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庭菜购”。每天上街买东西,采购货物,碰到各色各样的人。有年纪大的,也有年龄小的,有游手闲逛的,也有忙忙碌碌的。
俗话说:“一岁年纪一岁心”“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岁月不饶人”。大家处在什么年龄,就应当干所处年龄的事。能干事,就不易;要干好,更不易;想干出名堂,更是非常的不易。人生苦短,当需此时,别等时光溜走,才后悔莫及。
第一,20岁,要走
20岁左右,正是青春飞扬的年龄,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芳乐年华时代。世间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那么的神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少年就应当有少年的梦,更要有少年的憧憬和远方。所以,20岁的大好时光,无论贫穷或富有,都要去远方走一走,看一看。以脚步丈量世界,用目光洗礼人生。别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青春唱出时代的旋律和韵动。
第二,30岁,要想
30岁,学业早已结束,事业开始有成,家庭应当完美,唯有理想仍在悠扬。恰如郁郁春潮奔向烈烈夏夜,30岁就是人生的夏。想想已经的过往,哪些是经验?哪些是教训?哪些错不能再犯?哪些话不能再提?
未来的人生要怎么走,怎样过得有意义、有价值,怎样活得无愧于心、不愧于父母?那就要从头去想,想通透了,想清楚了,想明白了,自然就有了结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0岁的人生不能再浑浑噩噩,事事拎不清楚,多想更要多做,才算“成人”。
第三,40岁,要戒
“四十而不惑”。处于40岁,人生已路长,两肩挑起风尘,一半是人生,一半是余生。内心要有一杆明确的“称”,称来称去,掂来思往,路该怎么走?路要往哪走?所以一定要“戒”,那就是戒骄、戒傲、戒躁、戒急、戒忧、戒乱。
即使有点成绩,也千万不要骄傲,更不能傲气十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遇事不要急躁,冒进,更不能独断专行;急是事业的大敌,遇事要沉稳,老练有度;或许有时惴惴不安,或许事事多纷扰,但好事多磨,不要愁苦失之意;社会纷繁复杂,千万不要乱了心,更不能花心思异。不惑于心,不困于情,不乱于眼前。心有所衷,必有所得。
第四,50岁,要放
俗语“人过五十,月过半”。50岁的人,世事已乎经历,家庭、事业基本定型,好也罢、孬也罢,成功更好,落魄也已无奈。此时需要的就是“放下”与“释怀”。
放平心态,把一切看淡,少去插手他人的事情;放下过往,既不要羡慕他人的光彩,也不要庆幸别人的隐晦瞬间,更不必将凡事一直拧在手里;放松生活,随心所欲,随心而为,随遇而安。
第五,60岁以后,要清
60岁以后的人生,就不要太过勉强自己了。接下来的道路,要顺从内心,把保持身体健康永远放在第一位,有了好的身体,好日子才能如约而至。
60岁后,最需要做到的,就是“清”字。清醒自己的人生路,清楚自己的着力点,清理好自己的朋友圈。生活不要过得太紧,钱要舍得花,握得太紧反倒变成了指尖沙;自己的着力点就在自身健康,不要一直为孩子们操心费力了;朋友圈要压缩压缩再压缩,把真正爱的人放心上,把其它统统放下。
总之,“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得过且过,泾渭非凡。”十年十年的过,很快便步入不惑之年。当回首往事,可圈可点,喜忧参半,已是不虚60年。人生不过也就如此,当有大收入后必然就有大支出;当有不顺时,必然就会“播得云开见月明”。想开、看开、放开、肯定就能打开。用自己浩瀚的风采,去迎接灿烂的笑容和快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