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上,妥妥受邀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同学妈妈说等结束后送她回来,所以我送她过去后就先回家了。大约19:00左右,同学妈妈给我发了一张妥妥在餐厅写作业的图片,并且说,其他小朋友都去玩了,只有你家在写作业。你的教育简直是典范!说实话,我心里是蛮惊讶的,因为在去参加派对时我压根没有和孩子说做作业的事,一帮七、八岁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疯玩很正常,等到回到家再写作业是可以的呀。但我了解妥妥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等到晚上回来,我问她,你去参加聚会为什么还写作业呢?妥妥说,我早点写了,玩的时候才可以轻松啊,回来就不用写了。我听到后真是暗自欣慰,默默窃喜。
妥妥今年刚上二年级,到目前为止每天放学回家休息半小时后就开始写作业,到晚饭时基本就能写完。寒暑假时,在家长协助下制定了作息表后也能自觉地按时间规划完成。
那么,妥妥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认真回顾了一下,可能和下面几个原因有关:
第一,和孩子本身的特点有关。从出生到现在,妥妥都是属于易养类型的孩子,每天几点钟醒,几点钟睡,告诉她插座为什么不可以摸,糖为什么不能多吃,刷牙有什么好处,手机为什么不能多看,孩子都能理解了,虽然中间也会有些反复,但在家里人统一的教育理念下孩子总体都让人很省心。
第二,和第一次孩子对时间规划感兴趣时,我们给予了充分的尊重有关。妥妥上幼儿园大班的寒假时,看到我协助哥哥做时间计划表时充满好奇,也要求我为她制作一份,我很认真的和她协商时间安排并制成打卡表格,她每天都会看着表格问我,我应该做什么了,并认真地划上“✔️”。当然,那个时候的她表现并不严谨,更象游戏,但家里人并没有因此而不重视,而是认真地和她玩着这个打卡游戏,在这个认真的游戏中她有自己的成就感收获。
第三,上小学后,关于她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玩耍,都以她自己的意愿为主,若真有影响睡眠等不太合理情形时,我也是以商量的口气提出建议,尊重她的自主性。寒暑假的作息时间表也是以她为主进行讨论完成后执行的,过程中因为和小朋友约玩与做作业时间冲撞时,她会进行调整并征询我们的意见,我们通常会说“可以”,“好的呀”,慢慢地她会表达“我的事情不应该是我做主吗”,而我们会回答“是,你作主”,自主性就这样逐渐形成。
第四,当她能自主完成作业,有规律地作息逐渐形成,我们都会给予热烈的肯定和由衷的欣赏,这种感觉会让她很有成就感并鼓励她继续前行。任何时候,家人的认可都是最有力的动力!
第五,家人们生活比较有规律对她也有积极的影响。
除此之外,我还想说,养成好习惯是系统行为,不能只讲究学习习惯而不注重其它因素,比如在孩子6岁前的秩序敏感期家长要尊重而不破坏,日常生活中玩具的整理要由家长配合再到由孩子独立整理,睡前洗漱的步骤等等都是在帮助孩子形成好惯、逐步自律打基础,我们都应重视。
自律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逐步培养,让我们放慢脚步和孩子一起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