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晋林:以剪为媒,传承千年文化基因

2025年02月24日19:30:26 育儿 2637
刘晋林:以剪为媒,传承千年文化基因 - 天天要闻

蛇年大吉

在吕梁离石的黄土高原上

石州剪纸如同一幅流动的民间史诗

以其粗犷质朴的线条和深邃的文化寓意

诉说着千年民俗记忆

刘晋林:以剪为媒,传承千年文化基因 - 天天要闻

作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级传承人,刘晋林用四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让传统剪纸从乡野窗棂跃入现代生活,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刘晋林:以剪为媒,传承千年文化基因 - 天天要闻

2025年新春,剪纸艺术家刘晋林以生肖蛇为核心元素,创作了一系列融合传统技艺与创新美感的剪纸作品,为佳节增添文化意蕴与艺术活力。其创作不仅体现了非遗传承的匠心,更通过多元符号与地域特色传递新春祝福。

刘晋林的剪纸生涯始于家族传承。自幼受祖母剪纸技艺的熏陶,她耳濡目染间掌握了“一剪成形”的绝技。石州剪纸以夸张的造型、生动的民俗题材闻名,如“抓髻娃娃”“蛇盘兔”等图腾,既承载着祈福纳祥的古老寓意,也记录着黄土高原人民的生活图景。刘晋林的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纹样的精髓,更融入了对乡土生活的细腻观察,形成了粗犷中见灵动的独特风格。

2011年,刘晋林被认定为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她深知,非遗的存续需扎根民间、服务生活。为此,她常年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公益教学。2023年“三八”妇女节期间,她在滨河街道城东社区举办剪纸活动,带领妇女们从生疏到熟练,剪出“巾帼心向党”等主题作品,既传递了传统文化,也凝聚了社区精神。2024年国庆前夕,她又在七里滩社区策划“纸艺传爱 献礼祖国”活动,指导居民创作红色主题剪纸,将爱国情怀融入镂空艺术,让剪纸成为传递时代精神的载体。她创作的《吕梁精神》系列剪纸,以革命历史场景和英雄人物为主题,被纳入红色教育基地展览,赋予剪纸新的叙事功能,成为吕梁文化对外宣传的亮丽名片。

“非遗的根在民间,魂在创新。”刘晋林始终以传承为己任。她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吕梁学院开设课程,将剪纸技艺融入美育教育,培育新一代文化守护者。

她的故事印证:传统技艺的活力,既在于对根脉的坚守,更在于与时代的共鸣。正如石州剪纸的镂空纹样,唯有透进时代的光,方能照见千年文明的前路。

来源:离石融媒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 天天要闻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狗实在喂不饱啊,人实在是讨不好啊!给得再多,它都能帮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讨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脸。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还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讨好让步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了!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 天天要闻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亲爱的宝子们,来吧!美食不会辜负你!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初绽,方知今日已是农历三月初六。古书《岁时广记》有载:“三月初六,天地交泰,万物生发,乃纳福聚财之日。”这一日,民间称为“发财日”,承载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朴素向往。作为美食与传统的虔诚信徒,我愿以舌尖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