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潜意识的距离,就是你和抑郁、焦虑之间的距离

2022年10月15日17:39:36 育儿 1605

“别人不喜欢自己,觉得很苦恼,我该怎么办?”

我们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做一个乖孩子,听话的孩子有糖吃。有不少人应该都被父母吓唬过,“你要是不……,爸爸妈就不喜欢你/不带你去玩/不要你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又会舍得真的把自己的孩子丢弃掉呢。

父母的本意是希望孩子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绩优秀、识大体懂礼貌,理解这些出发点并不是什么难事。我想说的是曾经或者现在仍是孩子的你是否也体验过那种,父母可能会随时撤回他们的关爱,从而感到了一种限制感呢?

这种限制感的名字就叫做有条件积极关注,它意味着只有我们做了某些符合他人期待的事情后,我们才能得到对方的欣赏、关爱和照顾。

你和潜意识的距离,就是你和抑郁、焦虑之间的距离 - 天天要闻

当孩子开始按照父母的要求做到爱读书、成绩好、和同学打成一片、尊敬长辈不能顶嘴甚至反驳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慢慢开始丢掉那些家长们认为不好的东西——不爱读书,成绩不好,不被人喜欢……是不是觉得似乎没有任何毛病却好像又有哪里不对?是的,孩子们慢慢变得只能接受自己好的那部分,而开始厌恶、丢弃那些坏东西的时候,一些标准就开始慢慢浮现出来了。

被人喜欢是好的,可以得到父母关爱的,而不被人喜欢是不好的,它需要被丢弃,如果我不被人喜欢,那么我就是不好的,我需要改到别人喜欢我,我才能够重新获得关爱。你看,烦恼是不是就因此产生了?

容易焦虑的人身上往往背负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枷锁,一把枷锁叫“我得让大家喜欢我,不然就……”,另外一把枷锁叫“我应该要当个乖孩子好好学习,不然就……”这些枷锁有一个很标准的形式,比如“如果……那么……”或者是“我应该……不应该……”容易处于焦虑的人往往会被陷在这些我们因为有条件积极关注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标准之中,这些标准就是造成他们焦虑的源头。

你和潜意识的距离,就是你和抑郁、焦虑之间的距离 - 天天要闻

他们不允许自己被人喜欢、不允许自己当个懂事的好孩子、不允许自己……这些不允许的背后就是因为如果自己的行为低于那条标准线,自己就得不到关爱了。然而生活中我们总会不被人待见或学习失利的时候,那些没有所谓条条框框的人可以更友好、客观看待自己目前尴尬的局势。

而被标准束缚的人如果遇上这些再也平常不过的事情时就很容易产生“我不够好”这样的信念,这会让他们容易处于抑郁当中。为此他们认为“我得变好”,却又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自己已经做得挺好了,却还是不受人待见,似乎计算机中出现了一个bug,但是这个bug似乎又很合理,于是他们就开始焦虑了。

因为不被人喜欢而感到焦虑的人会选择改变自己,或者是表现出被他人喜欢的模样。迫于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本性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小鸟为了获得鱼儿的喜欢在水里扑腾,鱼儿是喜欢上小鸟了,这个不再能做真实的自己的小鸟,它还喜欢着自己吗?

你和潜意识的距离,就是你和抑郁、焦虑之间的距离 - 天天要闻

事物之间是普遍存在联系的,抑郁、焦虑的人所存在的那些条条框框中也暗藏着通往幸福大道的路径。

1.找到自己心中各种各样的标准。

2.尝试丢弃一些标准:想一下你的标准是否合理?当我们发现自己有每个人都得喜欢我、我必须无时无刻保持良好状态这类不合理的标准,果断一点把它们全部扔掉!

3.摘下面具,如其所是:《情绪自救》书中讲到,当内在的真实自我和所表现出来的自我一致性越高,我们能感受到的幸福感就越多。

迫于外界压力去讨好别人和改变自己都是让我们一步步远离那个真我的过程,当你感到委屈想哭的时候,碍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选择将眼泪憋回去;当你不想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又有一个声音说你要和大家搞好关系而不得不去进行社交时,这些都是你忽略自身感受远离真我所带的面具。

日常生活中会感到的许多抑郁、焦虑便来源于我们不允许一些不好的真我展现在他人面前。承认真我的存在并不一定就会让你的焦虑马上消失,它更多的是让你可以如其所是地去表达当下的感受,缓解焦虑带给你的压力感。

你和潜意识的距离,就是你和抑郁、焦虑之间的距离 - 天天要闻

正念,就是一种很好的可以用来调节自身情绪和感受真我存在的一种方法,拿“观息法”来说,我们在观察呼吸的过程中就是与真我连接的过程。

我们会体验到不同的喜怒哀乐有不同的呼吸感觉,在我们感受呼吸的时候也是一个在和身体的真实感受建立联结的过程。这个过程便会很神奇地让我们觉醒。

每个人都有发展自身潜能的需要,就像小时候的我们的梦想就是当科学家、宇航员和老师,如果没有东西阻碍我们的发展,我们最终都会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花花草草也是这般道理,墙缝中也可以生长出茂盛的花朵,即使是有一块石头压着它,花儿们也在以一种曲线生长的方式实现着自我的价值。

让那个真实的自我被你所看见并友好对待,我们终将也能像墙缝中的花一样,即使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也可以做到充满能量、开花结果。

最后,建议给身处抑郁、焦虑中的朋友两本书《情绪自救》和《战胜抑郁》。相信书中的方法及策略会给你带来帮助。

你和潜意识的距离,就是你和抑郁、焦虑之间的距离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胎动异常12小时!二一五医院产科30分钟“抢”出宝宝! - 天天要闻

胎动异常12小时!二一五医院产科30分钟“抢”出宝宝!

当孕28周的妈妈以为宝宝“只是累了”,却不知一场危机正在子宫内悄然上演——从胎动减慢到紧急剖宫产,从脐带严重扭转濒临坏死到950g早产男婴重获新生,一场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极速救援在二一五医院产科紧急展开……从忽视到抢救的生死24小时“前一晚感觉胎动几乎消失,想着第二天再说……”刚刚孕满28周的赵女士,前一天晚上...
明天农历四月十七!3样家常美食记得做,1件暖心事儿,全家齐动手 - 天天要闻

明天农历四月十七!3样家常美食记得做,1件暖心事儿,全家齐动手

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农历的日子总是带着独特的韵味,明天就是农历四月十七了。在民间传统里,这一天和祈福家庭、子嗣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不同地方的习俗细节有些不一样,但核心都围绕着 "吃三样,做一事" 的美好寓意。这些传统就像一条温暖的纽带,连接着过去和
有这3种特质的孩子,注定是隐藏学霸!现在培养还不晚 - 天天要闻

有这3种特质的孩子,注定是隐藏学霸!现在培养还不晚

接娃放学时,儿子开心的说数学考了98分,其实我也挺开心的,毕竟在我看来,以我们家的智商,有这分数可以了,想当学霸是有难度的。而且,刚听到其他妈妈说:我家娃上课总走神,写作业拖拖拉拉,烦死了,估计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还好我心大,她的焦虑感染不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闻

一碗下肚,怀孕37周女子流产!竟是家中“藏毒”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各类冰镇冷藏食品逐渐“火热”起来,但安全问题仍需重视,因为即便在冷藏环境下,许多嗜冷细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细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为它专爱挑孕妇和婴儿“下手”,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妈妈”在社交平台讲述自己的遭遇:怀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发李斯特菌...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 天天要闻

别再盯成绩了,你娃快没电了

“养废了”——这个词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讨论中越来越常见。是的,不是被别人说,而是你自己做的。你当初一心想让孩子好,结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来给捧上了山崖。那些“养废”孩子的家长,真不是嘴巴上讲得好听,结果却不知不觉把孩子弄得很差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 天天要闻

严防!“冰箱杀手”来了!

炎炎夏日许多人的冰箱中存放着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里有老人、孕妇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为常见,许多感染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人们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制品、熟食肉类、沙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父亲因工死亡,试管婴儿能申请抚恤金吗?法院判了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7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试管婴儿享受抚恤金待遇案件。陈某与郭某婚后因不孕症就医,冷冻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陈某因工死亡,被认定为工伤。随后,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陈小某,并销毁剩余胚胎。2024年5月,陈小某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遭某社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