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谎是怎么形成的?出于什么目的?绝大部分家长都有这些行为

2021年07月27日20:38:48 育儿 1841

在孩子所有的问题行为当中,撒谎可能是最不能被接受的行为之一了。一提到撒谎,我们可能就会和一个人的人品,道德联系起来。如果孩子骗人,你可能会非常的愤怒,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样,都学会撒谎了。所以撒谎可能也是我们最名正言顺地去打孩子的理由。打的时候你可能还会说“你犯错妈妈可以原谅,但是你骗人就是不能饶恕的。”我自己小时候仅仅挨过的两次打,其中有一次就是撒谎导致的。在很长的时间,我都认为撒谎是必须严肃处理的问题行为。直到我发现有很多的孩子就算是受到了非常严厉的惩罚,也仍然继续的撒谎。这才让我开始努力的要搞清楚撒谎的背后,他到底有什么样的心理机制。经过研究发现,这个问题实在是太丰富,也非常的有价值。我将会分两篇文章来专门为你讲述孩子们撒谎行为背后的秘密。

孩子撒谎是怎么形成的?出于什么目的?绝大部分家长都有这些行为 - 天天要闻


撒谎真的就是道德败坏不可原谅吗?你要细细地解读这个行为,首先要搞清楚儿童究竟是什么时候学会撒谎的。俗话说孩子是不会撒谎的。不过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真实的情况是,孩子是不会撒谎的,除非他年纪足够大并且努力这么做。

一般的心理学研究认为,4-5岁以上的孩子才有可能学会欺骗这个能力,因为欺骗这个事情是要有技术含量的,你们看什么叫骗人。从认知的心理来解释,欺骗就是努力的在他人的心中植入错误的观念。而孩子心中的原始设置是知道什么就说什么,骗人意味着他们不但要抑制住说真话的冲动,还需要正确的组织语言来试图让欺骗成功。这背后如果没有足够的推动力,他们是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的。不过后来的研究发现,孩子们具备骗人这个能力的时间比以前估计的还要早1-2年。

孩子撒谎是怎么形成的?出于什么目的?绝大部分家长都有这些行为 - 天天要闻


1998年,心理学家卡尔森和他的同事就做了这么样一个实验。他找来了很多三岁的儿童,先陪他们玩,搞好关系,然后分别对孩子们说:“宝贝。接下来,我们要捉弄一下那个叔叔好不好?”那个叔叔指的是另外一个实验者。“你看,对面有两个盒子,我们把一个球藏在对面的两个盒子当中的一个。我们一起藏藏好以后,待会如果那个叔叔来问你球放在哪个盒子里,你要记得要给他指一个错的盒子。不要让他找到球,知道吗?”说完以后,卡尔森就走了,等到另一个实验者进来,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孩子都欺骗了实验者。这就证明了三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撒谎的能力。不光是这样,3-6岁的孩子,他们不光能够撒谎,而且他们能够识别谎言,甚至可以知道你为什么要骗他。

孩子撒谎是怎么形成的?出于什么目的?绝大部分家长都有这些行为 - 天天要闻


皮亚杰就曾经说过,这个年龄的儿童会把所有有目的或者无目的的错误都当成谎言。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无意当中说错了一个答案,孩子就会以为你是骗他的。比如,宝宝问你,我的滑冰鞋在哪里。如果你也不记得,随便说了一句,在门背后吧。如果孩子在门背后没有找到,他可能会说,爸爸,你骗人,鞋子根本没有在门背后。这其实就意味着他们对欺骗这件事情开始敏感起来。如果他们被骗过一次以后或者是哪怕只是看到别人被骗,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场景,他们就会识别出欺骗。并且能够猜出背后的目的。比如说,这一次,你为了让孩子停止哭闹,说妈妈明天给你买玩具,但是到了第二天你没有买。下次再哭你再跟他说买玩具。3-6岁的孩子可能猜出你这么说的目的,不过就是想安抚他一下而已,很有可能是不会兑现的。怎么样,是不是觉得你从来没有想到过孩子有这么聪明吧?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要骗人呢?这个问题并不难,因为和孩子相比,我们大人其实更善于撒谎。英国伟大的文学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就说过,我们需要撒谎,就像我们需要穿裤子一样。所以你想想你平常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对别人撒谎呢?

孩子撒谎是怎么形成的?出于什么目的?绝大部分家长都有这些行为 - 天天要闻


不过大人和孩子的撒谎理由可能不一样,要不我换一个问题来问,你小时候会在什么情况下撒谎呢?是不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逃避惩罚,第二获得奖赏。逃避惩罚很好理解,就是如果你觉得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说实话可能遭到惩罚。于是你就可能撒谎来说一个其他的理由来试图逃避这样的惩罚。比如说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同学请客打电子游戏,而且是那种非常土豪的请客方式。拿了十块钱来买游戏币,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随便地在游戏厅玩一整晚上的时间。那个时候我一下子头脑发热,耽误了晚上回家的时间,到家的时候已经九点了。我父亲问我:“你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结果我就撒了个谎,说到同学家里一起做作业去了。因为我觉得只要说是去学习,家里人就会忽略掉晚上回家没有打招呼这个错误。没想到我爸是个老江湖,一眼就看穿了我的谎言,结果就问:“哪个同学住在哪里呀?”还真的带我去他们家去调查情况,结果一下子就穿帮了,回到家里,后果自然你们也可以猜到了。

孩子撒谎是怎么形成的?出于什么目的?绝大部分家长都有这些行为 - 天天要闻


获得奖励也是我们撒谎的原因,比如说一个小女孩因为想让老师表扬她拾金不昧,结果偷了妈妈的钱交给老师,说是捡来的。还有的孩子为了得到奖励,甚至不惜去冤枉同学,我就见过在一个小学出现过这样一件事情,班上有一位女生丢了钱包。班主任老师呢帮我们调查,结果找了几个午休时间在教室里面的同学一一来询问,这几个被问的孩子,其实都有很大的压力呀。这个时候就有一位男生跑过来,指着一位被老师问话的同学说:“老师,就是他偷的,我看见了。”那个被指认的男同学气得都快哭了,极力否认不是自己偷的。老师也觉得奇怪,这个指认别人的同学明明被家长接回家去吃饭了,怎么可能看到教室里面的情况。还可以准确地认定是谁偷的呢,好像说的自己就在现场一样。后来发现这个男孩是为了得到老师的一句夸奖,就随便指认一个同学,其实根本没有任何的根据。有研究者调查过很多因为想要获得奖励而撒谎的孩子,他们在班上都不是那么拔尖和优秀的学生,被当众表扬的机会也不多,甚至显得有些没有存在感。所以这种原因来撒谎的孩子一般是在刷存在感。

孩子撒谎是怎么形成的?出于什么目的?绝大部分家长都有这些行为 - 天天要闻


根据以上原因我们做父母的可以好好地想一想,在平时对孩子有没有过于严厉?我们的惩罚过重了吗?或者是想一想,他们内心当中缺乏父母和老师的肯定吗?如果在学校里面并不出众,我们的家庭是不是能够弥补呢?他们为什么要冒着被揭穿的风险去撒谎呢?你能够想到这一层,你对孩子撒谎的行为就会理解得更深一些。也许孩子在欺骗你的时候,你处理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一点点,可能不只是粗暴的惩罚了。不过为什么说只是提高一点点呢?我要告诉你的是,光用逃避惩罚和获得奖励的理由来解释撒谎是不够的。为什么孩子会要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去撒谎呢?比如说你问:“你刷牙了吗?”孩子说:“刷了。”结果一摸牙刷是干的。明明他没有组合变形金刚,却经常跑去和同学吹牛说自己有多少套最新的变形金刚玩具。明明没有养宠物,却跑去跟老师说自己家的狗狗死了,让大家都一起来感到同情,甚至有时候谎言被揭穿了还死不承认强到底。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些问题。意味着撒谎真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想要找到孩子所有撒谎的行为和种类。以及针对每一种撒谎我们可以采取的对策。这个话题我们下一篇文章说——孩子撒谎的常见类型和家长的对策。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孙子想考北大上热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 天天要闻

孙子想考北大上热搜,朱炳仁:尊重他的想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朱也天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实习生 袁静“爷爷对我的教育一直都是言传身教的方式,他不会特意对我说你要怎么做怎么做,或者是给我提很多要求,他更多是以日复一日的工作,以几十年如一日的投入精神,将他的心血投入到与铜相关的艺术创作中。”朱也天曾经这样谈及爷爷朱炳仁对他的影响。6月26日,朱炳仁孙子高考登上微博热搜,...
这对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结局更是暖心至极 - 天天要闻

这对父母吵架的原因太意外,结局更是暖心至极

冲突的起因在一个普通的周末傍晚,家里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母亲正忙着准备晚餐,父亲则在客厅里看电视。突然,母亲走到父亲面前,质问他为什么没有帮忙做家务。父亲显得有些茫然,他并不明白母亲为什么突然发火。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大,父亲也开始不耐烦,
亲子心理咨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吗? - 天天要闻

亲子心理咨询: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吗?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我对孩子太过急切,像极我爸当年对我的样子,也是我最讨厌的样子。如何心平气和地看待孩子这一路走过去的印记,如何放下那份自私的执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可以感受到题主的焦虑和无奈,表面上题主是为孩子的平庸而感到失望,其实是你对于自己...
萌态百出!熊猫宝宝圆润如煤气罐,网友:这谁能顶得住啊! - 天天要闻

萌态百出!熊猫宝宝圆润如煤气罐,网友:这谁能顶得住啊!

在翠绿茂密的竹林中,藏匿着一群令人忍俊不禁的可爱使者——熊猫宝宝。它们宛如一颗颗精致雕刻的玉球,圆润得如同家中的“煤气罐罐”,让人一见便心生欢喜,爱意满满。作为中国的国宝,熊猫宝宝不仅因其黑白分明的独特毛色和憨态可掬的模样在全球圈粉无数,更
妙笔天成,弘扬国粹——张德聪 - 天天要闻

妙笔天成,弘扬国粹——张德聪

篆书,作为中国古老书法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在篆书书法中,其字形匀称、线条优美,给人以古朴、端庄的美感。张德聪先生的篆书,每个字的线条都呈现出一种流畅、圆润的美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享受。特别是在书写长篇作品时,篆书的线条之美更加凸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 天天要闻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确实有一些特殊的方式,这些方式可能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殊方式:直接而强烈的表达:熊孩子可能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经过太多的修饰或考虑。例如,他们可能会直接告诉父母他们想要什么玩具或食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