿波罗龙王,梵文Gopaia,音译为瞿波罗,意译为牧牛、地护,巴利文的名字则与梵文相同,一般指住于北印度那揭罗曷国龙窟的龙王。

  佛经中说,此龙王的前世是专门司管牧牛的人,以奶酪供奉国王,后来因供奉的事失职,遭到国王的谴责而心怀嗔恨,发愿来世投生为恶龙,以迫害国王及他的国家。后一世,这个人真的投生为大龙王,居住在龙窟内,想趁机害国王与百姓。

  佛陀得知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后,因悲愍、爱念这个国王及他的子民,怕其被龙王所害,所以以神通力到了这个国家,准备度化龙王。龙王见到法相庄严的佛陀后,毒心当下就止息了,并发愿永远护持正法。佛陀入灭前,将自己的身影留在石窟的墙壁上,目的是让龙王起毒心时,能看到佛的身影而止住毒心,并派五个征得罗汉果位的圣僧受此龙王的供养,经常为他讲法。后来,龙王所住的地方就被称为瞿波罗龙窟,此窟的附近有很多石室,都是佛陀证得圣为弟子的入定处所。

佛教护法龙众八大龙王 - 天天要闻

  伊罗钵多龙王,梵文Elapattra,音译作伊那跋罗、伊罗钵,意译为香叶,藿香叶。

  佛经中说,这位龙王的前世是一位出家人,居住在伊罗树林中修行,因犯了“损伊罗树叶”、“午后乞食”二条戒律后,因果报应使后一世转生投胎为龙身。他有七个头,每个头上都会生长出伊罗树,因而常受脓血交流、蛆虫嚼食的痛苦,后来佛陀在波罗奈城度化此龙,并告诉他只有看到弥勒佛出世的时候,他才能受完果报、脱离龙身,并警告他不要行暴唳的恶事,以免又召来恶果报。

  摩那斯龙王,梵文Manasvati,音译作摩那苏婆帝龙,意译为大身龙王,慈心龙王或大力龙王等。

  经中说,这位龙王的身体很长,能绕须弥山七圈,所以称为“大身”。另外,此龙王主司降雨,降雨之前先起云,待七日之后什么事都准备好了,然后才降雨,因为兴起云雨都是从他慈心出发的,所以又称为“慈心”。

佛教护法龙众八大龙王 - 天天要闻

  俱利迦罗龙王,梵文Kulika,音译又有俱利迦罗大龙,古力迦龙王、迦梨迦等名。依《陀罗尼集经》记载,俱利迦有“具种”义,除了“具种”义外,另外意译还有善族、种族首长等义。

  在密宗里,这位龙王有时会被视为是不动明王的变化身,只要修学这位本尊的“本尊法”,酒会有消除病患、魔障等功效。在《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中说,修学这位本尊的方法,是先在墙壁上画一支宝剑,以此龙王绕在剑上,龙形如蛇,剑的中间书写以梵文“阿”字;然后,心中观想宝剑及梵文“阿”字,了了分明,并持诵此龙王心咒一百零八遍,一日三次,这样持诵满六个月-当然,越多越好,如果六个月诵满之后,此龙王就会现身。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