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 怎么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等好习惯?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规则的社会体系中,我们都明白这个世界从没有绝对的自由,在特定的场合就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则。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第一步,应该先从制定规则开始,尤其是制定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能够被孩子接受的规则。

一、制定规则的好处
如果我们能和孩子一起制定符合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则,从家庭教育来看,还能带来以下4个好处:
  • 让所有家庭成员知晓,一个人该如何去与这个家庭环境、及其他家庭成员相处。
  • 帮助孩子清晰地知道,什么行为在家庭里是被接纳的,什么行为是不被接纳的。
  • 为家长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去应对、评价、引导孩子的行为。
  • 帮助人们在一个群体环境中和谐相处。
二、怎么才算是合适的、好的家庭规则呢?
它可能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规则清晰
当你开口制定规则时,你的孩子需要知道你在制定规则,而非只是当时说说而已。
比如你可以尝试用固定的开场白:“我们来商量一件事情。”
2. 简单易懂
当你描述规则内容时,确保你的孩子真的听得懂。
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限制,对于幼儿、儿童需要使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事情,简短积极的家庭规则比一个长句子要有用。
最重要的是,请先确保你的态度温和、情绪稳定。如果你很激动,孩子们首先会被吓住,注意力无法关注到你在说什么。
3.明确期望
明确告诉孩子你希望他们具体怎么做,而非说不能怎么做。
举例如下:
要做什么
不要做什么
请用右手
握着勺子吃饭
不要用手抓饭吃
请抬头看着我
不要盯着地板
请看第二个图案
不要东张西望
当然,有时候你可能一下子想不到怎么通过正面地描述指令让孩子不要做什么。
所以,你需要在有空的时候思考一下,练习如何正面地描述你希望孩子做的事情。
三、那么由谁来制定规则呢?
当孩子3岁之后,就可以参与制定家庭规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成熟度的增长,鼓励孩子更多参与到规则制定中来。
讨论规则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制定规则的过程同样如此,这是一个机会,你和孩子在一起为家里做点事情。
也许你一开始心中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但是请不要一下子说出来,鼓励孩子多参与,不要觉得这是浪费时间。
一方面参与家庭交流可以锻炼孩子表达自我想法的能力,同时你可以了解孩子的思维和想法,并且给孩子强烈的归属感,让他知道他在这个家中是很有发言权的。
当你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时,这有助于他们理解和接受规则,以及为什么你的家庭需要这些规则。
这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认为规则是公平的,并坚持执行。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参与制定规则也可以促使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可以把规则写下来,或者用图标展示,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提醒孩子规则的存在。
责任编辑:蒋润慈

对于培养3-8岁儿童良好行为习惯,怡禾邀请儿童心理科周娱菁 医生开设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课程。
课程从生活能力、生活习惯、自我保护三大重要版块铺开,按照:案例分析+如何实践+科学建议的模式,针对3-8岁孩子行为习惯为入手点进行系统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