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2022年10月15日21:03:15 育儿 1244

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都会不同程度犯错,有的很快被纠正过来,有的则变本加厉地发展。于是孩子中有人出类拔萃,有人成了问题少年。

其实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关键在于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

对与错,需要每个孩子去辨识,去学习,成长的路上,孩子犯错,是一种正常,家长不必如临大敌,大动干戈予以压制。

解决孩子的问题,要从看到孩子的底层需求开始。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孩子出现异常或错误行为,大多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

婴儿期,孩子哭闹可能是饿了、尿了,可能是肚痛及身体各种不舒服。孩子通过哭和闹来引起家长的注意,让家长发现他们的需求并满足他们。

孩子慢慢长大,可能会因为得不到一件玩具,或者对家长的要求无法接受而出现各种无理取闹。

孩子年龄渐长,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当得不到满足,各种“犯错”不断出现。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按照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理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这些需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需求层次也不断变化、发展。

婴儿期大致只有生理需求和安全需要,而进入幼儿后,归属与爱、尊重需求会陆续出现。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临居家的孩子,读了一年幼儿园后,突然不肯上学,早上不起床,被家长拽起来后,也不吃饭,当被家长强行送到幼儿园门口,还抱紧幼儿园的栏杆不肯进园。家长给他讲了一堆道理,并用上威逼、利诱的手段都无效。最后,家长调看了幼儿园的录像,发现孩子在幼儿园被小朋友孤立,除了老师上课,总一个人可怜巴巴在角落里。没有朋友,融不进集体,孩子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是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

任何孩子任何异常行为,都有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是需求得不到满足。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朋友自从生了第二胎之后,她的大女儿出现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乖巧、听话变得叛逆,不讲理;从原来的聪明、好学变得不爱学习;从原来的爱整洁、爱漂亮变得不讲卫生,邋邋遢遢。朋友很纳闷:还未到青春期,怎么就开始叛逆?直到女儿在一次哭闹中说出“你们只爱弟弟,不爱我”,朋友才猛然醒悟:女儿一系列不应该的叛逆行为,原因在于感觉自己不被爱,她的归属和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同事的儿子进入重点中学,到了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反而迷上游戏了。同事从循循善诱到斥责怒骂,儿子就是无法从游戏中走出来,成绩一落千丈。后来有人给同事分析,她的儿子不是因为迷上游戏不爱学习,而是到了重点中学,发现自己不如人家而放弃学习转入游戏寻找“自我感觉”,想让儿子从游戏中走出来,就要在学习及其它各方面帮儿子找回自尊和自信。

往往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背后,都是对需求的期待。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读懂孩子的底层需求,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是每个父母应该学会的能力。

如何通过孩子的行为感知孩子的需求,首先家长要细心、耐心。

一名小男孩经过小区的角落时,用脚去踏花盆,还随手采下几朵花扔进旁边的垃圾桶,动作很快速。他的父亲见了,狠狠责骂他,警告他再有下一次,将把他送小区物业处理,可男孩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一会儿,男孩又走回角落的边上观察,似乎在等待什么。

他的母亲跟上并问他:“你在观望是不是被人发现吗?”他不屑地白了母亲一眼,回了一句:“我才不怕呢!”

“你真不怕?那现在一起去物业‘自首’!”母亲说完拉起他的手。男孩大喊:“不行、不行,他会笑话我的。”

母亲蹲下身,经过一番耐心的询问和了解,终于知道小男孩这样做,是为了得到小区中一名大他几岁,在他心目中成为“英雄”的大哥哥的认可。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这个角落原来是他们玩耍之地,后来摆上花盆,于是那名大哥哥发话:“谁能让这里的花种不下去,谁就是‘英雄’”。

知道了小男孩搞破坏的原因,感知到小男孩的心理需要,母亲的引导、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就事”讲理,而是从小男孩的心理需求切入,先认可小男孩的其它优点,再指出破坏行为的错误,以及这个行为会对一个人的形象影响,终于让小男孩认错,并改变了认知。

家长要感知孩子的需求,也要善于分析,乐于学习。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时代在变,现在的孩子已不同于以前的孩子,网络的发达让孩子更快接受新东西,也更易受到诱惑,更早想实现自我。

家长不能以为孩子小,想当然去看待孩子,更不能以自己的感受去感受孩子,而是要懂得如何感受孩子的感受,并以正确的沟通方式和处理方法去解决孩子的问题。

孩子可能会因害怕而说谎,家长首先要消除孩子的害怕,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包容,而不是简单打骂孩子说谎。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孩子可能会因内心崩溃而哭泣和发脾气,家长要做的,是先进行爱的传递,而不是继续教训和打击。

孩子可能会因缺爱和缺关注而蛮不讲理、蓄意捣乱,家长不能将目光停留在孩子的表现上而加以训斥,而是要走向孩子,亲近孩子,用爱温暖孩子,让孩子明白事理。

孩子可能会因自卑和失去信心而躲避学习,家长绝不能只瞪着孩子的成绩,将自己的焦虑叠加压向孩子,让孩子更加不自信,而是要发现孩子的长项,多加肯定和鼓励,一点一点托起孩子的信心,培养起孩子的学习热情。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孩子的外在行为,都是其内心需求的投射。好的表现如此,坏的表现也是如此。

纠正孩子的错误,更有效的方法是看到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

当然,满足需求不是简单的迁就,掌握住方法才是关键。家长需要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为啥有的娃犯错能改正,有的却成问题少年?犯错后父母态度是关键 - 天天要闻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有这3种特质的孩子,注定是隐藏学霸!现在培养还不晚 - 天天要闻

有这3种特质的孩子,注定是隐藏学霸!现在培养还不晚

接娃放学时,儿子开心的说数学考了98分,其实我也挺开心的,毕竟在我看来,以我们家的智商,有这分数可以了,想当学霸是有难度的。而且,刚听到其他妈妈说:我家娃上课总走神,写作业拖拖拉拉,烦死了,估计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还好我心大,她的焦虑感染不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闻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各类冰镇冷藏食品逐渐“火热”起来,但安全问题仍需重视,因为即便在冷藏环境下,许多嗜冷细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细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为它专爱挑孕妇和婴儿“下手”,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妈妈”在社交平台讲述自己的遭遇:怀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发李斯特菌...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 天天要闻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养废了”——这个词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讨论中越来越常见。是的,不是被别人说,而是你自己做的。你当初一心想让孩子好,结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来给捧上了山崖。那些“养废”孩子的家长,真不是嘴巴上讲得好听,结果却不知不觉把孩子弄得很差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 天天要闻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炎炎夏日许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为常见,许多感染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制品、熟食肉类、沙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试管婴儿享受抚恤金待遇案件。陈某与郭某婚后因不孕症就医,冷冻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陈某因工死亡,被认定为工伤。随后,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陈小某,并销毁剩余胚胎。2024年5月,陈小某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遭某社保中...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闻

儿童针筒玩具热销,是“解压神器”还是“危险利器”?多方提醒——

一个针筒、一个捏捏乐,组成了一款近期风靡校园周边文具店的儿童玩具产品,针筒看上去和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几乎一样。网络视频里宣称,这款玩具玩法简单,十分解压,只需要用针筒把空气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气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这款儿童玩具却引起了家长们的不安。不少家长表示,此类玩具非常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 天天要闻

【视频】父亲工亡后,冷冻受精胚胎植入母体成功分娩,他是遗腹子吗?

什么是遗腹子?《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怀孕妇人于丈夫死后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况下,遗腹子是先怀孕、丈夫死亡之后出生的孩子。那么,一对不孕不育的夫妻进行胚胎体外培育,在丈夫工伤死亡后,胚胎再植入妻子体内之后出生的儿子小强(化名)是遗腹子吗?小强能申领其父工亡后供养亲属抚恤金吗?近日,在江苏某...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 天天要闻

防“溺”于未然,安全伴成长!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教给孩子!

夏季炎热,亲水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也显著增加。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群体,溺亡悲剧时有发生。掌握科学防溺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一、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