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拾玖|天蝎女,即社恐又爱做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后台删除
01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
一个宝妈在网上分享他家一家三口,一个月的伙食费只要800块钱,吃的饭菜都是比较寡淡什么的。
她老公的袜子,都破了两个洞,还舍不得扔;
一件秋裤都穿脱线了,还是能再忍忍;
宝妈说:“自己也很久没买新衣服,没出去吃过饭了,护肤品也是用的最平价的,二三十块钱的那种。”
但是她们不曾亏待自己的孩子,给宝宝买的衣服,都是质量很好的,宝宝的奶粉、玩具,甚至将来给宝宝挑选的幼儿园都是很优质的国际学校。
宝妈觉得妈妈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她自己也辞了工作,全家靠她老公一个人挣钱。
之前在教育孩子的文章里,总会看到“穷养儿,富养女”,这个话题,孩子穷养还是富养在很大一部分,还是要取决于整个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的环境下,才可以拿来作比较。
之前也看过一个例子:一个中等家庭培养了一个孩子,上很有名的国际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妈妈去了。
妈妈的那辆电动车和着装,在那些着装靓丽的家长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孩子也觉得有点丢脸,之后对上学产生了很严重的抵触心理,觉得同学都在笑话他。
像这样不顾及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一味牺牲自我、去“富养”孩子的爸妈,我们只想说在富养孩子前,还是先富养一下你自己吧!
父母有的东西,才能给予到孩子。
如果一个妈妈都没有富养过自己,不懂得富养的意义,那她就算穷尽所有的努力富养孩子,恐怕给予她的也只是物质上的富养、心灵上的“穷养”,而不是真正的“富养”。
02
很多家长都觉得,不能用“贫穷思维”绑住孩子要飞翔的翅膀,否则会让孩子自卑,一辈子抬不起头。
秉承着“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开始思考“富养”的概念,只是在富养孩子的道路上忽视了,富养≠牺牲自我的无限给予。
演员朱雨辰的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朱雨辰的妈妈的人生仿佛没有自我,只有儿子,仿佛只有儿子好了,自己才会好。
无论朱雨辰是在外地上大学也好,长大去工作也好,朱妈妈总是跟在儿子身边。
朱雨辰在外面拍戏时,她也跟着去了剧组,料理朱雨辰的一日三餐。
一次,朱妈妈给朱雨辰炒了一盘鸡毛菜,那时候是冬天,食材特别难买。
朱雨辰也不是很想吃,朱妈妈就说:“为了选菜,手都冻裂了。”
这样牺牲自我,换来的是朱雨辰觉得朱妈妈的照顾让他觉得很有压力,女生也不会让他列入良人的名单内。
为人父母,总以为倾尽所有的付出才是爱孩子的表现,给孩子的都是最好的。
曾经看过一则新闻,单亲妈妈含辛茹苦打工送儿子去日本留学,自己连饭都吃不起了,儿子却在日本过最奢侈的生活。最后做妈妈的实在没有钱了,被回来要钱的儿子一怒之下捅死了。
这种为孩子做出的失去自我的牺牲,往往只会感动自己,而会让孩子承受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在爱孩子之前,一定要先学会爱自己,这样的爱才不会变成负担。
03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言行举止和思想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根据心理学调查,有一半的孩子有自己模仿认同的对象,而其中78%的孩子都会以自己父母为认同的偶像,父母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模范和表率。
如果你连自己的生活都过得抠抠搜搜(注意,抠搜和节俭不是一个意思),那么你的孩子怎么心安理得过好你牺牲自己换来的奢侈生活?
当父母决定为子女付出一切时,就是基本放弃了自己的人生,把一份“恩债”强加在孩子身上,也牢牢锁住了自己。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最好的富养,是来自于父母所树立的榜样,这比靠金钱堆砌起来的富养,更能让孩子感同身受。
世界上,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平等的。
对,没错,平等。
孩子,我是你妈,是我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上。
我爱你,但是我不欠你。当然,你也绝不欠我。
▽
▼
拾玖说:“网上有个段子说,孩子还小,以后有的是吃,我不行,吃一顿少一顿。点个【赞】吧,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