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2022年07月05日16:13:03 育儿 1837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第4期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孩子们的课程来源于生活。


《指南》中科学领域对幼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亲近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经常带孩子们接触大自然,能激发他们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本期作者:邹燕萍

成都市郫都区天犀浦街道和幼儿园教师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 ●

一日午后,我带着孩子们在园内散步,走着走着就到了种植园,园子里有好多的蔬菜的种子。


“哇,这里是中三班的园子啊!”


“园里种的那是什么菜呢?”


“我认识,有青菜、萝卜、大蒜。”


“这些是怎么长出来的啊?”


“这些都是种子长出来的呀!”


“种子可以长成很多东西,我认识的种子有好多,花生、绿豆和红豆都是的。”


“黄豆也是,我奶奶家前面晒了很多黄豆呢!”


“我看到我奶奶把种子种到泥土里,然后不久就长出绿色的小苗苗啦!”


每个孩子对种子充满了的好奇,在大家的讨论下,我们决定开展班级的食育主题活动——种子的奇遇记,让孩子们认识种子,了解种子的生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种子”大调查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我们邀请爸爸妈妈们一起收集各种种子,帮助孩子提前获取有关种子的知识。


我们设计了种子调查表,让孩子们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与此同时,老师们带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种植区寻找种子,仔细观察种子。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我们进行了一场种子是否可以吃的讨论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种子可以吃进肚子里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有些种子可以吃,有些种子不能吃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西瓜种子白色的可以吃,黑色的不能吃

“种子”初体验

我们将孩子们带来的种子展示出来,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比一比的方式, 观察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增加对种子的认识。


在“种子夹夹乐”的游戏中,锻炼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数豆子”的游戏中,锻炼孩子手口一致数数的能力。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种子”在哪里?

孩子们努力寻找常见水果的种子,了解水果如何通过种子长成现在的果实。


亲身体验哪些水果的种子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种子”粘贴画


充满创意的孩子们打算利用种子进行粘贴作画,小小的一颗种子,可以变出许许多多的造型。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才能完成的画作,孩子们从中发现自然材料的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种子”种植

“老师,老师,我们把种子种到泥土里吧!”


“那谁来照顾种子呢?”


“我来,我来,我会照顾小种子!”


既然孩子们那么感兴趣,我们就动手干吧。


请了班上两位家长把种植区修整一番,孩子们亲手种下小种子,浇水、施肥,小种子可要努力长大啊!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在孩子们的精心照顾下,没过几天,小种子就冒出小脑袋来跟大家见面啦!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哇,我的小种子发芽啦,好神奇啊!”


“大家快看,我种的小白菜都长这么高啦!”


“老师,我的种子会开花结果吗?”


“老师,为什么种子会发芽呢?”


“老师...... ”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解密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孩子们得出结论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温度、土壤、水源和修剪。


有的小朋友说最重要的是土壤


有的认为最重要是肥料......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


原来种子和我们一样成长需要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原来不是所有种子都会结果


原来有的种子开花不结果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豆芽”成长记

有一天中午我们喝了豆芽汤,有孩子说豆芽汤真好喝。


于是我们突发奇想,决定自己来水培豆芽


水培豆芽开始时,我们提前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孩子们从家里带一些黄豆与绿豆。


我们和孩子们共同准备水培的工具。

1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2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3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4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5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6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第一天豆子泡水


第二天豆子开始发芽


第三天豆芽的根长长了


第四天豆芽又长大了


第五天、第六天......


大丰收时刻来到啦!


最后我们把豆芽带回家煮豆芽汤喝,感觉自己亲手种的豆芽煮汤格外好喝!


我们运用观察记录表将豆芽的成长记录下来。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种子”故事分享

我们追随孩子的兴趣,和孩子们分享关于“种子”的绘本故事,孩子们在聆听的过程中,进一步认知种子的生长的过程,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师实录 | 特色食育课程《种子奇遇记》 - 天天要闻


教育的过程也许是漫长的,多给孩子一些时间与耐心,和孩子一起享受发现、探究、思考、创造的过程。


孩子们不再只是被动的学习者,活动随着孩子们的兴趣点不断深入,他们有了更多与环境接触与对话的机会,这才是活动本身应该存在的价值。


同时我们的活动体现了园本课程特色——食育课程,让孩子在大自然环境中进行主动探究。

谢谢阅读

版权声明:文章及图片来源于当代学前教育网征集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属于作者,转载需授权。反对抄袭,反对洗稿。

编辑:当代学前教育网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这对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结局更是暖心至极 - 天天要闻

这对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结局更是暖心至极

冲突的起因在一个普通的周末傍晚,家里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母亲正忙着准备晚餐,父亲则在客厅里看电视。突然,母亲走到父亲面前,质问他为什么没有帮忙做家务。父亲显得有些茫然,他并不明白母亲为什么突然发火。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大,父亲也开始不耐烦,
亲子心理咨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吗? - 天天要闻

亲子心理咨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吗?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我对孩子太过急切,像极我爸当年对我的样子,也是我最讨厌的样子。如何心平气和地看待孩子这一路走过去的印记,如何放下那份自私的执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可以感受到题主的焦虑和无奈,表面上题主是为孩子的平庸而感到失望,其实是你对于自己...
萌态百出!熊猫宝宝圆润如煤气罐,网友:这谁能顶得住啊! - 天天要闻

萌态百出!熊猫宝宝圆润如煤气罐,网友:这谁能顶得住啊!

在翠绿茂密的竹林中,藏匿着一群令人忍俊不禁的可爱使者——熊猫宝宝。它们宛如一颗颗精致雕刻的玉球,圆润得如同家中的“煤气罐罐”,让人一见便心生欢喜,爱意满满。作为中国的国宝,熊猫宝宝不仅因其黑白分明的独特毛色和憨态可掬的模样在全球圈粉无数,更
妙笔天成,弘扬国粹——张德聪 - 天天要闻

妙笔天成,弘扬国粹——张德聪

篆书,作为中国古老书法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在篆书书法中,其字形匀称、线条优美,给人以古朴、端庄的美感。张德聪先生的篆书,每个字的线条都呈现出一种流畅、圆润的美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享受。特别是在书写长篇作品时,篆书的线条之美更加凸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 天天要闻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确实有一些特殊的方式,这些方式可能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殊方式:直接而强烈的表达:熊孩子可能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经过太多的修饰或考虑。例如,他们可能会直接告诉父母他们想要什么玩具或食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