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摇铃铛
周五上午,幼儿园班主任突然在微信上给我发来一张照片。
一个肉乎乎的小手上,有个黑黑的洞,正在盥洗台冲洗。
我心微微一惊,难道小咕噜受伤了?此时内心已经在脑补,肯定是不小心为之吧。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我们要做个通情达理的家长,不要太为难人家了。
于是平复下心情,问了一句:怎么啦,老师?
没想到老师的回答,犹如晴天一个霹雳:是我家小咕噜犯错了,他把别的小朋友戳伤了……
我立马慌了。做家长的应该都知道,都不怕自己家孩子在学校挨打,就怕自己家孩子在学校揍别人。
这让我还怎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原谅人家啊?
我忙不迭问怎么回事?要不要带小朋友去医院看看?
老师说不用,顺便解释,两个小朋友画画的时候坐在一起,小咕噜拿铅笔的时候(不小心,他自己说的)戳了他一下。还好不严重,没破皮也没流血,老师带到医务室去帮忙处理了。
也通知了对方家长,他们倒很通情达理,说孩子之间打闹很正常。
听到这里我松了一口气。但心里也还是不太舒服:
虽然看着是不严重,但孩子受伤应该很疼吧,当场肯定嚎啕大哭了,不然老师也不会注意到他受伤了。
只是,小咕噜为什么会动手呢?
我心里清楚,他其实不是第一次了。
从两岁左右,小咕噜进入了手欲期。具体表现就是:兴奋起来会打别人拍别人,手脚到处乱甩乱踹。
有几次甚至用头猛的往后面一撞——
此时我正抱着他,正好重重的撞到我的鼻梁,疼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才能缓过来。
之前我们都不太懂,就觉得他长此以往会有暴力倾向?于是每次挨打了,果断跟他对打,想让他也感受下有多痛;后来了解到是婴幼儿正常的发展规律,就试着温柔阻止(无效),循循善诱的讲道理(还是无效)。
进入2岁半,我们开始严厉呵斥和冷处理循环。有时候会奏效,但他一开心起来就又故态复萌,让我和彦祖非常头痛。
时间久了,他毛病没完全改好,反而经常被我们吓得一愣一愣的,表情可怜巴巴。长辈看了受不了了,旁敲侧击跟我们说他就是兴奋高兴而已,总吼他骂他也不是个办法。
于是从3岁开始,我们就采取了感化教育:用温柔的爱和关怀想让他放下屠刀,啊不,拳头,走回正道,成为一个和平友爱不主动揍别人的乖小孩。
毕竟他都上幼儿园了,再兴奋锤别人怎么办呢。别人家孩子挨打了,人家家长找麻烦过来,我们总不能恬不知耻的回答:
“他是喜欢你家孩子才打他”吧?
使用感化教育以后,眼看着他动手的情况少了一些。想着似乎这个方法有点起色,没想到又出了这事……
(幼儿园老师发来的小咕噜照片)
听老师说完全过程,怀着对手臂被戳了个坑的小朋友的愧疚,我提了几点处理建议。
1、看看孩子情况,需要的话去医院检查或赔偿都可以。
2、我暂时有事走不开,会打电话拜托外公外婆买点零食作为礼物,下午去接孩子的时候跟对方家长道歉,我和彦祖有机会再给对方家长当面说对不起。
3、晚上回家,我和他爸好好教育小咕噜,晚上全家人开个会,商量怎么处理他平时有点带攻击性的行为。
班主任人很好,一直安慰我说不要着急,也说她放学会把对方孩子和小咕噜都留下,跟对方家长和我爸妈都分别沟通,再让小咕噜抱一抱对方孩子,好好和解就让这件事过去。
我跟班主任道谢之后,给我爸妈打电话交代了一下,让他们把零食准备好,提前一点去幼儿园等着。之后就一边干活一边想着这事。
下午3点左右,我爸妈来跟我说事情解决了:
我们全家倒如临大敌,没想到对方家长只来了爸爸。
爸爸看了一下孩子的手说“哎呀没啥事”,聊了几句就打算撤退了,死活不愿意收零食,来回推辞好几次,我爸一直往他怀里塞才收了。
班主任也给我发来视频,视频里那小男孩和小咕噜脑袋一人偏往一边坐着。画外音老师说着“你要看着他说对不起呀!”就把手牵过去,给小咕噜看手臂上的铅笔伤口。
小男孩噘着嘴,小咕噜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嘴里也不知道哼哼唧唧在说什么,又转过头了。
我叹了口气,又想到我之前文章里写过的那句话:
有时候你很想当个体面的大人,但是孩子总是能打破你这种幻想。
毕竟太小的孩子只有弱肉强食、你争我抢的动物本能,人类社会的“规矩”、“礼貌”和“共情”,都是后来大人教育和成长中习得的。
所以孩子之间抢玩具啊,抢食物啊,不讲道理啊,孩子之间打起来啊,在外面吵闹跑跳啊……别说小咕噜了,我小时候也一样,都是靠本能在做。都是大人一遍一遍不停跟我说,不对,不能做,我才慢慢意识到,吵别人,原来别人也会烦,打别人,原来别人也会痛啊。
要想不养出一个“熊孩子”,(当然更不要养出一个太畏畏缩缩的小孩)还是需要大人多引导啊,想做一个及格的家长,我们的路还很长啊。
Ps.这件事发生之后,我又去查了查资料,说孩子兴奋起来爱打人、平时有攻击行为,可以采取冷处理+讲道理引导,最重要的就是教他,把那种兴奋给用正确合理的渠道发泄出去(比如教他拍手,跺脚等),我准备这段时间试试这个方法,后续看看有用没有。
大家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如果有同样的情况也希望跟大家取取经~
作者简介: 摇铃铛,长沙射手女,野生情感作家。新书《姑娘,你活的太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