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孩子交错朋友,麻烦太大了!父母和家庭如何避免孩子交错朋友?


有一位家长找我聊天,说自己的儿子12岁了,想用江歌刘鑫事件,给孩子讲明白如何交朋友,但不知道怎么说,找我给建议。我提几点供这位家长参考。

一、给孩子讲任何做人的事,首先抓本质

问老师,讲老师的本质。问同学,讲同学的本质。问朋友,讲朋友的本质。朋友的本质是志同道合,道是做人之道,志主要是做事之志。

交朋友,首先要考察做人之道是否相合。我们看一看江歌和刘鑫的做人之道是否相合。

二、细节考量做人之道

刘鑫的高度自私,其实早就体现在生活细节里了。刘鑫在江歌家里住过很长时间,但是从来不洗衣服,从来不做饭,从来不做家务,也从来不添置任何生活用品。细节已经体现了她的高度自私。

其实在《论语》中,孔子也讲到了,“毋友不如己者”,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德行高的人。而对心性不行的人,更合理的态度是:敬而远之,不可做朋友。因为在学习进步上,朋友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剧烈的。

而江歌,很善良,凡事为他人考虑。她和刘鑫的做人之道,其实是不相合的。善良是美德,但只有善良是不行的,还需要中庸之德。还要懂得权变。


三、做人,做朋友的边界感

做人做朋友的一大核心是边界感。孔子说,“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朋友不是家人,朋友的核心是相互批评,相互归正。而我们现在的很多朋友,缺乏了边界感。

朋友不是家人,不要管人家的家事,这叫边界感。我举个例子,2个女性朋友在一块聊天,聊着聊着,聊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其中一位女士,痛斥自己另一半的不是,这个时候,另一位女士应该怎么做?

如果她也跟着她的朋友一块痛斥,这叫没智慧,不会做人。因为,万一未来人家俩人处得特别好,她说的话,别人都知道,她未来如何与她俩相处?假如,她反复夸她另一半的好,那万一她俩未来很不幸福,她又该如何跟她的朋友相处?

所以,《论语》早就讲了,朋友不是家人,不参与人家家事,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清官都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朋友?随便参与别人的家事,容易搞得自己两头不是人。

这三点,如果孩子理解了,做到了,未来不容易交错朋友,也不容易交了朋友给自己招祸。切记,切记啊!

文化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如何培养一个孩子底层的信念、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通过《论语》!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精华传承下来,打好孩子这一生做人心性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