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教你 怎么看

2022年08月18日08:40:04 佛学 1783

一行禅师教你 怎么看 - 天天要闻

【九吉读书笔记】

♥高山湖泊的澄澈静水映照着山脉、天空原初的清亮。你也能如此映照。当你足够平和沉静,就能如实地映照山脉、蓝天和月亮。你如其所是地映照你所见,无物扭曲。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感知之河。感知升起,稍作停留,随即消逝。心若不平静,我们就无法看清楚。就像有风的湖面,看到的图像是扭曲的。我们的感知常常出错,让自己受苦,也造成别人的痛苦。深观感知的本质、不过度相信什么,是很有益的。太过确定,就会受苦。当我们问自己:“你确定吗?”我们便有了机会再次观看,以便知道自己的感知是否正确

♥我们相信自己的感知完整无误,但往往并非如此。Perception(感知、认知、想法)在汉语中是“想”上半部是“相”,即外观,下半部是“心”。当我们想到某事物,“心”里便创造出它的影像“相”,然而大都是虚妄不实的。我们很容易将心对某事物的影像及其实相混淆。不要过度相信自己的感知很重要

♥想像你在黄昏时行走,看到一条蛇。你惊叫着跑回屋里找朋友。所有人拿着手电筒到屋外。然而,当你用光照着蛇时,发现那根本不是蛇,而是一条绳子。将绳误作蛇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正念帮助我们避免陷入错误的认知

♥全然觉察的修习即深观,以便超越错误的感知,看到实相。将绳视作蛇,我们可能会吓哭。恐惧的感受源自于错误的感知。我们的感知往往不准确,可能带来强烈的感受与反应,从而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痛苦。一旦我们看见自身恐惧的实相,恐惧便消失了

♥感知的来源,也就是我们观看的方式,来自我们的无意识。我们大部分的感知是错误的,带着各种主观偏见。我们赞美或责备,快乐还是抱怨,都取决于我们的感知。感知由很多方面构成,包括我们的渴求、愤怒和无明等苦恼,以及习气和过往的经验。快乐还是痛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感知。深观自己的感知,识别它的来源,非常重要

♥一天,一位农夫下田,发现马儿跑了。村民说:“噢,运气真不好!”第二天,马儿带着另外两匹马回来,村民又说:“真好运呀!”后来,农夫的儿子从一匹马上摔下来,摔断了一条腿。村民表示同情:“好不幸啊。”不久,战争爆发,村里的年轻人都被征召,唯独农夫的儿子因为断腿未被征召。村民又对农夫说,儿子断腿是“幸事”。任何事都不能单纯判断为幸或不幸、好或坏,正如这个古老的故事揭示的。你必须穿越所有时空了解事情的真实影响。每一次的成功都伴随了一些困难,每次失败也都有助于提升智慧和未来的成功。每件事都有幸与不幸。幸或不幸、好与坏,都只是我们认知的概念

♥我们的修习是超越表相,更清晰地观看。除非我们深观现实,发现事物无常与相互依存的本性,否则我们会继续执着于表相。当我们超越表相、概念和观点,便触及了究竟实相。我们需要超越表相看到本质。当我们不再因表相而生妄想,我们的感知便成为了洞见

♥因为无常,一切成为可能

♥一位男子正划船逆流而上,突然看到另一条船向下朝他驶来。他喊道:“小心!”但船撞过来,几乎撞沉了他的船。这位男子愤怒、咆哮,但近看却发现那条船上空无一人,是自行顺流而下。当我们感知有误,就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苦。我们深观事物以理解它们的本性,这样就会避免受到误导和不必要的苦

【书名】怎么看

【作者】一行禅师

【出版社】大块文化
原作名】How to see


【读书笔记声明】再极致的总结,都会有喜好、偏差、支见、歧义,因为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不同,不要迷在所知障中。请有时间的读者,看原作!以原作为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感恩♥️


♥️我们在一个没有战火的时空,无比地感恩这和平年代,但我们遇见了画地为牢的疫,情。任何遭遇都是我们觉醒成长的最佳当下。好好地一起阅读吧!让知识陪我们成长!宇宙爱你公司非常开心能遇见醒来的你♥️谢谢你♥️宇宙爱你公司将持续猛烈地爱着你♥️


【本司名】宇宙爱你公司

【本司打工妹】九吉吉祥

【本司口号】让我们一起爱裂苍穹♥️

【本司愿景】助力全宇宙中国人心灵成长♥️


♥️宇宙爱你♥️宇宙愿您富贵一生♥️圆融圆满♥️

♥️谢谢你♥️我爱你♥️感恩你♥️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