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梗高频地出现在校园,校家社三方应首先教给孩子选择的能力

2023年03月15日21:27:17 育儿 8528

文/羊城晚报记者 王沫依

图/视觉中国

“鸡你太美”“你个老6”……近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直指这些席卷校园的热梗“恶俗”,不少成年人对此却一头雾水,不过,当它们越发高频地出现在校园内,便不得不引起各方的重视。这些网络热梗究竟为何会流行?孩子们真的懂得是什么意思吗?面对这些情况,家校社各方又该如何进行引导?

网络热梗高频地出现在校园,校家社三方应首先教给孩子选择的能力 - 天天要闻

孩子“热聊”,成年人“懵圈”

当记者抛出这些网络热梗时,从事五年级语文教学的李老师直言“不懂”,然而在她利用课间与几名同学进行沟通时才了解到,这些网络热梗早已在学生中流行起来,“原来他们都知道”。

此前,羊城晚报记者在学校内采访时便发现,一些学生对于网络流行热梗“情有独钟”,甚至会自创“周边”娱乐,例如手写一副“有梗”的书法、在书上绘制与热梗相关的图等。然而当记者问到是否知道什么含义时,孩子并不能给出确定的回答,最多只能说明出处,“在视频网站上看的”“一个明星说的”,又或是“大家都这样说”。

使用并不等于理解,这与李老师的判断一致:“很多孩子不知道出处和意思,用也多是图个时髦。”

而六年级学生的家长隋女士也提到,女儿很少会在家说梗,但去接她放学的时候会听到其他学生使用。这也证明,对于这些网络热梗,更多的交流发生在同辈之间,成年人对此不易察觉。

网络热梗高频地出现在校园,校家社三方应首先教给孩子选择的能力 - 天天要闻

热梗多来源互联网,本质“感官至上”

在得知“热梗”的大致情况后,李老师在班里进行了一个小调查,她表示,当前学业繁忙,很少有学生看手机,“班里44个孩子,只有9个会在周末看手机,主要也是刷短视频。”不过她仍保有足够的警惕,“接下来的家长会上我会对家长强调电子产品管控的重要性。”

在隋女士看来,这些流行的热梗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短视频等网络平台,二是来源家庭,三是同学家人之间互相的表达,“就算孩子不刷视频,要是家长看到和使用,孩子自然也就会了。孩子们会觉得用这些流行语是一种酷的表现。”

互联网时代,孩子面临的是更加复杂的环境。此前,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夏柱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互联网环境海量的资源中,大概有10%并不适合孩子接受与沉迷,这对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郑航看来,网络热梗的流行是当下消费时代中“感官至上”的价值观,“但真正有内涵的内容往往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由于此类流行文化更加“短平快”,也更少需要思考,往往更能让判断力还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深陷其中。

网络热梗高频地出现在校园,校家社三方应首先教给孩子选择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校家社”应协同育人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后,李老师进行了一番思考,“为什么流行了这么久,自己都没有发现?”她表示,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很聪明,许多行为懂得“规避”大人,因此必须更加细致,留心孩子的点滴变化。

其次,作为语文老师,李老师也在语言学习上循循善诱。“他们知道现在应该积累优美、有深意和文化内涵的语言,我就问他们,网络热梗符合这些特征吗?他们很自然地回答没有。”李老师笑着表示,随后,她通过正在学习的“四大名著”单元入手,向学生传递“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概念,“网络热梗带来的并非积极的气质,因为它们毫无内容意义。”

网络热梗高频地出现在校园,校家社三方应首先教给孩子选择的能力 - 天天要闻

家庭的力量同样重要。五年级学生诗怡的妈妈表示,对于此类网络热梗,自己虽不至于“反感”,但也会根据价值判断进行适当引导,“简单地禁止孩子使用只会令孩子更困惑,我会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方向,比如鼓励她了解古诗词、文学的美,她自然就会发现这些更美好、更有意义。”

放眼当下,我们如何为孩子带来更积极正面的环境?在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曾小军看来,首要的便是净化网络环境。而郑航认为,应着手从价值观上对孩子进行培养,“越是当下,越要培养一种价值理性,让孩子明白什么才真正值得追求。”他特别提到,目前社会价值多元化,难免泥沙俱下,此时识别判断的能力尤为重要,“学校首先要教给孩子选择的能力。”

网络热梗高频地出现在校园,校家社三方应首先教给孩子选择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唯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 天天要闻

清明节,致远在天堂的亲人!

人间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际,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焚香祭祖,缅怀先人。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天堂的亲人啊,你们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牵挂?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 天天要闻

记住了:狗永远喂不饱,人永远讨不好!

狗实在喂不饱啊,人实在是讨不好啊!给得再多,它都能帮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讨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脸。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还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讨好让步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了!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 天天要闻

三月初六发财日:食三宝纳财,行一善积福,避一忌守运

亲爱的宝子们,来吧!美食不会辜负你!晨起推窗,见庭前桃李初绽,方知今日已是农历三月初六。古书《岁时广记》有载:“三月初六,天地交泰,万物生发,乃纳福聚财之日。”这一日,民间称为“发财日”,承载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朴素向往。作为美食与传统的虔诚信徒,我愿以舌尖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