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家里会有这么多的小朋友,但如今,我却过着家里标配有三猫两狗一宝宝的快乐生活。
01
谁说毛孩有害孕妈咪?
都是误解!
鉴于家里毛孩众多,怀孕初期我就收到了来自亲朋好友们的各种规劝,甚至还被亲姥姥道听途说的“生毛孩”的故事恐吓过。说实话,其实我也产生过动摇,毕竟初为人母万事紧张,但疯狂科普后还是相信了科学至上。
应对规劝,我采取的战略大抵就是“虚心接受 坚决不改”。
与此同时,时不时分享一下毛孩子在小宝宝成长中的益处,也能弱化亲友们对怀孕养宠物的芥蒂,比如越早接触毛孩子的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心理健康和亲子关系等越好之类的新闻,这可比很难感染弓形虫的科普让亲友更容易接受。
等到怀孕中晚期,突然非常明显的体会到了毛孩子对我的呵护,甚至可以说是细致入微,这点十分令我惊讶。
除了平时狗子们不再跳上我的肚子蹦迪,到严防死守在我周围不让人靠近,甚至老公进到我在的房间都要吠以示警,俨然小卫士一般。
尤其体贴的是三圆,一只当过妈妈的狗狗,它最喜欢贴着我肚皮,恐怕它感受到的胎动比我都深刻,也是它在小公主出院回家的第一晚,就心急如焚的又是腿刨又是嘴拱,想尽办法的给小宝宝盖被子,看来无论什么幼崽都能激发出妈妈的天性。
02
疫情时代,养娃神器其实是
一群毛孩子
伴随着小宝宝日渐长大,毛孩子们的陪伴显得越发重要。出生在这个时代的小宝宝们出门玩耍和社交困难了许多,除了口罩与社交距离的隔阂,还有就是时不时的隔离管控,已经经历了两次居家的我们每次看着小宝宝扒着窗对户外望眼欲穿,也是有诸多无奈。
不过家里的毛孩子至少能让小宝宝的感官接触相对多元化一些,随时可以抚摸到的毛茸茸,时不时捡起来坚挺的小胡须或硬硬的甲片,突发的狗叫声或猫咪蜷在大人身上舒适的呼噜声,都是小宝宝习以为常的收获。
此外,小宝宝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拿着不同的逗猫棒追着猫咪们在屋里一通乱跑,弄得一阵鸡飞狗跳。
不过一开始,怕是只有小宝宝乐在其中,猫咪们只能无奈的东躲西藏;历经几番之后,家里的原住民大橘猫黄黄也彻底接受了小宝宝的调戏,面对怼到脸上的毛球也能处变不惊了,甚至每天必修课还增加了一项和小宝宝亲亲,看来人类幼崽也算是在流浪猫驯化工作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03
我们这一家子,成员真不少
在陪伴中成长
由于小宝宝从小就和毛孩子们一同生活,被我们耳濡目染了一切照料它们的技能。
刚满两岁的她,就能熟练的从宠物零食柜子里翻出小鱼饼干或者肉条递到么么嘴边;听到刨猫砂的声音必定第一时间告知姥姥快去铲猫砂(当然,要不是我们反复阻拦,那个嘴里一直喊“我可以我可以”的小孩自己应该就铲完了)。
每次黄黄“喵喵”叫,小宝宝总是学着大人的声音沉着又冷静“嗯?黄黄?怎么啦?又饿啦?”令人忍俊不禁,然后跑到猫粮桶前不由分说的倒出一大碗来;也会拿着滚滚最爱的“姜饼人”玩偶,看似努力的往前扔实则掉在了脚底下想要跟狗子们玩儿捡球游戏……
而那个每天都要和小宝宝亲亲的黄黄,也不负众望的成为了最优秀的守护者。“尖叫公主”的称呼并不是空穴来风,我作为一个社恐而娃却成为了小区里远近闻名的“哭哭侠”。最近我们发现这个尿裤佬只要一哭,黄黄必定冲在最前面用超难听的“喵喵”声大声斥责我们欺负女侠,斥责无用后上爪打人也不是一两次了,于是乎我们哄小宝宝止哭的方式之一,就是让她劝劝黄黄“别叫了,我没事,我不哭了”,这招倒是屡试不爽。
04
小宝宝和毛孩子一起生活
好处那可多了去了
让宝宝和毛孩子们一同成长,有些优势不容小觑。
小宝宝明显不惧怕小动物,除了并不在意路上遇到的或大或小的狗子们突然来到身边或者突然吼叫,在动物园里与其他小动物的互动也相对得心应手。
爱心和责任感也爆棚,到楼下遛弯总要去检查流浪猫的粮食和水是否充足,对我们救助的受伤流浪猫十分上心,每天提醒我们给它上药。
与此同时,小宝宝的观察力也相当突出,她很小的时候就能轻易分清谁是三圆谁是滚滚(狗狗常被邻居认为是双胞胎),还能通过分析每只猫咪的位置推断出是谁在扒猫砂。
此外,作为一个天生哮喘且皮肤易过敏的妈妈,无法避免伴随着猫毛成长的小宝宝到目前没有类似症状体质相对较好。
其实家里的毛孩子们都是流浪崽,尤其猫咪本身的性格就不是与人太过亲近的,所以小宝宝和毛孩子的互动并没有特别的丰富,相安无事便是家里最常见也最和睦的场面了。
现如今家庭成员已经几乎达到饱和,但我们在救助流浪动物上也不会停止脚步。
希望小宝宝也能一直葆有这份爱,面对世间万物充满善意。
也希望流浪动物能越来越少,短暂的一生能被善待。
最后,领养代替购买。
文图/马老师
排版/椰椰
责编/椰椰
来源:北京领养日L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