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之下

2022年06月25日16:09:08 佛学 1316

菩提树下



菩提树之下 - 天天要闻


受邀参加一个佛事活动,让自己这个佛缘甚浅之人,有了走近神秘之地的机缘。

正在建造的寺院主殿采取仿辽代砖木结构建筑风格,所有梁柱都使用上好木材,而且每根殿柱上都清晰标明着“东十前”、“西九后”之类字样。看来,每根柱子都有自己的位置,就像观世音如来佛的供奉不可乱来。

大殿四周,烛烟缭绕。四面八方赶来的善男信女,或身着僧衣,或一身素装,都一脸庄重。口中念念有声的是不变的“阿弥陀佛”。高大香炉里粗细高低的各样香烛,散发着香气也弥漫着烟灰。香烛小到 3 元大到 66 元一支不等,据说最大的一支可以连续燃烧 17 小时。

这样一种氛围,每个人眼神都显得迷离不定。这些和尚或居士,低眉俯首,双手合十,念着同样的经,却是各怀心事。有祷告平安的,有祈求生财的,有祈祷平安兼发财的,以及种种现实中渺茫祷告中清晰的愿望,都交付心目中慈悲为怀的佛,希望可以带来福运吉祥,普渡众生,早日觅得菩提树下的真谛。

局外人的我,仰视着大殿里三座神情肃穆的高大佛像,想,这些雕金镀银的神尊真的听得见他们的虔诚么。

倒是供品上的几只苍蝇,飞来爬去,美美享用着精致的敬品。不知道佛爷在天有眼,能否看得见,还能否吃得下。旁边的土堆,两个小孩跪在地上玩沙土。瓶子装满,再倒掉,再装,再倒。在他们看来,这要比跪拜神像,有趣得多。

有意思的是,因为不信佛大概无意之中冒犯了哪尊神,竟遭遇了件颇有“玄机”的事。一位久违的朋友询问电话,竟一时无语,脸红心跳想了半天,也只想出最后的 999,对方怕是以为存心秘而不宣。自认心地善良,无有劣迹,还算好人一个,怎么就遭此“报应”。转而想想,其实以前也常常丢三落四,说东忘西,而且,有过这般“忘却”尴尬的也不止我一人,也就欣然释然。虽不懂佛法教义,但坦荡无私、真诚善良应是什么“法”都尊崇的教义吧。

中午特意推却盛宴,体验一下“斋饭”感觉。大堂里整齐摆放着一排排长条桌,每张桌子下面都是两把椅子,意即这样的长桌可供两人使用。坐的方向都朝向一面,避免对面而食。这一点觉得,即便抛却佛家说法,在公共场所陌生人之间,也是一种礼貌。每人面前两碗一筷,一碗米粥,另一个碗里几样素菜,馒头则放在菜上面。一位居士端来几样小菜,问是否需要,我说再拿一个空碗吧。她摇摇头:只能放在盛菜和馒头的碗里。说着每样夹了一点放进去,居然也还放得下。我好奇:为什么只能用两个碗,她一脸平静:人一餐不就是一饭一菜么,两个碗足够了。很简单的话,却是很朴素的道理。

佛门内外,两种境界。

做好自己,佛即在心中。

   于 2007.10.3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