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2022年07月13日16:15:09 育儿 1531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文/兰妈谈育儿

都说良好性格是在于卓越的聪明才智,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我们对孩子拔苗助长的操之过急,或者放养式的缓慢滞后,这些都会成为摧残孩子正常心理成长的恶苗种子,那些名言警句之所以会成为文化史上的精华积淀,主要是对后生有着重要的警戒和指导意义。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比如“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这句名言给人的指导,就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需要育儿先育己,只有做好自身的优秀引导、积极参与,在榜样性作用的引导下,才能发挥出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如果孩子不够优秀、或者做错了某些事情,请记得“孩子做错,也是家长没有教会孩子什么是对”。

女孩学习总是“等会儿,马上”,妈妈暴怒一顿暴揍后一句话内疚不已

8岁女孩小雨,性格看起来就像是男孩一样贪玩好动,喜欢玩奥特曼玩具、喜欢看游戏解说视频,也喜欢从早上疯狂打闹到傍晚,但凡是你跟她搭话一句,就有唠不完的话题,不停地缠着大人说“陪我玩会嘛”,每一天仿佛都有使不完的精力、也仿佛总是玩不够。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孩子贪玩,在小雨妈妈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好动的娃一般性格会外向一些不易受到欺负,而面对小雨贪玩好动的日常,妈妈平时也没有多加约束、多数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妈妈发现小雨的性格越发贪玩,尤其是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参与上进态度。

每天早上上学都是不停地催着又催,但凡是哪一次没有检查书包,那一天到了学校就必定会接到老师的电话,随之家长又火急火燎地紧赶着时间往学校送课本,用妈妈的话来说“这孩子读个书,就像是给我读的”,在小雨的成长与亲子关系相处点滴里,没有作业和学习琐事的事情一切都和谐宁静,一说起学习、写作业,那么画面便是控制不住地上下跺脚。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暑假来了,家里面的熊孩子还好吗?小雨妈妈反馈说“反正我不太好”,老师布置的山海经阅读+做笔记、每日练习写字,每天都是催了又催、喊了又喊,就在前几天,一篇练习写字的课课练,一共不足30个字,小雨却足足写了一上午,最终写出的效果也是惨不忍睹。歪歪扭扭、大大小小,像极了一条爬行的蚯蚓一样引人厌恶。

看到小雨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妈妈不停地做思想工作说“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该怎么办”,本以为能和女儿慢慢谈出话题感,不曾想这孩子态度强硬地说“爱怎么办,就怎么办”,看着整个的“烂泥扶不上墙”模样,妈妈接近崩溃地把小雨暴揍一顿,鸡飞狗跳的哭闹、暴怒场面自是不用想象就知。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可是,场面安静后妈妈问“你知道错了吗”,小雨说“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妈妈听后顿时心里一惊,认真地说“我怎么会不爱你呢,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你好,催你好好学习、写作业,这也是为了你将来学习得更轻松一些”,小雨听后依旧不太相信地说“可是,除了我,你对任何人都是满脸笑容”,这句话顿时令妈妈内疚不已

的确,父母之爱往往都是爱之深、责之切,但是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更需要能够读懂的爱来包围整个童年,像家长所谓的“为你好”、或管家式教育,孩子或许根本就不能理解,反而还会形成爸爸妈妈不爱我的自我否决,像小雨妈妈口中的“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这就是典型的贴标签行为,贴标签行为给孩子带来的成长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所谓的贴标签行为,就是根据某事某物为孩子做出某种对比行为,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家长给孩子贴的标签都是负面状态,比如“太笨了”、“这点事都做不好”、“你就跟一头牛一样犟”…贴标签行为容易给孩子性格和成长造成不利于发展的阻隔,尤其是眼界局限性很容易因为负面的打击性行为而不敢前行,最终成为生活在某种定义上的井底之蛙

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影响的不仅仅是基础生活的衣食供给,还有教育过程中的榜样和引导性作用,如果把家长比喻成艺术品的原件,那么孩子就是那参照物的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现了错别字,那么是从复印件上纠正错误、还是从原件上找原因呢?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也就是说,在孩子的成长与教育里,家长不要用成年人的视觉去看待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那么也是家长没有告诉孩子怎样才能做对,我们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也需要让自己站在同等位置去要求自己,育儿先育己,这也是每一家长都需要掌握的“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

《汤姆挨罚》告诉我们:教育需要感受爱、启迪智慧

主人公汤姆,上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喜欢抢玩具、破坏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有一天清晨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没有找到最喜欢的那辆红色跑车,汤姆猫的心情特别不好,妈妈把他送到幼儿园门口后,满眼温柔地说“我的小乖乖,再见”,妈妈亲了亲汤姆。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这个时候,幼儿园小朋友西蒙跑了过来,他问“你带红色跑车没有”,汤姆有些不耐烦,这家伙真烦人,怎么办?没有带红色跑车,那我就玩幼儿园里的黄色小汽车吧,黄色汽车是所有车里最漂亮的,哎呀,黄色汽车同学卢卡在玩了,可是这是我想玩的呀。

汤姆想了想,伸出双手拼命地抢夺“给我,给我,这是我喜欢玩的”,突然被抢的卢卡生气地说“哼,你这个坏人,是我先拿到的”,老师走过来拉开了汤姆和卢卡,并温和地对汤姆说“小汽车是大家的,大家应该一起分享着玩,如果你不想和卢卡一起玩,那么就应该先玩一会儿其他玩具,因为这个汽车是卢卡先拿到手的哦”。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汤姆心想:“反正我也不想玩汽车了,那我去搭积木吧,我要用很多很多的积木,搭出很高很高的房子”,可是,汤姆向同学要积木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给他,汤姆生气地一脚踹过去,并说“看哪,你们搭的大楼实在是太难看了”,伴随着哗啦一声倒下的积木大楼,换来的是同学哭闹着向老师告状。

这一次老师的语气可没有那么柔和了,她认真地说:“汤姆你不高兴也不应该破坏呀,快跟同学说对不起,然后把地上的积木整理干净了”,汤姆不开心地说:“太不公平了,明明是他们不愿意把积木分给我”,老师说“好吧,如果你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好好玩,那就去画画吧”。

一个人画画的汤姆很生气,他自言自语“老师真讨厌,我再也不喜欢她了,可是我也不想画画,我能做些什么呢,一个人玩真没意思,看他们在一起玩得真开心”,不知不觉汤姆的眼睛一些发涩,慢慢地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到了下午,爸爸来接汤姆回家,老师告诉爸爸“汤姆总是搞破坏,今天挨罚了”,爸爸听到后并没有生气,汤姆告诉爸爸“挨罚一点也不好,我不喜欢上这个幼儿园了”,爸爸附和说“是的,挨罚不好玩,但老师做得没有错,因为你破坏了幼儿园的规矩”。

哗啦一声,爸爸把汤姆手里玩得积木推倒,汤姆还在生气时爸爸说“瞧,我破坏了你的积木,是不是很生气,那你的同学当时能快乐吗?所以,我们这样做是不对的”,汤姆在过马路时爸爸又指着马路上的汽车说:“你看,马路上的汽车能开进人行横道的小路吗”。

回到家之后,爸爸又主动跟他们分享了小时候挨罚的事迹,汤姆感同身受地说:“可怜的爸爸,当时你一定很伤心吧,是不是跟我一样也睡着了呢”,爸爸告诉汤姆:“我尝试接受建议后,慢慢地改变很多错误后,当时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就跟我玩了”,从那以后,汤姆做错事情后不再固执生闷气,能够接受他人建议也让汤姆的人缘越来越好。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通过汤姆受罚这个故事,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孩子犯错之后的心理,包括教育里需要感受爱、和启迪智慧的双眼,犯错并不是弥天大祸、更非不可原谅,犯错的背后通常都是努力争驳、或缺乏正确认知观,孩子犯错要紧的是知错和纠错,而知错不改或者明知故犯,也往往是因为家长没有正确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对”。

那么,面对犯错的小孩家长如何正确地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对呢?

第一,撕掉“贴标签”的行为

表妹的女儿丫丫从小身高比较矮小,有一天清晨说什么也不要去幼儿园上学,面对丫丫的厌学行为,一开始表妹还以为这是小女孩情绪哄哄就好了,不料一说起上幼儿园丫丫就急得哇哇大哭,当问起为什么不想上幼儿园时丫丫伤心地说“同学说我是矮冬瓜”,看到丫丫急红了的双眼,表妹也意识到“贴标签”行为带来的内心伤害有多深。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说起“矮冬瓜”这就是一种标签性行为,其实贴标签行为不分年龄段,但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却是无可避免的,想要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对,他们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尤其是缺点式“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孩子意识到自身不足之处要科学应对,撕掉“贴标签”行为就是从心理、和精神层面促进了解效应。

有效帮助孩子撕掉“贴标签”行为,建议家长做好旁观者的观众席位,认真观赏孩子这座舞台,包括优秀的、和不优秀的,优秀的行为时喝彩鼓掌,非优秀行为时可大大方方提建议,而观众席和舞台之间的距离呢,这也是可以很好地保护孩子的自由发挥作用。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此外,大环境下“贴标签”行为无法完全避免,家长要学会帮助孩子撕掉“贴标签”行为之外,还要多注重孩子的坚强自主精神培养,让孩子勇敢去面对每一个困难、每一份挫折,当他们可以在千军万马中不惧畏难时,贴标签行为对孩子的伤害自然就会降到最低。

第二,主动分享儿时的经历

让犯错的小孩意识到什么是对的,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家长和孩子的双向成长,但很明显对于小朋友来说,苦口婆心的大道理、包括一日三餐的按时提醒,所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想让孩子真正地掌握事物的对错感,家长需要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什么样的引导更容易让小朋友理解呢?我们在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之前,当然家长需要做好首当其冲的作用,用家长走过的实效路段去促进孩子的思考和参与,如果家长不知道如何提升孩子学习路上的引导者,不妨主动和孩子分享一些儿时经历,如《汤姆挨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的直觉感受往往是体现在故事情节的舒缓。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要知道,口语表达即便是再动听也很难改变孩子的固执行为,当孩子犯错时他们的内心必定是矛盾的,不希望被批评、同时又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而我们教育孩子最终目的是希望他们成长得更好,主动分享家长儿时经历,就可以很好地唤醒孩子的触觉和视觉,在交流和情感层面才能彻底打开孩子的话题感、实践性

第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做错事的小孩在情感层面会比较敏感,除了要帮助孩子撕掉“贴标签”行为、和主动分享儿时经历之外,为了更好地快乐成长创造学习价值,那么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就必不可少,对孩子的责任教育不只是成长品格,更是一种道德素质和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责任心也是解决诸多问题的重要教育手段。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回顾那些跨世纪人才获取信息的快捷、包括博学多才的能力,这些都是热衷学习、自我发展精神的综合学习素养,而孩子的优秀成长是离不开责任心培养目标,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责任感,也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和成长中的改正纠错,责任心也会促使他们养成举一反三改错纠错的学习习惯。

同样坐在一个课堂学习,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强、作业正确率高?准确率高的优秀孩子除了基础底子好之外,还少不了责任心的仔细观察、检查错题,拥有责任意识的孩子,一般在做完试卷后都会再检查一遍作业题,这个动作可是能帮助孩子大大减少错误率,并且责任心比较强的孩子所走过的路、和学习的历经都比较坚韧挺拔,可以经受得住很多挫折也听得进很多话题建议。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有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需要从三个大方面来实现,即为个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个人责任建议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庭责任从家务活开始锻炼促进,社会责任可以让孩子用放大镜去看景看人,比如帮助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把路人随手扔的垃圾丢进垃圾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不要用成年人视角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做错,也是没有教他怎么做对 - 天天要闻

---------------------

我是兰妈,专注于育儿领域解析作者,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兰妈谈育儿一起学习共成长!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炸串店回应“6名骑手接力帮哄娃”:感动,最近不少顾客来店哄娃打卡 - 天天要闻

炸串店回应“6名骑手接力帮哄娃”:感动,最近不少顾客来店哄娃打卡

近日,在河南柘城县的一家炸串店上演暖心一幕:店家忙着出餐,六名外卖骑手接力哄娃。该店老板朱先生告诉九派新闻,为骑手们的善举感动,视频爆火后不少顾客来店里哄娃打卡。 监控显示,6月27日22时许,正值夜宵出餐高峰,炸串店夫妇正忙着备餐,他们的宝宝在婴儿车内哇哇哭泣。 其间,多名外卖骑手陆续到店取餐。在等餐...
一站式了解!2024年中招咨询会今日举行 - 天天要闻

一站式了解!2024年中招咨询会今日举行

“为方便广大考生和家长选择合适的学校,6月29日,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主办的“正青春 向未来 2024年西安中考招生咨询会”(以下简称“中招会”)将在西安五路口华乐园万达广场举行。众多高中、职校云集,帮助广大家长省时省力,一站式了解中考升学。本次中考招生咨询会将继续本着服务考生、服务学校的宗旨为...
你是那一刻对孩子失望的,看完网友的回复,太扎心了 - 天天要闻

你是那一刻对孩子失望的,看完网友的回复,太扎心了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头的宝,给予了全部的爱,寄托了全部的希望。孩子做到什么程度,能让父母失望。#微头条首发挑战赛#​一个两岁半的孩子,就因为不能看手机,就要平静的杀死他的妈妈。这孩子经历了什么,还是天生坏坯子?真不相信会有这种孩子,父母家庭破
82年正月初二姑姑带全家来拜年,奶奶闭门不见母亲用一招让她开门 - 天天要闻

82年正月初二姑姑带全家来拜年,奶奶闭门不见母亲用一招让她开门

在1982年的春节前夕,李家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表面下,却暗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纠葛。周老太,家中的长辈,因一场陈年旧怨,与儿媳王莉之间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每当家庭聚会,这道鸿沟便如同隐形的存在,让欢乐的氛围中多了一丝尴尬与紧
“迈巴赫少爷”朱也天意外带火了爷爷朱炳仁,朱炳仁书法书画互融 - 天天要闻

“迈巴赫少爷”朱也天意外带火了爷爷朱炳仁,朱炳仁书法书画互融

最近一段又一段的小视频,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这位“迈巴赫少爷”,不过这次让我们感到惊艳的是他的高考成绩,700分的高考分数,让人眼前一亮,这不仅是一位家世显赫少爷,也是一位出色的学霸,没曾想,网友朋友却透露出他的家境,其爷爷就是著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