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烦恼,有的人甚至深陷在烦恼中无法自拔。实际上产生烦恼的原因主要在于自己的思想,只有调整自己的思想,才能减少或消除烦恼。
那么,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
老子塑像
每个人都追求更好的生活。有些人比较知足,感觉有些改善就可以了,这样的人烦恼会少。但有些人很贪多,与别人攀比的心理很强,一定要让自己的生活条件或社会地位高于多数人,这样人的烦恼就会多。
可以说,贪多是产生烦恼最大的原因。
很多人都想有一个收入多的工作,但收入多的工作比较难干,单位要求得比较高,出一点差错就会受批评,工作中的坎坷会多,烦恼自然就会多。
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升职,使自己有一个比别人高的地位。但职场升迁之路存在着很大的竞争性,是很拥挤、很坎坷的。为了让自己得到更高的地位,很多人互相勾心斗角,甚至使用不可告人的手段,这样就会产生很多烦恼甚至痛苦。
人得到了好东西之后,往往就会害怕失去。比如自己坐上了领导的位置,就会害怕失去这个地位。人在恋爱的时候,得到了一个理想的对象,也常常会担心失去,这样也产生了很多烦恼。
一个月赚1万块钱的工作,比一个月赚5千块的,遇到的烦恼肯定更多。想找到一个条件高的恋爱对象结婚,肯定会更困难,遇到的烦恼会更多。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得有很高的前途,过程即艰辛烦恼也会更多。
可以说,想得到的东西越多,遇到的烦恼也会越多。所以,如果想减少烦恼,就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太贪多。
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这句话意思就是说:贪多会产生过错,不知足会引来祸端。
自己所犯的错误和引来的祸端,往往都是由贪多造成的。
如果能做到适可而止,就不会产生过错和祸端,这样烦恼自然就少了。如果对自己的现状感到知足,只给自己立下使用九分力量就可以实现的目标,或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做到一步步地推进,生活中就不会出现多少烦恼。
总的来说,烦恼的根本原因在于贪多。如果能不贪多,追求目标的时候能做到适可而止,就可以达到没有烦恼了。
有人会问 ,社会上很多人讲,积极地追求才能取得大的成绩。做到适可而止、知足的人,还能做成什么事业吗?如果有足够智慧的话是可以的!
老子讲“知止不殆”,意思就是说:能做到适可而止,就不会失败。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失败往往都是由于急于求成造成的,而急于求成往往都是由贪多的心理造成的。所以,往往都是由于过于贪多造成了失败。
贪多会造成失败,适可而止会无往而不利,所以适可而止才是真正有效的成功思想。
唐朝名臣魏征就曾多次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劝李世民要懂得知足,不要过于贪图建立丰功伟绩。
对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事业成功越大遇到的烦恼挫折就会越多。但是具有极高智慧之人,能够达到即事业大成烦恼挫折又少。
历史上的庄子就是这样的例子。他不追求名利、不爱当官,只做一个卖草鞋的小生意人,用业余时间搞学问,最后也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哲学家。
庄子画像
烦恼挫折往往都来自于追求名利富贵。庄子不追求名利富贵,使他即事业大成烦恼挫折也少。
即成就大事业烦恼挫折又少,是人生的高境界。只有象庄子这样的把人生道理悟透的大智慧者,才能做到。
#暑期创作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