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大脑|打算用手机安抚孩子?当心保姆变刺客

2022年10月01日17:34:15 育儿 1960

手机大脑|打算用手机安抚孩子?当心保姆变刺客 - 天天要闻

01 手机的魔力,对你爱爱爱不完

手机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在此引用一下名人观点吧!

我们是如何夺走人们的时间和精力的?我们只是利用了人类心理的弱点。

再放入了一点点的多巴胺

Sean Parker, Facebook创始人、前总裁

我究竟开发了个什么东西?

每当我把iPad从孩子手上抢走,他们整个人就会变得非常情绪化,一整天什么事也做不了。

—Tony Fadell ,硅谷精英,在iPad研发中做出突出贡献

更令人惊讶的是: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经严格限定自己的孩子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

比尔·盖茨禁止自己的孩子在满14岁以前使用手机。

这些技术大佬的言行,无疑证明了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就像一种新型咖啡。一旦我们毫无警觉,就很可能被裹挟进信息的洪流之中,随波逐流、浑浑噩噩、难以挣脱。造成这种状态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说,我们热爱新鲜事物,我们渴盼从难以预料的挑战中获得即时奖赏。每逢此时,身体里会疯狂分泌多巴胺,不断地提醒着:快看看,可千万别错过什么好事!

于是,在这种心理的暗示下,我们如此渴望手机,以至于各类APP消息提醒声响起时,总是想去看,去拿起手机确认。当我们的注意力一再被手机吸引的时候,“这个东西看起来很不错很值得买”、“社交平台有多少人给我点了赞”、“这个事情有了新进展”等念头接二连三地冒出来,宝贵的时间就这样悄悄溜走了。

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容易对手机上瘾。这是因为孩子们控制冲动情绪的大脑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而且多巴胺的分泌还尤其旺盛。手机能够激发大脑奖赏系统,让孩子们得到即时的满足和快乐,由此导致了他们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手机大脑|打算用手机安抚孩子?当心保姆变刺客 - 天天要闻

02 手机,想说爱你不容易

瑞典曾做过一个大规模调查,主题是人们的互联网使用习惯。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数码产品对孩子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串数字令人震惊:

1岁以下的孩子中有四分之一在使用网络;

2岁以上的孩子中有超过半数每天都会使用网络;

7岁左右的孩子几乎全都会使用手机,且超过半数每天都会上网;

11岁的孩子中,一百个孩子就有98个人拥有自己的手机;

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的平均时间是3至4个小时。

英国、美国对幼儿及青少年的数码产品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也同样令人担忧。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足以令我们警醒。

现在,视线转回来,看看我们周围吧,幼儿及青少年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不止一次看到:

在公交车、餐厅等场合,父母为了安抚哭闹不休的孩子,赶紧把手机递到孩子手中,让孩子们沉迷在动画片、小游戏当中,世界瞬间清净了;

在“育儿焦虑”的心理催动下,父母买了一个又一个线上课,孩子足不出户,就可以在iPad上轻松学习各类课程;

……

坦白地说,我也曾是这类父母当中的一员!

当我深夜被手机砸醒的时候,我麻木的大脑也被砸醒了:原来,是手机在玩 我们?!不仅在玩 大人,还在玩 孩子们?!

一起来看看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孩子们的负面影响吧!

其一: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使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下降。

研究发现,在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学习时,大脑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抵抗这些电子产品本身的吸引,诸如看社交平台信息、新闻资讯等点击即可得到的满足,由此导致孩子们学习能力的下降。

其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使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退化。

一旦习惯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来的即时满足,这种感受会让孩子们越来越难以接受延迟满足,而这种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是宝贵的自我控制力。研究表明,自控力强的孩子,更能沉下心来学习和精进自己,愿意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当他们长大后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

其三: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使孩子们的睡眠变差。

一项以20个国家70万名儿童为对象的睡眠习惯调查显示,相比10年前,孩子们的睡眠时长减少了1个小时。而挪威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长,患上睡眠障碍的概率就越高。手机屏幕亮光、网上攀比而带来的压力焦虑等,都会使人难以入睡。

由此看来,我们还能对孩子们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行为熟视无睹吗?


手机大脑|打算用手机安抚孩子?当心保姆变刺客 - 天天要闻

03 手机,保持距离才能产生美

我曾从《读者》的一篇文章中读到这样的观点:

手机、书、事业等都是媒介,关键在于如何影响我们的内心。若使用媒介的行为令人心绪散乱,则会带来不安;若使用媒介的行为令人一心专注,则会带来喜悦。好比滚雪球,越不安就越不安,越喜悦就越喜悦!

深以为然。

身处数码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杜绝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电子产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而细心的朋友也能注意到,我在讨论手机对孩子们的负面影响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过度使用!

当我们在享受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便利时,也要警醒其负面作用,避免沦为它们的奴隶,就此沉迷在虚拟的世界里,从而忽视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结,随之陷入愚蠢、压力、焦虑、抑郁的泥潭中。

手机,保持距离才能产生美!对孩子们而言,有两个好建议:

一是大人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大人要摆脱手机保姆的行为习惯,不能在孩子哭闹时简单地交给手机解决,而是采取更为理性耐心的应对方式。另外,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善于模仿大人的行为。想让孩子放下手机,大人就要先做到!

二是不要将手机带进教室!从根源上戒掉手机对学习力的影响,严格禁止孩子把手机带进教室。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做好规划,可以优先考虑运动、会友、做作业等的时间,严格限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8岁以下的孩子以1小时内,8岁以上则以2小时内为佳。

以上建议出自《手机大脑》这本新书。书中还针对大人提供了诸多实用的戒手机建议。


手机大脑|打算用手机安抚孩子?当心保姆变刺客 - 天天要闻

《手机大脑》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发行。本书作者是瑞典学者安德斯·汉森,精心提供了让人睡眠好、心情好、脑力好的戒手机指南。

这份手机使用手册,值得每一个人读一读,想一想。戒手机只是开头一步,然后呢?戒而后能定,定而后生慧,慧而后能安。人呐,只要把心安顿好,就妥帖了。

不想再被手机玩的话,就痛定思痛吧!觉知才能带来行动!

手机大脑|打算用手机安抚孩子?当心保姆变刺客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人再老实,只要背熟这20句人性黑话,就没人敢欺负你 - 天天要闻

一个人再老实,只要背熟这20句人性黑话,就没人敢欺负你

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子,都会有人说三道四;这个世界我们都只来一次,记住一句话:想得太多会毁了你,若无其事,才是最好的报复,不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3. 我们一定会被人讨厌。越早接受这个事实,生活越轻松。4. 自私的人很少自卑,无知的人很少敬畏,招人烦的人很少不
马仕祥——世界艺术•中国绘画新题材开创人物 - 天天要闻

马仕祥——世界艺术•中国绘画新题材开创人物

马仕祥是中国当代画坛独树一帜艺术创新与学术深度重要代表性艺术家,其艺术生涯横跨蜡染、油画、岩彩画等多个领域,作品融合科学探索与艺术表现,尤其在《屯堡•流逝的遗痕》长卷,《地球之痕•海百合》长卷及海百合系列题材中展现出的独特视角。
面善心毒的三种人 ,离得越远越好! - 天天要闻

面善心毒的三种人 ,离得越远越好!

俗话说得好:画龙画虎难画其骨,识人识面难识其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绝不能仅凭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善恶,因为有些人外表看似和善,内心却暗藏狠毒;而有些人虽然外表凶恶,但内心却十分善良。
四句话看清一个人,句句在理! - 天天要闻

四句话看清一个人,句句在理!

人生旅途,茫茫人海之中,我们邂逅的人数不胜数,结识的面孔层出不穷。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谁怀揣着真心,谁又暗藏假意;谁对你关怀备至,谁又企图欺骗于你,仅凭外表往往难以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