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2022年07月01日15:09:02 美女 1887

编辑们在日常选片的过程中,会看到形形色色的片子,但往往出色的摄影师总是那几个熟悉的名字,这使我们开始思考:

自己作为摄影师的时候,是怎么走过来的?

有多少真诚的错误是我们坚持了很久以后才逐渐明白?

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自身的经验帮助大家提高摄影水平,拍出更好的照片?

毕竟有些东西,是摄影教材或者碍于情面的熟人永远不会告诉你也说不清的。

“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 天天要闻


本周起,我们做出一个新的尝试——

除了正常推荐好的作品,小编还会从个人对照片的理解出发告诉大家这些照片好在哪里。

很多时候摄影水平的提高只是一层窗户纸。犹如自己隔着窗户看对面,朦朦胧胧好像有点影子又拿不准。这时可能只要有个过来人说出症结所在,马上就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是这样!

目前我们先从好的作品分析中指出它们是如何规避了一些常见问题。如果大家愿意自己的作品被点评(主要是可能被批评),可以投稿并注明。

如果得到足够多的投稿,后期我们也会尝试做较为犀利的点评。希望大家的摄影水平都能够更上一层楼。


“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 天天要闻


“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 天天要闻

儿时记忆 - 刘朝军

“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 天天要闻

李可染的画作《春在枝头已十分》

▲ 推荐理由:留白是中国绘画的精髓之一。把摄影与绘画结合其实并不新鲜,但佳作不多。对于两者的边界把控不好的话很容易变得数码味过于浓重。 这张照片取材于画家李可染的《春在枝头已十分》。木棉花开正好和题字“春在枝头已十分”(应出自唐代无名氏的《悟道诗》,李可染十分喜欢这句话)十分切题,这种主要种植于南方的树木叶子黄得十分晚,所以到了春天还能看到黄绿相间的景象,与左下方在水牛背上休憩聊天的童子组成一幅惬意的画面。


“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 天天要闻

门前 - 王开苗

推荐理由: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拍摄者有很好的意识。拍摄一张精彩的照片不容易,拍一张养眼的照片不难,但拍一张规矩的照片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从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对焦段的选择,摄影师对题材的偏好,拍摄和后期处理的意识。

拍摄建筑容易出现形变——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会出现梯形的变形。仔细观察这张照片,不但修正了形变,两边的柱子,上下的砖和台阶都基本控制在刚好对称。说明拍摄者经常拍摄此类题材,并且对画面有着清晰的把控。

“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 天天要闻

梦幻海礁 - 卢新河

推荐理由:科技的进步使得今天摄影师的负担可以大大降低。这张照片作者使用华为P40 Pro拍摄。华为手机的长曝光功能在手机圈中应该至今还没有对手。过去我们要带着单反,三脚架还有减光镜一大堆设备,现在直接手持着手机就能得到相差无几的效果,令人感叹。

平静的水面与上方呈奔雷之势的流云呈现强烈的对比。画面中的女子因为曝光过程中晃动了导致模糊。其实摄影未必需要追求完美的画面,很多小意外反而会给一张照片增加新的亮点。

“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 天天要闻

茶卡湖 - 李海宁

推荐理由:拍摄中十分常见的误区是喜欢用广角一框一大把,随即完成任务。实际上滥用广角很容易使得画面变得空洞无物,并且有严重的形变。这张照片看似宽阔,但其实是使用中焦所拍摄。如果用长焦镜头只取其中几个人,会很难规避杂乱的背景,使得照片毫无特色。作者这种处理加上湖面倒影的人影使得画面变得丰满,也没有太明显的后期痕迹,整张作品十分自然且耐看。


“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 天天要闻

马赛人的孩子 - 王素琴

推荐理由:我相信这张照片第一抓人的肯定是脑门上齐刷刷的高光。然后观众的目光就被吸引,停留下来做更多的阅读。共情这个事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往往一张你很满意的照片,别人看的时候一闪而过,你不满意的东西,观众却可能长时间观看。所以不要害怕做各种各样的尝试。

这张照片一共有几个小孩?一共11个,其中有3个被遮住了。所以摄影其实没有太多规则可言,只露出半个肩膀一只脚的这类情况在很多教程里会被归纳成影响观众注意力的不利元素,应该被规避或者后期裁掉。试想一下,如果画面中这三个小孩被p掉后再来和原片做对比,是不是会觉得反而缺了点什么?

规则永远只能针对大多数情况,如果一味跟着规则走,那顶多也只是做一个不犯错的摄影师。


“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 天天要闻

梦幻天鹅湖 - 王广友

推荐理由:这张照片虽然因为后期幅度的问题,画面上下部分的明暗相交处出现了明显的色彩分层,但仍旧不失为一张优秀的照片。尤其是对远山虚化的处理使得画面有一种魔幻的感觉。


“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 天天要闻

江南水乡 - 王建新

推荐理由:很多新手以为黑白照片是拯救废片的灵丹妙药,套了滤镜都不好看的照片似乎一转黑白瞬间就顺眼了。但黑白实际上门槛非常高。欣赏门槛高,拍摄门槛更高。

游戏里用三个人打赢1000个人厉不厉害?用三种颜色去体现千万色彩的世间之美是不是要求更高?更何况黑白灰只是三个大的色类,其中有大量的过度色对相机的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然徕卡为什么会专门出一个黑白色的M-Monochrom?

这张照片拍出了一种银盐照片的质感,静止的船搭配画面左边因摆动而模糊的柳树,营造出了一种静中取动的画面感,背景的灌木丛隐约可见,整张照片细节丰富,可读性强。


“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 天天要闻

相约黄昏后 - 尹发跃

推荐理由:一张好的微距照片,是把观者从自己的世界带进了一个更加微观的世界。作者很好地控制了树叶在画面下方左右两个角的落点。使得视觉得到延伸。

“图鉴”你只知道图片好看,我们还能跟你聊聊它们好在哪 - 天天要闻

街头转角 - 叶振东

推荐理由:作者的观察力十分出众,左边女孩的服装搭配,衣服和左边墙面的搭配,头巾和墙上帽子的搭配,帽子和两个姑娘的搭配。从画面中我们还能阅读出更多内容,比如黄衣姑娘的面容,裤子的款式,白衣姑娘小腿上的伤疤,身后可能随时被人摸走的手机。她们吃的是什么?聊的是什么?一张好照片未必非要十分养眼,但一定能让观众的目光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并且不由自主地产生疑问。


撰文,编辑 | 那个老撕机
图源:Uni旅图社群

摄影师版权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摄影##旅游#

美女分类资讯推荐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 天天要闻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报纸的编辑在分发作业时,注意到他的一名记者没有做任何笔记。然后,在编辑争辩之前,谢列舍夫斯基开始背诵整个会议,直到最后一个细节。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闻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读者朋友们,手捧这本2023年的第一本杂志,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轮明月升起,或许感慨万千。当我们翻看一张张摄影师们拍摄的照片时,才恍然,影像所记录的过去的这一年,承载着太多的真实与荒谬,欢欣与悲戚。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 天天要闻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现在是疫情期间,不建议大家走动,那现在可以为以后出去旅游,提前做好摄影准备。在遇到古建筑的时候,怎么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摄影自学班这篇教程,帮你准备了6个摄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