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禅意生活,太经典了

2022年06月30日17:24:04 佛学 1054


20种禅意生活,太经典了 - 天天要闻

禅是一种修行,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艺术、态度。

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禅。

古代的僧人喜欢通过生活修行,所谓“行住坐卧皆是禅”,下面介绍了二十种禅意生活:

20种禅意生活,太经典了 - 天天要闻

01 每周吃一天素食

我们都知道,僧人是吃素的,他们不认为吃素是吃苦。

为了减少我们肠道负荷,请尽量切换为蔬菜为主的生活,从每周吃一天素食开始,让身体、身心清爽起来!

20种禅意生活,太经典了 - 天天要闻

02 森林浴

在休息日,建议大家去森林中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与大自然对话。

森林浴,是给自己一段逃离现实生活的时间,去感受四季轮回,花开花落!

20种禅意生活,太经典了 - 天天要闻

03 每天花十分钟坐禅

坐禅能够让我们“静心”,身心放松,和瑜伽冥想一样。

僧人每天打坐是日常,我们每天花十分钟坐禅开始吧!

20种禅意生活,太经典了 - 天天要闻

04 用抹布擦地板吧

在禅宗中,行住坐卧、运水搬柴都是禅。

将抹布拧干水,用抹布擦脚下的地板开始吧,擦拭的过程,也是擦拭内心的过程!

05 将自己置身于不方便中

我们家乡的僧人往往在半山坡上修行,他们购置食材,从来不开车,每次购买的食材也不多。

有时候,建议适当将自己置身于不方便中,走路上班、上下楼走路,会更有益健康!

06 给生活留白

我们楼下有个卖菜的店铺,每样菜都用大箩筐装的满满的,整个铺子塞的满满当当,客人选菜都要测着身子进去。

禅意生活之一是适当给生活留白,对于房间,还是内心都要定期清理,适当留白


20种禅意生活,太经典了 - 天天要闻

07 从过好清晨开始

一日之计在于晨,僧人平时都在四点半起床!

我们普通人也不妨起早一点,从过好清晨开始,早起跑跑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08 晚上清零

我们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有种感觉一到晚上各种烦心事便涌上心头!

在睡前冥想十分钟手写日记,这些睡前仪式将自己清零,很快就会进入睡眠!

09 今日事今日毕

有句禅语叫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生而为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职责,最好“今日事今日毕,从今天开始行动,而不是明天!

10 早一点出门

最近,每天都计划早一点出门,但往往耽搁了,每次上次都急急忙忙的!

禅用建议大家早一点出门,多腾出一点时间,会显得更从容!

11 一次只做一件事

同时做两件事,看似有效率,但往往一件也做不好。

禅宗认为:一次只做一件事

12 一事不毕,一念不起

有句禅语叫“喝茶吃饭”意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专注,喝茶的时候就喝茶,吃饭的时候就吃饭。

禅宗认为:一事不毕,一念不起

13 提笔写字吧

现代社会很多人步履匆匆,很少静下心来读书、写字了!

禅师建议:闲时提笔写字吧,无论抄经书或写字,能让你听一听、静一静!

14 人间到处是青山

有句禅语“人间到处有青山”。这里的“青山”指让人心满意足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因为读书、工作、学习等原因需要远离家乡,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找到人生的乐趣,人间到处是青山!

15 接受不能改变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的身高、五官这些和你的遗传与环境有很大关系。

禅宗建议:接受不能改变的,在能够提高的地方,不断精进自己,接受自己是前提!

16 常回家看看

禅宗认为:父母是菩萨最大的活菩萨,孝顺是你最大的修行!

平时,要抽时间常回家看看,即使是陪伴、聊天都是一种幸福!

17 不妨喊出来

平时僧人喜欢早起大声念经,也是一种减压方式。

禅师建议我们:平时心情郁闷时,不妨找个空旷的地方或ktv喊出来!

18 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每个人都有烦心事,心情不好时,也喜欢迁怒于别人!

禅师建议: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生气时,先不要说话,而是先在心中默念三遍“谢谢”,说完后,心中的怒气也烟消雾散了!

19 惜物

僧人从修行时代开始就养成了珍惜物品的习惯。每天都穿的工作服等物品,从不会随便扔掉,绽线了就缝补一下!

禅师认为:惜物就是惜福!


20种禅意生活,太经典了 - 天天要闻

20 懂得“知足”

“知足”这个有名的词出自佛教。所谓“知足”,即知道满足。

禅师建议我们:要懂得知足,持有“满足于自己拥有的,不想要更多”的心态,可以让人生变得丰富。


20种禅意生活,太经典了 - 天天要闻

作者介绍:藏区格桑,爱好文学 ,喜欢记录,禅修信徒!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