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说教孩子,不如说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2021年09月09日19:41:03 育儿 1519

上一期讲了一个案例,也讲了一些家长遇到那样的情况的处理方法。但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呢?

妈妈下班回到家,小男孩迎上去说妈妈能陪我玩一会儿。妈妈直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了,妈妈要做晚饭。小男孩很不高兴地问:为什么要做晚饭呀?我讨厌吃晚饭。妈妈听了后很恼火,大声嚷道:不做晚饭,晚上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全家喝西北风啊!

与其说是说教孩子,不如说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 天天要闻

小男孩并没有善罢甘休,被妈妈的情绪所感染了,认为妈妈很不讲道理,于是就跟妈妈胡搅蛮缠,结果搞得妈妈火更大。最终结果打一顿,最后孩子很委屈地走到一旁去哭,妈妈也带着坏的心情去做饭,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安静下来,你与其冲过去向孩子指手画脚,大说特说,还不如在他耳边轻轻地跟她说说话。

父母要给孩子好的榜样

父母要给孩子好的榜样。比如孩子老是打人,你跑过去打他的手心惩罚他,希望这样能让他知道被打是疼的,或者告诉他不要打了。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不如你抱住她,轻轻地抚摸她的手,这样的话呢,就会使他逐渐地就改变了这个习惯。因为他感受到的不是苛责,感受到的是帮助,感受到的是爱你,是用正确的方式在爱她。

如果你希望孩子平静。你就要学会对家里的每一个人情绪平静,并且修炼自己内在的平静。如果你想让孩子有好的语言。那么你自己就要说好的语言,杜绝和他聊八卦的语言。

如果你想让孩子把玩具整理得整整齐齐。那么你自己的东西就应该放得整整齐齐。

与其说是说教孩子,不如说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 天天要闻

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怎么说话怎么做事?这些都是从模仿大人开始的。

你希望孩子诚实守信,你就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谎,否则孩子就不可能表里如一,这一点对于我们成人来讲,尤其要有这个敏感度,因为我们成人很容易,当着孩子的面说谎。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当我们成人与孩子在一起,陪孩子的时候,或是给孩子读书,或是家人围坐在一起,或是干点别的什么。正在这个时候电话响了,你拿起电话一家发现是推销电话,这时我们往往脱口而出,想也不想就说:不好意思,我正在开会,或者是说我正在上班。

如果此时你正在陪孩子玩耍,或者是给孩子讲故事,或者是跟孩子谈话,那么你的回答就会让孩子产生困惑。因为孩子他理解不了你,为了避免推销员的打扰而编的推脱之词,孩子会认为大人不成事讲谎话。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如实的回答说:对不起,我正在陪我的孩子。这样既避免了在孩子面前撒谎,又避免了去编善意的谎言,也不会让孩子对我们产生误解。

与其说是说教孩子,不如说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 天天要闻

如果你想让孩子思维清晰,那就要养成做事情规划好,不要想一出是一出。不要经常是做着做着就突然发现不对了,又改另外一种做法。所以,围绕在孩子周围的成年人就很重要了,因为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他就是在模仿成年人在学习的。

孩子的模仿分为显性模仿和隐性模仿

一、显性模仿:这是容易被发现的。

就是你干什么孩子就干什么?你擦桌子,孩子也擦桌子。你拖地孩子要拖地,这个是比较容易发现的。

二、隐性模仿:是最难发现的。

孩子模仿的是什么呢?她模仿的是你的情绪。如果你的孩子调皮捣蛋,你心里面暗暗的很生气,但你的表情确实在笑,你会发现孩子只会继续调皮,或是更加变本加厉,因为孩子是可以感觉得到你隐藏在内心的怒火的。所以隐性地模仿对孩子来说更重要,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大人面对孩子的时候呢,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隐性模仿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生成占70%,显性模仿对孩子性格的养成只占30%

也由此可见,这个隐性模仿了他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孩子做得很不对,你去告诉她,这不对那不对,或者这个不要那个不要,是没有用的。你要用正确的方法做出来,让孩子看到正确的方法,带着孩子真正地去做。这就是给孩子立规则的方式。

与其说是说教孩子,不如说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 天天要闻

0到7岁是建立好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础

在0到7岁的孩子是仰望着成人的,以成人为榜样,信任成人,因为0到7岁的孩子是这一生中最信任父母的时候。这七年,孩子是100%的信任父母,这七年,如果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是错得太离谱,那么基本上父母教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干什么?

七岁以后很难教的孩子,基本上是孩子的生命头七年没有引导好,没有建立好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础。

孩子七岁以后,越大越不相信父母,基本上是在孩子0到12岁这个年龄阶段,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是采用哄、骗、压的方式进行教育,长大后压不动了,也骂不动了,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变成了不是欺骗就是取悦。所以导致孩子越大越不相信父母,甚至还会看不起父母,因为他很讨厌父母这样做。

那么,十三四岁的青春期这个阶段,也就是逆反阶段,其实就是前面这几年的教育错误的集中爆发。从这一点的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孩子在家里面教育,其实是对我们成人的要求。

与其说是说教孩子,不如说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 天天要闻

为孩子做出1%的改变

那么面对孩子,是我们第二次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成人要重新看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我们怎么安排我们自己成长?怎么提升我们自己?这更重要。

其实这一点对我们大人来讲,与其说是说教孩子不如说是我们在自我教育,只有把我们自己的自我教育好了,孩子自然而然,他就会教好了。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讲,要想把孩子教好,有一句话叫做:孩子不用管,全靠德行管。那么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大人要去学习老祖宗教我们的做人的道理,待人接物,处处想着与人为善,积德行善。

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帮助孩子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那么孩子很多的情况下,不用我们去苦口婆心的,总是去想着怎么教育他。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根据我们大人的正确行为,去模仿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所以才会自己成长起来。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端午节,送给朋友圈的所有人!(经典) - 天天要闻

端午节,送给朋友圈的所有人!(经典)

五月五,是端午,一年一度的端午,互送安康表祝福。我要把,最诚挚的问候送给,我最宝贵的朋友圈。愿朋友圈的所有人:端午安康,平安喜乐。我的朋友圈,虽然我们不常联系,虽然我们不常见面,当并不意味,你在我这里不重要,只要我们在一个朋友圈,你就永远都是我,最为要紧的朋友
端午节,最好的祝福送给所有人! - 天天要闻

端午节,最好的祝福送给所有人!

五月初五是端午,轻声问候送祝福。祝优秀的你们,生活红如枣,祝善良的你们,感情甜如蜜,祝辛苦的你们,一生有福气!端午端午,送上祝福,祝你们安康,远离疾病,祝你们无忧,快乐倍增。送你们一颗健康粽,身强体壮不生病。送你们一颗幸运粽,事业红火攀高峰。送你们一颗如意粽,
用“出尔反尔”的方式重新养育自己 | 对话张春 - 天天要闻

用“出尔反尔”的方式重新养育自己 | 对话张春

从各种角度而言,张春都是重新将自己养育过一遍的人。甚至可以说,“养得还不错”。2015年前后,在彼时抑郁症尚未受到普遍关注时,她在互联网上公开讲述自己作为抑郁症患者的真实感受。这些年间,她不断寻找新的生活锚点,重建自己和周遭世界的关系,也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时常与他者的内心照面。我们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