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变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2024年01月07日21:05:09 育儿 1254

孩子的自信与自卑,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

自信的孩子,生活中总是充满积极因素,他能够看到世界的美好,能够体会生活的乐趣。

而自卑的孩子,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点、不足,严重的心理压力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非常不利于个人成长。

所以,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自信的孩子,但是很耐人寻味的是,不少的家长的做法与思想完全是“相悖”的,甚至亲手将一个健康的孩子变成自卑的孩子。

孩子变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 天天要闻

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孩子变自卑的过程:原本的天骄之子,也因此而陨落

鑫鑫和我们家孩子是同学,因为都在同一个小区住,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挺不错,而我也因此对鑫鑫更为了解一些,他是个很活泼开朗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很好。

不过,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越发的发现我们家孩子和鑫鑫的来往少了,当时我也没在意,但是有一次我碰到鑫鑫的时候,发现他明显变了,变得内向寡言,变得敏感怯弱。

我以为鑫鑫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便像早先一样开玩笑似的和他打招呼,但是他并不像以前那般热情的回应,而是不咸不淡的回应了一声,声音小的可能他自己都听不清。

对于这种情况,我虽说不是那么在意,但是心中不免有一丁点的好奇。

孩子变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 天天要闻

回家之后,我就旁敲侧击的向孩子问起了鑫鑫的事,而孩子表示,鑫鑫和以前确实不一样了,因为他的父母对他的爱变了。

原来,鑫鑫在上了3年级之后,成绩出现了波动,这其实很正常,由于3年级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孩子一时间没适应也是很常见的。

但是,鑫鑫的父母却认为鑫鑫“堕怠”了,为了激起孩子的斗志,开始了一些“语言攻势”。

比如他的父母经常拿鑫鑫和我们家孩子比,因为我们家孩子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三年级也没有出现波动。

孩子变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 天天要闻

比如他考试99分满心欢喜回家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却看不到99分的努力,却只看到了1分的丢分,从而说鑫鑫“马虎”、“这都不会”、“做的时候咋想的?”……

结果,父母的“激励”让孩子逐渐的产生了极大的无力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谁都不如,从而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开始变得敏感、怯懦。

原本,鑫鑫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也是个学习的好苗子,但却因为父母的错误“激励”,让原本的“天之骄子”就此陨落。孩子自卑还是自信,关键在于家庭教育方式。

孩子变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 天天要闻

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

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孩子的优秀与否,都在于父母的教育是否正确。那些自卑的孩子,多是因为父母采用的教育方式不当导致的。

1)使用错误的激励方式

很多家长在激励孩子的时候,会使用“打击”的方式,比如孩子考得很好,但是没有满分,父母就会采用打击的方式,希望孩子下次考的更好。

但是,孩子在被打击之后,却会对自己产生质疑,认为自己的成绩是“不堪”的,从而心情降到冰点,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自暴自弃。

孩子变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 天天要闻

2)对孩子的成就视而不见

孩子在做出成就的时候,有些家长往往视而不见,其原因主要是担心孩子“骄傲”。

但实际上,当孩子的很多成就得不到肯定的时候,孩子就会认为自己能力很差,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变得出色。

3)让孩子永远低于人下

“别人家的孩子”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但即便如此,还有很多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

并且,在对比的时候往往是挑出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

孩子变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 天天要闻

比如孩子成绩不如张三、勤奋不如李四、机灵不如王五、礼貌不如赵六,从而让孩子产生自己“一无是处”的错觉。

但实际上,这只是家长为了“激励”孩子,不让孩子骄傲,所以,才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打击自家孩子,以此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

孩子变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 天天要闻

想培养阳光自信的孩子,父母请做好这几点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让孩子自信起来吧!

自信的孩子,才会拥有幸福的童年,而童年的回忆,或将温暖孩子一生。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减少孩子的自卑,增加孩子的自信,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

①学会利用“翁格玛丽效应

家长在平时,应该经常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期望结果,给孩子身上贴上积极的“标签”,告诉孩子“你很棒”、“你很优秀”、“你很勇敢”,孩子在收到积极的信息之后,心理受到了暗示,便会向着家长所说的结果而努力。

孩子变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 天天要闻

②及时肯定孩子的成就

当孩子做出某些成就的时候,家长应该及时的去肯定孩子的成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实力。

这既是一种让孩子实现正确自我认知的行为,也是一种让孩子产生积极心态的行为,孩子将会变得更加积极自信,让自身的潜力得到开发。

③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当孩子拥有足够安全感的时候,才会“放心的去闯”,从而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容易产生“克服”的心理。

孩子变自卑,父母或许是“元凶”,你该反省了,别再继续错下去了 - 天天要闻

而不是“逃避”的心理,才会将注意力放在前进的道路上,从而变得更加自信,而不是整日的担惊受怕、疑神疑鬼。

写在最后

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自卑胚的,所以当家长准备责备孩子“不争气”的时候,回头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自卑,到底是谁让孩子变得如此自卑的,当你想清楚这一点的时候,相信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胎动异常12小时!二一五医院产科30分钟“抢”出宝宝! - 天天要闻

胎动异常12小时!二一五医院产科30分钟“抢”出宝宝!

当孕28周的妈妈以为宝宝“只是累了”,却不知一场危机正在子宫内悄然上演——从胎动减慢到紧急剖宫产,从脐带严重扭转濒临坏死到950g早产男婴重获新生,一场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极速救援在二一五医院产科紧急展开……从忽视到抢救的生死24小时“前一晚感觉胎动几乎消失,想着第二天再说……”刚刚孕满28周的赵女士,前一天晚上...
明天农历四月十七!3样家常美食记得做,1件暖心事儿,全家齐动手 - 天天要闻

明天农历四月十七!3样家常美食记得做,1件暖心事儿,全家齐动手

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农历的日子总是带着独特的韵味,明天就是农历四月十七了。在民间传统里,这一天和祈福家庭、子嗣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不同地方的习俗细节有些不一样,但核心都围绕着 "吃三样,做一事" 的美好寓意。这些传统就像一条温暖的纽带,连接着过去和
有这3种特质的孩子,注定是隐藏学霸!现在培养还不晚 - 天天要闻

有这3种特质的孩子,注定是隐藏学霸!现在培养还不晚

接娃放学时,儿子开心的说数学考了98分,其实我也挺开心的,毕竟在我看来,以我们家的智商,有这分数可以了,想当学霸是有难度的。而且,刚听到其他妈妈说:我家娃上课总走神,写作业拖拖拉拉,烦死了,估计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还好我心大,她的焦虑感染不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闻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各类冰镇冷藏食品逐渐“火热”起来,但安全问题仍需重视,因为即便在冷藏环境下,许多嗜冷细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细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为它专爱挑孕妇和婴儿“下手”,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妈妈”在社交平台讲述自己的遭遇:怀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发李斯特菌...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 天天要闻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养废了”——这个词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讨论中越来越常见。是的,不是被别人说,而是你自己做的。你当初一心想让孩子好,结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来给捧上了山崖。那些“养废”孩子的家长,真不是嘴巴上讲得好听,结果却不知不觉把孩子弄得很差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 天天要闻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炎炎夏日许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为常见,许多感染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制品、熟食肉类、沙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试管婴儿享受抚恤金待遇案件。陈某与郭某婚后因不孕症就医,冷冻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陈某因工死亡,被认定为工伤。随后,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陈小某,并销毁剩余胚胎。2024年5月,陈小某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遭某社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