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2022年10月16日01:00:03 育儿 1064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有些男人一辈子也没被他老子鼓励过一次!

--彪悍的咸鱼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每一个老子都是从儿子走过来的,却做不到自己儿时想要的父亲模样,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中国式父子为何难相处?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在说到父子关系难相处时,我们可能会反问:难道会比婆媳关系更难?

其实不然,相较于婆媳间的过度“沟通”,大多数父子间的近乎零沟通,才是人际关系的癌症。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在正文开始之前,我们评鉴一段话。

“风霜与忧患,让奔波在外的父亲逐渐有了一张严厉的面容,回到家来,孩子的无知与懒散又让他有了一颗急躁的心。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摆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条多么崎岖的长路。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知道,父亲的呵护是多么有限和短暂。可是,孩子们不想去明白,也不想去知道,他们喜欢投向母亲柔软和温暖的怀抱,享受那一种无限的纵容和疼爱。


在中国式家庭关系中,父亲往往是唱白脸扮演家庭原则和权威的存在,

而男性自带情感表达粗糙的基因。加之更多是为家庭在外摸爬滚打,造成了父亲位置的缺失,父亲简单粗暴的将自以为好的社会经验灌输给自己的下一代。

而在儿子眼中的父亲,时而是最值得信任的肩膀,可又有时候两人之间又剑拔弩张。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崇拜、畏惧、依赖、对抗种种情绪调和在一起,变成了一个男孩对父亲最复杂的记忆。

在中国,每个男人这一辈都逃不开父与子关系的这个难题,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传统性父子关系呢!

下面这几条关于父子关系的红线,希望能让你有所思考!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父亲往往扮演原则的角色,在家庭中是一把约束儿子行为的戒尺。

在日常相处中,面对孩子不合规矩的举动,很多父亲先会是一顿不分青红皂白指责。

过度无端的指责实际是利用“唤起孩子的负面心理感受”的方式,来达到约束孩子的目的。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而此种方式虽有效果,但对小孩心理产生强大的摧毁作用。

长年累月的指责让他们变得敏感多疑,做任何事情都会畏手畏脚,在打压下成长的孩子,无法形成一个强大的内心,往后的成长之路注定如履薄冰。

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童年的阴影中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父子间良好沟通是情感的需要,更是成长的需要。”

然而现实中,“三句好话抵不过一马棒”却是很多父子之间的真实写照,

很多父亲开口就是大道理,但孩子反驳的歪理比你的还多,劳心费力,孩子只觉得唠叨、不耐烦。然后免不了给孩子来一顿“爱的教育”。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没有同理心,不注意措辞,沟通时只管自己一时痛快地宣泄,不注意孩子的情绪。

试问下自己,当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估计已经要挽起袖子准备开干了吧地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先聆听,再思考,后发言。

对抗式的沟通只会父子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僵硬。久而久之,孩子的心门慢慢紧闭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每天总是看不见爸爸?”“为什幺爸爸回家了就总是在玩手机?”

很多父亲因为自身和工作的原因,有意无意地缺席了孩子的成长。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很多孩子在形成社会观和人格的重要时刻,父亲的缺位导致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教导和模仿对象。

没有引导的孩子自顾自野蛮生长,或许他会在摸爬滚打中学习修正,也有可能在成长中迷失方向。

父爱不应成为一种奢侈品。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彪悍的咸鱼快三十了,还没被我老子鼓励过一次,看着文章的你可能更惨,一辈子都没有过一次。

我不敢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只要在公众场合说话都是对我的一种折磨,这不是为了码字而捏造的事。

我清楚的知道这不好,多少次给了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然而就是扭转不过来! 这就是儿时缺乏鼓所造成的最严重后遗症!

人要是套上自卑这层枷锁,难有出头之日,就像被骟了一样,干什么事情都差了一股劲、少了一口气。


儿时的你期待过父亲的鼓励吗?现在的你经常鼓励你的孩子吗?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从未被老子鼓励过的中国男人,看看对孩子做过这几件扯淡的事吗? - 天天要闻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人有爱与被爱的需求,只有孩子才可以让你付出完整的爱,这个爱的对象,是其他关系无法替代的。

“养儿不是为防老”,他继承了你的眼睛、手和腿,继续在这世间行走,继续感受着这世界。

最后我在想:如果孩子有选择父母的权力,这世上估计80%的人都要断子绝孙......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闻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各类冰镇冷藏食品逐渐“火热”起来,但安全问题仍需重视,因为即便在冷藏环境下,许多嗜冷细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细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为它专爱挑孕妇和婴儿“下手”,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妈妈”在社交平台讲述自己的遭遇:怀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发李斯特菌...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 天天要闻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养废了”——这个词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讨论中越来越常见。是的,不是被别人说,而是你自己做的。你当初一心想让孩子好,结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来给捧上了山崖。那些“养废”孩子的家长,真不是嘴巴上讲得好听,结果却不知不觉把孩子弄得很差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 天天要闻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炎炎夏日许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为常见,许多感染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制品、熟食肉类、沙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试管婴儿享受抚恤金待遇案件。陈某与郭某婚后因不孕症就医,冷冻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陈某因工死亡,被认定为工伤。随后,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陈小某,并销毁剩余胚胎。2024年5月,陈小某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遭某社保中...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一个针筒、一个捏捏乐,组成了一款近期风靡校园周边文具店的儿童玩具产品,针筒看上去和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几乎一样。网络视频里宣称,这款玩具玩法简单,十分解压,只需要用针筒把空气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气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这款儿童玩具却引起了家长们的不安。不少家长表示,此类玩具非常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 天天要闻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什么是遗腹子?《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怀孕妇人于丈夫死后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况下,遗腹子是先怀孕、丈夫死亡之后出生的孩子。那么,一对不孕不育的夫妻进行胚胎体外培育,在丈夫工伤死亡后,胚胎再植入妻子体内之后出生的儿子小强(化名)是遗腹子吗?小强能申领其父工亡后供养亲属抚恤金吗?近日,在江苏某...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 天天要闻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夏季炎热,亲水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也显著增加。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溺亡悲剧时有发生。掌握科学防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一、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发生...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 天天要闻

语言发育黄金期:0-3岁亲子对话质量影响未来学习力

►本文2227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双胞胎姐妹苦求妈妈不要离开,爸爸外出找了一年无果,七旬爷爷靠三亩地养活俩娃 - 天天要闻

双胞胎姐妹苦求妈妈不要离开,爸爸外出找了一年无果,七旬爷爷靠三亩地养活俩娃

初夏的风拂过门前的苞谷地,两个孙女弯腰除着多余的杂苗。“当年她不要,如今就是给一座金山银山也不换,咱家这一对小棉袄比啥都金贵。”李爷爷在地头抽着烟袋,心里的满足不知不觉爬上了眼梢。庄上的人都知道李爷爷有一对孝顺孙女,虽然儿子儿媳都不在身边,可家里有一对双生姐妹花,这在庄上属于独一份。七十岁的李爷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