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错,却像极了负罪前行

罪人有罪,现实意义上的赎罪,是赎他过去的罪恶。


所以人们在现实和影视作品之中,对于那些罪人经受的痛苦,他们内心所感受到的挣扎和压抑,会有一种理所应当,一种因果循坏的理解:


“你做了错事,现在你的痛苦就是你做错事的惩罚。”


不过,现如今很多人的生活体验,跟这种赎罪的感觉非常相似,他们不断的承受痛苦,不断的接受外界和内心的折磨,他们曾经也质疑过为何自己的人生会走到如此境地,但时至今日的他们“竟然”也能够坦诚的接受现实,


就好像罪人在接受自己所犯下的错,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惩罚,并以这种惩罚理解为一种解脱。


而当代普通人的解脱,则就不仅仅是接受惩罚这么简单了。



以前我听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上班苦,累,看不到头,什么被老板压制,什么同事之间虚情假意之类之类的抱怨,层出不穷。


现在我听到最多的一种说法就是,


我还有个班上,知足了。


因为我们众所周知的原因,当下的日子就像是一条飞速行驶在黑洞里的汽车,司机一脚油门踩到底,双手抬起,双眼一闭,车内的乘客除了听到发动机的轰鸣,迎面而来的风噪声和不断抖动的车身,就只能感受到一片漆黑的景象,这种不断加深的恐惧感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使人彻底失去对生存的渴望,在这种“危险触手可及”的环境下,人们已经不在乎自己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样的事故而让自己魂飞魄散,因为当他们意识到恐惧不能解决问题,而恐惧只是他们唯一活着的感受时,


他们就不在乎生死之间,究竟还有什么事情是值得他们为之动情的了。


所以在当下的环境之中,那些以“能够成为行尸走肉而感到一种莫名欣慰”的人们开始降低自己的痛感,不断压低,狠狠的压低因为工作而带来的痛感,他们用尽可能麻木的心态去生活,以前人们称之为内卷的事情,似乎也因当下的环境而显得格外稀薄。


这并非是人们接受了那些被压榨的生活,而是人们发现那些身不由己的日子,


已经走了太远太远。



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并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他们之所以知道自己的适应能力很强,并不是他们主动选择去适应什么,


而是被逼的结果,


被逼无奈的结果。


随着身上的负担不断加重,人们的脚步踉踉跄跄变得沉稳有序,为了生活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多,人们的心态从忐忑不安变得彻底漠然,


无论是肩膀上增加了怎样的七情六欲,还是口鼻前遮抹上了如何的嬉笑怒骂,人们总是能够在不断的适应,挣扎着,颓废着,抱怨着,但依然还是在适应。


回头想想,这就像是人们渐渐的接受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惩罚,从一开始百思不得其解,疑惑着试图去询问“为什么我活成了这个样子”、“这不是我的错为什么我要承担这么多的痛苦”到最后用一言不发的姿态去咽下每一口饭,每一口水,


这样的变化很突然,但也不突然,所谓突然,是指尚未涉事时的人们不敢想想自己会活成无法接受的模样,而那些所谓的不突然,则是这个社会千百万张面孔之中所透露出的丝丝遗憾,


人们不会去质疑,是因为接受了太多的不合理,又无法改变这些不合理给自己带来的刺激,于是只能不断的折磨自己,逼自己接受,反反复复暗示自己“生活就是这样的”、“这些就是成长的代价,没事的”诸如此类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所有的不合理都需要自己来承担,


身体上适应了,精神上也就不得不适应了,那些促使身心俱疲的不合理,


最终演变成了一种“这就是生活”的精神安慰。




习惯了沉重,并不是觉得那些痛苦是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


而是如果没办法的话,就要让自己忽视,或是接受那些必然付出的代价,


但是,千万别细想,因为想的越细,


越会加剧那些因为难言公平而导致的燥火,焚烧着早已存余不多的理智,


正因如此,我很难去形容那些负罪前行的人们,


因为当苦难成了“罪孽”的时候,


每一句试图解读的辞藻,都成了卡在灵魂深处的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