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变得不想说话,还经常独来独往的人,多半会在这3方面有出息

不少人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从小受到的教育,似乎都在向我们传递一种单一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必须要学会与周围人团结协作,懂得八面玲珑,要能说会道,性格要开朗外向;

如果待人冷漠,就会被贴上“恃才傲物”的标签,借此断定这个人一定没出息,无论人际关系还是事业和家庭,肯定会触礁遇挫,不得安乐。

好像一个不合群的人,全然是因为自身的性格不好,或是能力不够,才被人诟病和排斥的;

其实,与人友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

一个不想说话,又总是形单影只的人,就是靠远离人群来恢复自身的能量和精力的;

内向,不可怕,内向而精神世界丰富,情绪平和的大有人在,我们不必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打乱了自身的节奏;

通常这样的人,会在以下3个方面很厉害,值得我们学习。

忍受寂寞的独处能力

奥黛丽赫本曾说:

我喜欢独处,喜欢待在户外,喜欢带着我的狗好好地散步,看树,看花,看天空。

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渴望与人的联结和互动,只有身在人群中,才能挖掘和体现自身的价值;

不同的是,外向的人通常神经比较大条,他们对于大自然之美,或者轻松平稳和谐的人际来往不感兴趣,他们渴望和期盼的,是社交中热烈的互动,频繁的沟通交流,各种嬉笑怒骂。

而内向的人更倾向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喜欢肤浅的、浮于表面的伪善和热情;

在他们看来,那些东西无聊又虚假,与其在带着面具的人群中穿梭找寻同类,还不如干脆关上门,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也许在外人看来,他们有些孤僻,缺乏自信,不善言辞,但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常常会被书籍、电影、艺术这些东西感染到,并从中汲取生命的能量,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孤独寂寞,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煎熬和苦闷,可对于内向者来说,是常态,是放松,是解脱;

因为不必被世俗的眼光捆绑,不用常与外人打交道,他们忍受寂寞的独处能力,通常很高。

承担风险的能力

听说在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叫安泰俄斯的大力士,可以战胜任何对手,原因就在于,他的母亲是大地之神,只要他身体触地,就能从中源源不断地吸取力量。

不幸的是,有人发现了这个秘密,就选择在与安泰俄斯格斗的过程中,把他举在高空,很快,没有力量获取的他被杀死了。

在社会上生存,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总有你不了解的领域,总有不期而遇的风险和危机,如果你的实力不够强,很容易被挫折击垮,或者慌张地四处求助。

可一个选择并习惯独来独往的人,他们早就练就了一身对抗风险的超能力,以一己之力,活成了一支队伍;

危难来临时,不会临阵脱逃,或者临时搬救兵,要么早早未雨绸缪,要么比较轻松地化险为夷。

有网友问:人在什么情况下,成长最快?

其实就是在自己没有依靠,生活在一个比较封闭的、不确定的环境中,无论心智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遇事没人可以商量,靠自己拿主意,出了突发状况,凭自己本能和现有的实力去处理;

兵来自己挡,水来自己掩,一切靠自己,这样的人往往承受风险的能力更强。

理性思考的能力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

我们身处的大部分环境的一大特色是,你如果想融入群体,就必须放弃一些个性,甚至是理性的思考。

因为群体不需要理性,不考虑事实,只需要以群体的力量,去煽动大家的情绪,忽悠别人丧失深度的思考,和客观看问题的能力。

然后,通过这种价值观“阵营”,让人获得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好像自己身后有非常有力的支持。

其实,很多口号和观点都是纸糊的,一戳即破,按照逻辑的推理,很容易直接现出虚假脆弱的原形。

所以,学会远离是非之地,和喧闹情绪化的人群,是一个人开始成熟的标志;

不轻易下结论,也不任由情绪支配、不盲目站队的人,都是懂得理性思考的人,他们一般会比别人更多地悟透事物的本质,看问题更加高瞻远瞩,不可小觑。

所以,别小瞧了你身边那些不爱说话,独来独往的人,他们可能内心比谁都坚定,生活得比谁都充实,遇到他们,要懂得见贤思齐,强大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