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请人淘百年古井,挖出一条红鲤鱼,小孙子:这是一条巨龙

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恳请理性观赏,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傍晚时分,老天忽然下起了瓢泼般的大雨,不长的时间,地上就积起了一尺多深的水。郏老头临睡前,望了望天空,自言自语地说:“这场雨来得怪,要是这样下到半夜里,庄稼就够呛了,恐怕要酿成洪涝灾害了。”

他的小孙子讨聪儿听见了,接话说:“爷爷,不会冲坏庄稼的,那一条红鲤鱼,今晚要走了,雨水是来接它的。”

讨聪儿才三岁多一点,聪明伶俐,他所说的红鲤鱼,目前放在院子里的水缸里养着。这一条红鲤鱼,大约十几斤,郏老头打算明天请两个好友来喝酒的。

郏老头听完讨聪儿的话,笑着说:“你又在瞎胡说,一条红鲤鱼而已,你把它说的神乎其神的。”说完话,他打着雨伞,来到院子角落里的水缸前,只见红鲤鱼沉在缸底,一动不动。他笑着说:“明天就吃掉你,你就将就一晚吧。”说完,他就进屋睡觉去了。

到了半夜里,郏老头忽然被一声巨响惊醒,急忙下床,趴在窗户上往外望。只见水缸已经成了碎片,红鲤鱼缓缓地升起,身边环绕着一层雾气。

一瞬间,红鲤鱼变成了一条龙,落进了水里,院子里的积水已经三尺多深了。只见龙随着流水往外漂流,院墙轰然倒塌,龙游出了院子,随着洪水远去了。

郏老头目睹了这一切,目瞪口呆,这才相信,讨聪儿的话是真的。

郏老头独门独户住在山脚下,平时吃水,都是前院里的井水。这一座青砖大宅院,是祖上传不下来的,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大宅院三进三出,分前院、中院和后院,后院里有一口水井,建宅院时挖的,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大约二十年前,郏老头的父亲认为古井太远,厨房在前院,不方便,就在前院里挖了一口水井,后院的古井就废弃不用了。

前不久,郏老头在后院的后门附近,建了一座牛马棚,左边养牛,右边养马,就打算把古井淘一淘,重新启用,井水供牛马饮用。

这一天,他请来两个人淘古井,清理掉青苔和淤泥,清理到井底时,居然从淤泥里挖出一条红鲤鱼。郏老头大喜,提着鲤鱼往前院而去,打算养在水缸里,明天请老友来喝酒吃鱼。

这时候,讨聪儿跑了过来,看着红鲤鱼说:“爷爷,这是一条巨龙,快放掉。”郏老头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你这个小家伙,又在胡说八道,这分明就是一条红鲤鱼,怎么可能是龙呢?”

讨聪儿辩解说:“真的是龙,你要是吃了它,就会天降灾祸。”

郏老头乐呵呵地说:“既然是龙,你就让它变成龙啊,要是变成龙,我自然会放了它,哪里敢吃它呢?”

讨聪儿见郏老头不相信,就躺在地上撒泼打滚,要郏老头把红鲤鱼放进古井里。郏老头好说歹说,讨聪儿听不进,气得郏老头照着他的小屁股打了两巴掌。讨聪儿见郏老头发怒,跳起来跑了。

郏老头就提着红鲤鱼,把它养在前院的水缸里,对老伴讲,先不要杀鱼,明天去请两位老友来吃酒,明天早上再杀不迟。说罢,他就写了两个名帖,派人送给两位老友,约定明天中午来他家吃鱼,顺便下棋。

说起这两位好友,都是道士,一位是前山道观的胖道长,另一位是后山道观的瘦道长,两人都擅长下棋,郏老头经常去道观里和他们下棋,时间一长,相互就成了棋友。好东西就要和朋友分享,因此郏老头要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一条古井里得到的红鲤鱼。

谁知到了晚上,老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临睡前,雨水已经积到一尺深了。郏老头担心这样下去,会冲垮庄稼,没想到讨聪儿却说,雨水是来接红鲤鱼走的,不会酿成洪涝灾害。

郏老头认为小孩子是在胡说八道,因此也就没有放在心上。到了半夜里,他被响声惊醒,趴在窗户上往外探看,原来水缸碎了一地,红鲤鱼变成了一条龙,撞倒了院墙,随着雨水游走了。

他不由得目瞪口呆,这才相信,讨聪儿说的话都是真的,红鲤鱼果然是一条龙,雨水果真是来接它走的,以免明早被杀了吃肉。

第二天早上醒来,艳阳高照,土壤干爽,似乎昨晚根本就没有下过雨。不过,水缸确实碎了,靠东边的院墙也倒塌了。

请帖已经发出,红鲤鱼却不在了,为了款待两位道长,郏老头一大早就去赶集,买了鱼肉回来。

到了中午时分,两位道长如约而至,看见倒塌的院墙,询问了起来。郏老头就把昨晚红鲤鱼变成龙,随着洪水跑了的事情讲了一遍。

两位道长大吃一惊,胖道长掐指一算说:“这是一条水龙,掌管着这一带的地下水,古井是它的栖身之所。”

瘦道长点点头说:“老友,你惹下了大祸了,水龙被你逼走了,这一带的井水都会枯竭,人们很难再吃到井水了。”

郏老头闻言一惊,问道:“两位老友,似此如何是好?”胖道长摇摇头说:“你当时要是听了小孙子的话,把红鲤鱼放回井中就好了。”

瘦道长摇摇头说:“事已至此,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只好接受现实,以后到河里挑水喝了,我们也没有好办法,除非能把龙重新请回来。不过,目前来说,没人能把它请回来。”

郏老头叹息一声,只好认了。不过,他对两位道长的话,也是半信半疑。

饮酒间,胖道长让郏老头把讨聪儿唤来,询问他是怎么知道红鲤鱼是龙的。讨聪儿笑着说:“他们看见的是红鲤鱼,我看见的是龙,各人的造化不一样,见到的东西就不一样。一个小小的水缸,又岂能困住龙呢?它不走,难道要成为你们的腹中之物吗?”

瘦道长询问道:“你原先见过龙吗?又如何知道是龙呢?”讨聪儿反驳说:“婴儿从来不知道奶水为何物,为何天生懂得喝奶水呢?世上有很多玄妙的事情,岂能逐一深究呢?”说完,他扭头就走。

望着讨聪儿的背影,胖道长点点头说:“此子根基不凡,将来必非等闲之辈,你要让他读书。”瘦道长附和说:“老友,你家的门庭,必将被这个小孙子光耀,你要好好地培养。”

三个人喝了酒,就开始下棋。到了日暮时分,两个道长拱手告辞,各自回道观去了。

到了第二天,郏老头的儿子到水井里打水,发现水位下降了三分之一,对郏老头讲了。郏老头大吃一惊,跑到附近几个村子里询问,谁知所有水井的水位都下降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他心知不妙,果真如道长所说,这一带的水井都会枯竭了。然而,事已至此,他也无计可施。

过了一段时间,这一带方圆十里的水井,都先后枯竭了,人们吃水,只有到山泉里或者河里去挑。那一口百年古井,一滴水也没有了。

渐渐地,人们都知道郏老头逼走了水龙,才导致井水枯竭的,忍不住埋怨起他来。他心中有愧,不敢出门,总是待在家里唉声叹气,后悔当初没有听讨聪儿的话。就这样过了十几年,他忧郁成疾,染病身亡。

临终时,他拉着讨聪儿的手说:“孙子啊,你将来要是有能力的话,帮我把水龙请回来,造福一方百姓,爷爷我就会含笑九泉了。”讨聪儿流着泪,连连点头说:“爷爷你放心,将来我一定想办法,把水龙请回来。”

此时,讨聪儿已经十六岁了,是一个书生,读书很厉害,深得先生的器重。过了两年,讨聪儿成亲了,娶了舒姓女子为妻。

到了二十六岁这一年,讨聪儿获得了科考的资格,到都城参加考试去了。等到皇榜公布,他榜上有名,被钦点为第二十一名进士,当上了县令。

十几年后,他得到重用,调任都城成了礼部尚书。大唐开元年间,天下大旱,皇帝要举行祭天仪式,请来天下几个著名道观里的道士,来参加祭天仪式,其中就有著名的叶天师,担任国子监祭酒。

因为讨聪儿在举行仪式期间,经常和叶天师接触,等到仪式过后,两人成了好友,经常在一起下棋。

这一天晚上,叶天师造访讨聪儿的府邸,两人饮酒后,在书房里下棋。讨聪儿想起了爷爷临死时的叮嘱,就把往事讲了,询问叶天师可否有办法召唤回水龙。

叶天师点点头说:“其实,你如今已经官至三品,就用你的官印,也能把水龙召唤来。”讨聪儿就向他请教具体的操作办法,叶天师附耳如此这般一说,并赠送了一道符纸。

第二天早朝,讨聪儿上奏,讲起了往事,要回家召唤水龙,造福一方百姓。唐玄宗认为这是仁政,准奏了。讨聪儿便带着家眷以及随从,回到了老家。

到了十五月圆之夜,讨聪儿在古井边上,筑起一个五尺高的土台子,把叶天师赠送的符纸烧了,然后念起了祭文。文中表达了对于水龙造福百姓的肯定,也代替他的爷爷表达了歉意,最后以礼部尚书的名义,恳请水龙回来。文末盖着礼部尚书的大印。

念完祭文,讨聪儿把祭文烧了,然后拆掉土台子。

到了半夜里,老天下起了瓢泼般的大雨,讨聪儿没有睡意,坐在走廊上观雨。突然,一道闪电划破了天空,照亮了半边天,只见一条巨龙从天而降,落入了古井里。

片刻后,雨过天晴,天上出现了稀疏的星星。讨聪儿心中欢喜,知道水龙回来了,回到房间里睡了一通好觉。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进来对他讲,水井里有水了,不但古井里有了水,前院的井里也有了水。过了不久,四乡八岭都传来消息,水井里都有水了。

讨聪儿很高兴,来到古井里查看井水,只见井水清澈见底,井底里伏着一条红鲤鱼,一动不动。他清楚这是那一条水龙,于是在井边立下字碑,不准捕捉井中的红鲤鱼。

有时候,小孩子能看见大人看不到的东西,因为他们拥有一颗纯净的心灵,不像大人一样,心灵早就蒙上了生活的污垢。对于小孩子一些不合常理的话语,还是要有所警示,不能置之不理,以免惹来不必要的灾祸。

本故事笔法荒诞,意在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内容纯属虚构,文中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涉及的其它方面,俱是艺术加工的需要,与现实毫无关联,请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