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2022年07月05日13:30:23 育儿 1130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现如今

人们对短视频APP的依赖

越来越强了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在公共场所

不论老少

大家都默契地

低着头滑动着屏幕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爱刷短视频

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正当大人越来越难以放下手机时,猛然发现,孩子们也正在被短视频深深吸引。而在这背后,藏着很多父母看不见的“忧虑”。

这些场景你是否似曾相识:上班路上,在刷短视频;回家路上,在刷短视频;睡前,在刷短视频;醒后,还是在刷短视频……现如今到处都充斥着短视频。

人们似乎也都习惯了刷短视频来打发时间,这也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刷短视频成为杀时间的第一利器”。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2020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1408.3亿元,2021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约为2672.9亿元,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这庞大的数据背后,是大量的用户投入时间,滑动着屏幕就再也停不下来,不知不觉就刷几个小时。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多娃想不刷都难。平常上学,玩手机的机会不多,还能控制,可是如今放暑假了,孩子们有大量时间刷短视频。

再加上周围父母或亲朋好友也有刷短视频的习惯,那孩子很大可能一个暑假就浸泡在短视频的环境里了。

短视频有哪些特点?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短视频确实给人们打造了一个方便、娱乐的世界,也能给人们带来放松。

但是,短视频呈现的内容大多直白搞笑不费脑,都是直奔主题迅速刺激观众,没有深度的思考,根据你的爱好,经过大数据分析后推送相关的视频,让人刷到停不下来,越来越上瘾。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短视频内容跨度大,仿佛是前所未有的生动形象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生活中看不到的人生百态,信息量大,但是质量参差不齐。

如今,很多短视频头部大号基本都是网络公司打造的“人设IP”,内容大多浮夸虚幻,靠着脚本表演,观众却深陷其中。

大人尚且如此,孩子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自控、自律、判断力都未成熟,更容易沉迷其中。

狂刷短视频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短视频的精髓就在于“短”。刷完一个几十秒的视频,我们的大脑很快就会得到反馈,这种反馈之下,我们会产生极大的乐趣。

如果孩子长期习惯于通过这样短暂的、即时的行为获得快乐,孩子也会对生活中那些快乐感少、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快乐的行为,如读书、运动、学习等失去兴趣。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孩子一旦成瘾,沉溺其中,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一刷就是一天过去了,从而削弱孩子们的时间观念。

而且孩子的大脑正在发育期,过度刷短视频,可能导致孩子发育不良,情绪失控、暴躁易怒等,所以,对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们来说,对短视频“上瘾”的危害性是极大的。

01 常刷短视频

对大脑影响明显

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就能输出趣味性强、互动性强、简单直白的内容,配上节奏动感的各种神曲,我们很容易深陷其中,更别提未成年的孩子。虽然一定程度上刷短视频对孩子无害,但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具体的影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神经和记忆变得缓慢和迟钝;认知能力受到限制;影响语言、读写等学习能力......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孩子所处环境中的种种经验都在塑造着他们的大脑,而大脑也是“用进废退”。当孩子习惯了获取信息的方式简单直接,少了独立思考,大脑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而且长期刷短视频,也容易造成孩子睡眠不足,精神萎靡。时间久了,这种伤害很难弥补。

02 孩子的社交能力

会受到影响

过多的屏幕时间会阻碍语言、社会和情感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观察力、同理心、认识自己的方式及人际关系。过多的屏幕时间,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因为沉迷网络

孩子没有学会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

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屡屡碰壁或倍感压力

↓↓↓

更想逃离现实

对网络的依赖加剧

↓↓↓

面对面的社交变得更少

↓↓↓

加剧了孩子的社交上的无能力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而且网络社交充满了迷惑性,对于单纯天真又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来说,网络世界始终藏着潜在的危险。

03 内容不可控

容易误导孩子

短视频的诱惑之一,是手指下滑时,人们很难猜得出下一个视频的内容。这也意味着我们并不知道,孩子拿着手机刷视频的十几、二十分钟里,到底接收了什么样的信息。

短视频平台的内容是不可控的,父母完全没办法真正地做到无害筛选。

而且,短视频APP里的推送,是根据算法来定向推送的,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某一领域的内容,那么平台就会一直推送类似的短视频。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如果是科普、教育等优质内容,对孩子还有帮助作用,但如果是低质内容,不仅容易形成信息茧房,还会不知不觉中扭曲孩子的价值观。

现在的孩子所处的时代,每一天都在迎接新的变化,他们出生没多久就开始接触互联网,这是时代的进步,但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如何减少孩子刷短视频的时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暑假期间,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较多,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沉迷于短视频、肥皂剧等,不要在孩子身边以高音量外放,刷短视频,要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

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暑期时间规划,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丰富孩子的暑期生活。

可以适当让孩子从书本外的形式中获得知识,比如陪孩子一起观看有意义的纪录片、电影、电视剧等,在这里,小师推荐电视剧《觉醒年代》,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值得一看。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父母要明白科技进步也是把“双刃剑”,要带孩子去体验好的方面,摒弃坏的方面,正确引导孩子,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每一位父母都需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预防短视频沉迷的问题上,我们要尽量做到三点:

第一,不要过早地把手机丢给孩子让他自己刷;孩子6岁前,尽量避免孩子单独使用手机,一些必要的短视频,可以先下载,再来给他看;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协商制订一份手机使用守则。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第二,父母以身作则很重要,大人要避免长时间刷手机,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如果我们对短视频抱有极大兴趣或者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孩子很难不受影响。

第三,放下手机,多给孩子真实的陪伴,带孩子体验真实的生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虽然无法控制孩子的成长的种种变化,却要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孩子得以健康成长。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中国网教育(ID:educenter)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暑假来啦

老师们想好怎么过了吗?

小师有个好建议——

参加2022河南教师成长书院

河南班主任智慧书院

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班主任一起

来一场成长、智慧之旅

心动不如行动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

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致家长丨暑假,短视频孩子每天从早刷到晚?警惕这些危害 - 天天要闻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亲子心理咨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吗? - 天天要闻

亲子心理咨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吗?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我对孩子太过急切,像极我爸当年对我的样子,也是我最讨厌的样子。如何心平气和地看待孩子这一路走过去的印记,如何放下那份自私的执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可以感受到题主的焦虑和无奈,表面上题主是为孩子的平庸而感到失望,其实是你对于自己...
萌态百出!熊猫宝宝圆润如煤气罐,网友:这谁能顶得住啊! - 天天要闻

萌态百出!熊猫宝宝圆润如煤气罐,网友:这谁能顶得住啊!

在翠绿茂密的竹林中,藏匿着一群令人忍俊不禁的可爱使者——熊猫宝宝。它们宛如一颗颗精致雕刻的玉球,圆润得如同家中的“煤气罐罐”,让人一见便心生欢喜,爱意满满。作为中国的国宝,熊猫宝宝不仅因其黑白分明的独特毛色和憨态可掬的模样在全球圈粉无数,更
妙笔天成,弘扬国粹——张德聪 - 天天要闻

妙笔天成,弘扬国粹——张德聪

篆书,作为中国古老书法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在篆书书法中,其字形匀称、线条优美,给人以古朴、端庄的美感。张德聪先生的篆书,每个字的线条都呈现出一种流畅、圆润的美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享受。特别是在书写长篇作品时,篆书的线条之美更加凸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 天天要闻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确实有一些特殊的方式,这些方式可能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殊方式:直接而强烈的表达:熊孩子可能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经过太多的修饰或考虑。例如,他们可能会直接告诉父母他们想要什么玩具或食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