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3~6岁孩子爱上运动?

在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已不再是简单的体能锻炼,而是基于科学依据的精准化健康干预方案。健康报开设“运动处方”栏目,为全年龄段人群打造专属健身计划——为儿童青少年筑牢成长基石,帮助成年人缓解压力、重塑体态,帮助老年人延缓身体机能衰退。同时,我们也关注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适宜的运动方案。

运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证明,科学运动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还能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认知功能和情绪管理能力。幼儿时期形成的习惯与兴趣往往对其未来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家长来说,在尚未形成固定生活习惯的幼儿阶段,培养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培养3~6岁孩子爱上运动,不仅是为了当下,更是为其终身健康打下坚实基础。那么,如何培养一个爱运动的孩子呢?

营造积极的运动环境

积极的运动环境包括家庭运动环境和幼儿园运动环境。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运动习惯这件事上,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重要。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家长积极参与运动,孩子也会模仿、学习,养成爱运动的习惯。定期安排家庭体育活动,比如散步、骑自行车、趣味体育游戏等,不仅能促进亲子关系,更能向孩子们展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还可以带孩子一起观看体育比赛,让孩子亲临比赛现场,感受运动氛围。可以在家中设立一个安全有趣的运动角,配置适合幼儿的玩具和器材,如小篮球筐、攀爬架、平衡木等,让孩子在探索和玩耍中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另外,在幼儿园里设计安全、丰富多样的户外游戏对孩子来说也至关重要。游戏区域可以包括滑梯、跑道、小三轮车等,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运动需求,让他们在玩耍中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社交能力。同时,要确保有充足的室内活动空间,以便因天气原因无法户外活动时,也能满足孩子们的运动需求。

让运动变得趣味满满

爱玩是小朋友的天性,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教授孩子跑、跳、投、接等基本运动技能,是培养他们运动兴趣和能力的有效方法。比如跳房子、赶小猪、扔沙包、抛接球等,既可以锻炼孩子灵敏、柔韧、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又可以培养孩子们团队合作的能力。

多鼓励、引导孩子尝试不同形式的运动,如舞蹈、球类运动、体操、攀岩等,在尊重孩子意愿和选择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兴趣爱好。

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

将运动纳入孩子的日常作息中,让孩子每天都有时间运动,帮助他们形成规律的运动习惯。例如,白天在幼儿园按照作息表进行户外活动,每天晚饭后一起散步,或在家里进行简单运动,周末组织家庭户外活动。久而久之,一定能让孩子爱上运动。

运动时多鼓励孩子

3~6岁孩子无论是在动作表现,还是规则理解方面都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因此,孩子进行体育活动主要以玩为主,家长不必过分强调规则,目的是让他动起来,产生运动兴趣。

当孩子尝试新运动或在游戏中取得进步时,家长要及时给予正面反馈。比如可以说,“太厉害了!接球真稳”或“你跳得真高”。哪怕孩子在踢球的时候更喜欢用手抱着球扔进球门,也不要急着纠正他,可按照他的方式陪他一起玩,等他产生兴趣以后,慢慢地把规则融入游戏里,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孩子了解运动规则。

同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设定短期可达成的小目标,只要他们达成一个目标,就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庆祝。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享受到运动的乐趣,还能激励他们不断追求进步。

创造参与团队运动的机会

3~6岁孩子开始有了社交需求,家长可以多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帮助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不仅可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能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友谊。

写在最后:让3~6岁的孩子爱上运动、科学运动是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让他们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于博华

编辑:刘洋 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