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性格变得温柔

2025年03月30日20:30:39 育儿 7449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写道:

“我们很难假定一个带有强烈自卑感的个体会是个看起来柔顺、平静、自制并且和善的人。”

倘若一个人内心不够强大,浑身带刺,那他想温柔也温柔不了。

温柔不是弱者的特征,而是强者专属。

真正的温柔,不是外表多么柔和,也不是语气多么甜蜜,而是一种独特的处事方式,是待人接物时柔和的态度。

01

著名设计师何志森,在广州花城广场遇到过一个卖糖葫芦的阿姨。

为了躲避城管,他发现八点钟的时候阿姨站在地铁口,九点钟站在厕所门前,十点钟站在一棵树前。

在和阿姨的聊天中他得知,她每天早上五点出门卖糖葫芦,然后把赚来的钱的三分之二都寄给远在山东的孩子。

如果被城管罚了款,一天没有赚钱,这一天山东的两个小孩也就没有钱花。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动了恻隐之心的何志森和学生,通过观察阿姨的行动轨迹和城管的巡查轨迹,为她设计了三条“逃跑路线”。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性格变得温柔 - 天天要闻

来源:城池微服私访

后来,何志森被调到广州扉美术馆工作。

他发现附近有一家菜市场,摊贩们每天起早贪黑很辛苦,他很想为这些摊贩做点什么。

于是,他开始用相机拍下摊贩的一双双手。

有的手整天泡在水里每一天都是肿的,有的手长满了老茧,有的手上满是愈合不了的刀伤…

这些照片分别被摊主领了回去,挂在他们的营业执照旁边,整个菜市场变成了一个大展览。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性格变得温柔 - 天天要闻

这样一来,在增加人流量的同时,大家的生意也变好了。

看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真正的强大,不要看他如何对待比自己身份高的人,要看他如何对待比自己身份低的人。

面对弱者时,才会暴露出一个人最真实的模样。

内心强大的人,他们不畏强者,不欺弱者,相反还会同情弱小、帮助弱小。

他们内心悲悯,温柔地对待身边的所有人和物。

02

有位作家分享过关于他大学教授的故事。

这位教授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学识渊博,有很多学生去听他的公开课。

一天,教授正在讲解中国古代礼仪。

突然,一位男生从座位上站起来,开口大骂中国古代礼仪是繁文缛节。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上升到了对教授的人身攻击,说教授封建愚昧,研究繁文缛节,浪费教育资源。

在100多个人的阶梯教室,那种尴尬可想而知。

在场的同学都听不下去了,他们都觉得,教授会愤怒地让那个男生“滚出去”。

令人没想到的是,等男生冷静下来后,教授笑着对他说:

“我相信你愿意来听这堂课,这堂课就有它的价值。如果你实在接受不了,可以选择不听,毕竟在座还有很多人想听,你说是不是?”

此言一出,男生顿时羞红了脸,低着头拿起包,匆匆忙忙地离开了教室。

课后,作家问教授:那人分明就是来故意捣乱的,您为什么对他这么客气?

教授说:

“我相信他有他的立场和需求,只是选择了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指责他只会让所有人都跟着不愉快,这堂课也不能顺利进行下去了。

我把道理讲给他,他有反思,我不生气,你们也看到了可以怎样处理问题,这不是一举三得吗?”

内心的强大不是靠强硬的态度来展现,而是以温柔的力量去包容、去理解。

一个人的强大的标志,就是讨厌的人越来越少。

以一颗宽容之心行走于世间,凡事多一分换位思考,尽可能地去尊重和包容。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性格变得温柔 - 天天要闻

03

董卿采访陶勇医生时,陶勇分享过“王阿婆”老人的故事。

当时,陶勇随公益医疗队去江西,遇到了因白内障失明多年的王阿婆。

阿婆驼背已经非常严重,腹部也有一个大肿瘤,加上眼部白内障晚期,老人时日无多。

考虑手术的条件特别差,陶勇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不做这场手术。

但阿婆的一番话,彻底改变了陶勇的想法。

阿婆用方言对陶勇说:我在临终前,想亲手给自己做一件寿衣。

原来江西有个风俗,老人去世前,要穿着自己亲手做的寿衣,这样去另一个世界才能见到自己的亲人。

于是,他决定冒着很大的风险为老人做这台手术,很幸运的是手术成功了。

手术一个星期后,王阿婆就过世了,在那七天里,她给自己做了一件寿衣。

衣服上缝了口袋,里面装着丈夫和儿子的照片。

阿婆请联络员转告陶勇医生,这些年她一个人什么也看不见,在黑暗中很孤独,很想回家,谢谢他帮她找到了回家的路。

很多网友评价陶勇医生:这世界偶尔冷漠,幸好有你温柔善良。

这种温柔,不同于表面上的轻声细语、体贴周到,而是内心的仁慈、善良和宽厚。

温柔的人,善良,是他们的底色。

即使自己经历生活的磨难,也依然愿意去帮助他人,这种温柔最难得。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标志:性格变得温柔 - 天天要闻

04

《杨绛传》中,讲述过这样一件往事。

特殊年代,一位叫冀元璋的同事,曾经参与过对杨绛的批斗。

没想到,后来冀元璋也被打成了不良分子,被抓了起来。

就在身边人都觉得杨绛终于出了一口恶气的时候,杨绛却选择了原谅。

冀元璋家在农村,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妻子只能做些粗重的活计。

一家老小的开销,全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他被逮捕了,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难以为继。

杨绛得知以后,每月都往他家里寄一部分钱,帮助他渡过难关。

而当时,杨绛自己的薪资也是少得可怜。

因为她始终相信,冀元璋并非有意伤害自己,不过是当时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

著名编剧柏邦妮说:

能体谅别人,并且接纳别人的痛苦,才是真正的温柔。比和颜悦色更可贵的,是一颗温柔的心。

内心强大的人都有一颗怜悯心,他们善于体察他人的难处。

因为经历过生活的苦,所以体谅每个人的不容易。

他们不轻易责问,用坦荡宽广的心胸,去谅解他人。

看过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身上都有棱角,有些人的成长是加强了棱角,靠棱角的锐利和强硬来保护自己,不惜刺痛他人。

有些人则在生活的磕磕绊绊中,学会了将棱角中间的缝隙用温柔填补,不再拼命攻击他人,而是微笑着接纳、理解和包容。”

温柔的力量,要比暴烈的力量更加强大。

修炼一颗强大的心脏,收起咄咄逼人的气势,敛起毕露的锋芒,温柔待人。

请相信,你温柔对待这个世界,也必将被世界温柔以待。

点个赞吧,做一个纯良且内心强大的人,温暖自己,也照亮别人。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闻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各类冰镇冷藏食品逐渐“火热”起来,但安全问题仍需重视,因为即便在冷藏环境下,许多嗜冷细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细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为它专爱挑孕妇和婴儿“下手”,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妈妈”在社交平台讲述自己的遭遇:怀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发李斯特菌...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 天天要闻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养废了”——这个词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讨论中越来越常见。是的,不是被别人说,而是你自己做的。你当初一心想让孩子好,结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来给捧上了山崖。那些“养废”孩子的家长,真不是嘴巴上讲得好听,结果却不知不觉把孩子弄得很差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 天天要闻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炎炎夏日许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为常见,许多感染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制品、熟食肉类、沙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试管婴儿享受抚恤金待遇案件。陈某与郭某婚后因不孕症就医,冷冻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陈某因工死亡,被认定为工伤。随后,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陈小某,并销毁剩余胚胎。2024年5月,陈小某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遭某社保中...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一个针筒、一个捏捏乐,组成了一款近期风靡校园周边文具店的儿童玩具产品,针筒看上去和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几乎一样。网络视频里宣称,这款玩具玩法简单,十分解压,只需要用针筒把空气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气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这款儿童玩具却引起了家长们的不安。不少家长表示,此类玩具非常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 天天要闻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什么是遗腹子?《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怀孕妇人于丈夫死后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况下,遗腹子是先怀孕、丈夫死亡之后出生的孩子。那么,一对不孕不育的夫妻进行胚胎体外培育,在丈夫工伤死亡后,胚胎再植入妻子体内之后出生的儿子小强(化名)是遗腹子吗?小强能申领其父工亡后供养亲属抚恤金吗?近日,在江苏某...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 天天要闻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夏季炎热,亲水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也显著增加。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溺亡悲剧时有发生。掌握科学防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一、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发生...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 天天要闻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本文2227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双胞胎姐妹苦求妈妈不要离开,爸爸外出找了一年无果,七旬爷爷靠三亩地养活俩娃 - 天天要闻

双胞胎姐妹苦求妈妈不要离开,爸爸外出找了一年无果,七旬爷爷靠三亩地养活俩娃

初夏的风拂过门前的苞谷地,两个孙女弯腰除着多余的杂苗。“当年她不要,如今就是给一座金山银山也不换,咱家这一对小棉袄比啥都金贵。”李爷爷在地头抽着烟袋,心里的满足不知不觉爬上了眼梢。庄上的人都知道李爷爷有一对孝顺孙女,虽然儿子儿媳都不在身边,可家里有一对双生姐妹花,这在庄上属于独一份。七十岁的李爷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