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描写绿化修剪的文章,尽显艺术气息和侠客风范

夏末午后的阳光依然暴烈,地面蒸腾而上的热气烫的面皮生痛。

来到树荫下,鸟儿躲在树冠里,闭口不言。

路上没有行人,也没有风,四周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蒸腾的热浪是活的,在眼前波动着一浪接一浪地升向高空。

身上似乎是有汗,但是没有流出来,粘粘的,让人觉得很烦闷。

用右手三个手指捻着胸口的衣襟,前后牵扯几下,排挤出上衣里的热气,混合着汗味,顺着脖颈冲向面门和鼻端,熏得人睁不开眼睛。

审视四周需要修剪的植物:

树花掩映,浓荫密布;

球形盆景上长出的枝条,像缩成一团的刺猬身上立起的锐刺;

路边窄长的绿篱,就像一条长长的毛毛虫,长长的绒毛遮盖了它身体本来的轮廓;

成块成片,拼成图案和色块的绿篱,好比蛋糕上生满了菌毛

往日身姿飘逸的灌木,犹如霜打,枝条垂到了地面。

带来了一台绿篱机,一把绿篱剪,一把人字梯,一个草耙,一个扫把,十来个垃圾袋,还有一大瓶凉开水。都放在垃圾车上。

这是标配,一样都不能少。少一样都会降低工作效率!

这时,对今天要修剪的植物,已经心中有数了。今天下午就把这一片,来一个旧貌换新颜。

每修剪一个地方,要从上往下剪,多球盆景,从最上面的一个球往下剪。省去捡落在下面的植物上的枝叶的步骤;

从里往外剪,减少在植株间穿行的距离,减少从外面跨进去造成的缺口;

大叶片绿篱采用抽剪,超长的先抛剪,再精剪。

所谓抛剪:是在剪断枝条的瞬间,有一个向外抛的动作,让剪断的枝条飞向路面。

目的是不要让剪断的枝条压在未剪的绿篱上面,对修剪效率和效果造成影响。

至于抽剪:粗略总结了三个好处。

1.大叶片植物,如果用平剪的方法,会剪断叶片,失去自然之美,对植物的伤害更多。

2.可以收集插条,用于繁殖补缺。很多公司做绿化养护都是反对买苗补种的。

3.在潜移默化中,控制绿篱高度。最重要的是,不会出现植株脚叶落尽,下部空虚通透,极度老化,最后不得不买大量的苗木来翻种的情况。

前期天天挨批评,伤脑筋,后期劳民伤财,效果还不好!

飘逸形的灌木的修剪,有一个口诀:三股六叉十二分支。

当然,口诀只是指导思想,不能硬套。高水平,都是多看,多想,多做,练出来的!

超长垂地的枝条需要剪短,剪口的位置很重要:

1.保留下来的枝条的长度要判断准确。

2.剪口下,将要发出来的新枝条的方向,要掌握清楚。

在很多时候,这根新发出来的枝条是有补缺作用的。

学会这一技能,在种葡萄,修剪果树,制作修剪盆景时都能用的上。

思量已定,胸有成竹,且看袖里乾坤:

爬上人字梯,站在梯顶,从最上面一个球形开始,一路向下:

只见剪刀似击鼓传花,如行云流水;剪断跳起的枝叶,蝶飞燕舞般粉粉飞落。

整个盆景,犹如衣之滑落,露出美奂身姿。

此时,汗出如浆,衣衫湿透,抹一把满脸的汗水,挥出一个雨季。抖一抖身躯,震落一肩的碎叶。继续未完的事业!

路边有行人驻足欣赏。有儿童赞叹:“哇,叔叔剪得好漂亮啊!”回过头,对小朋友露出一脸满是汗水的笑脸。

当夕阳的余晖把影子推倒在地面上,延伸到十多米长时,今天的修剪工作终于按计划完成。

这时,四周开始活动起来,有清脆的鸟鸣,儿童的欢笑声,行人也多了起来。

环视修剪过的绿篱:有平坦方正的,有笔直刚硬的;有柔美婀娜的,也有曲线回环的;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疏密有致,光滑细腻,形体各别,姿态多样。

恰有轻风徐来,发丝轻扬,遍体生凉,全身毛孔都在欢呼,每个细胞都在雀跃。内心有一种愉悦,悄悄爬上嘴角。

单手提剪,鹤立临风,金色的余晖铺满大地,把身影从一片绿篱推延至另一片绿篱,像一根纽带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脚踩着大地,头顶着蓝天。身体在天地间,有一股浩然之气在胸中激荡。“万里斜阳锦背高,翻身尤恨东洋小。”

收拾好战场,明天继续修剪下一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