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2022年06月30日16:29:04 美女 1352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刑场上的婚礼,1928年,即将被行刑的“假夫妻”周文雍和陈铁军是我党安排在广州的地下工作者,由于长期工作产生的革命友谊,直到被行刑的前一刻才互相表明了爱意。

二人提出让刽子手给他们拍张结婚照,并在刑场上举行婚礼。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被逮捕押赴刑场的汉奸张锡勤,曾任国民党空军上尉,在一次执行对日寇的轰炸任务返航时挟机叛逃至汪精卫处,被任命为空军学校校长。

1947年被捕获后,蒋介石亲自核准执行死刑。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侵华中的日本士兵,手中所持是三八式步枪,俗称三八大盖

这种步枪近几年被抗日神剧多次嘲讽威力小,实际上这种枪相比我们的汉阳造射程远,而且早期的三八大盖采用圆弹头,杀伤力巨大,有时为了追求精确使用尖弹头,虽然杀伤力有所减少,但稳定性和精准度大大提高。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抗战中的日军第57师团长,日军中将楠木实隆,被强征来的满洲马夫常隆基扇了两个耳光,然后连开两枪爆头。

常隆基得手后迅速逃跑,但被一千多名日伪军追上,最终跃马投江殉国。被日军称之为“五顶山事件”。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浏阳河战斗中,只身击毙七名日军的女英雄金银花,第一张照片是参军时的照片,手中是德国造的“镜面匣子”,由于后坐力太强,力量不足的人使用一般会加上一个枪托。

第二张照片是女英雄109岁时的照片,精神依然很好,经常给身边人讲述抗战时期的故事。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1941年,真实的八路军女战士照片,年龄大概十五六岁,手持汉阳造,身背子弹袋和三颗光荣弹,留着短发,英气勃勃。目光中有着那个年代抗日战士普遍存在的坚毅和沉着。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俘获的大量国民党军队俘虏,进行思想改造以后大量自愿加入我军,调转枪口共同对准国民党军,很多战士改造后作战勇猛,出现了很多战斗模范。

由于军装补给不及时,大部分人依然身穿国军制服,佩戴解放军的帽子。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五六十年代的女民兵战士,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练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宋学峰,18岁,隶属412团1连,老山前线我军一名普通战士,负责抢修通讯线路,头上钢盔的弹孔表明这是一位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的英雄士兵。

脖子上的光荣弹是战士们的标配,防止做了敌人的俘虏。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老山前线我军的敢死队队员,裤子是长途奔袭中划破的,头上的伤口已经得到初步处理,这是胜利的微笑!

脖子上的光荣弹很显眼。

老照片,那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峥嵘岁月 - 天天要闻

一个人守住了597.7高地,打退敌人41次进攻,歼敌280多名的志愿军战士胡修道。

战后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记特等功,2002年,病逝于南京。

美女分类资讯推荐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 天天要闻

摄影记忆真的是一回事吗?

1929年4月的一天,莫斯科一家报纸的编辑在分发作业时,注意到他的一名记者没有做任何笔记。然后,在编辑争辩之前,谢列舍夫斯基开始背诵整个会议,直到最后一个细节。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 天天要闻

新刊速览 |《中国摄影家》2023年第1期

读者朋友们,手捧这本2023年的第一本杂志,看着高原雪峰托起一轮明月升起,或许感慨万千。当我们翻看一张张摄影师们拍摄的照片时,才恍然,影像所记录的过去的这一年,承载着太多的真实与荒谬,欢欣与悲戚。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 天天要闻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

怎么拍好古建筑?旅游摄影必备!现在是疫情期间,不建议大家走动,那现在可以为以后出去旅游,提前做好摄影准备。在遇到古建筑的时候,怎么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呢?摄影自学班这篇教程,帮你准备了6个摄影技巧。一、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