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赤子之心就是涵养人生的趣味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所谓赤子之心,就是孩子的本来的心,这心是从本性带来的,还没有经过这世间的侵染,不造作不做作。为什么赤子之心很宝贵,因为很难得。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种“趣味”。保持赤子之心就是培养我们的童心,就是涵养趣味。

人在婴幼儿时期是不受污染的,但入世渐深,社会这个大染缸往往会使人的心灵扭曲,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于世故,渐渐失去了童年时代纯洁无疵、天真烂漫的真心。记得国外有人将人生划为四个阶段很有意思:1-25到岁,是属于人的阶段,保持着人的本性;26-50岁,是属于马的阶段,为养活自己养活全家而不断地爬坡;51-75岁,是属于狗的阶段,对什么新生事物都要叫上几句,喜欢评足论道;76-100岁是属于猴子的阶段,只是有点人形供别人观赏而已。当然,这种说法只是一种玩笑,但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能够保持赤子之心,是弥足珍贵的。

只有具有赤子之心的人,才会主动地观察世间,“不为物诱”,不致被动地盲从这世间已成的习惯,而被世间结成的罗网所羁绊。做一个逍遥的性情中人,该笑笑,该哭哭,同时,由于学问充实,对人对物真诚心诚,坦坦荡荡,能够做到仁者无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就不会有焦虑、有烦恼,人生处处有鸢飞鱼跃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