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人会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也不想跟人来往呢?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受吗?明明一肚子委屈,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看着别人说说笑笑,你却不想开口,宁愿一个人安静呆着......
其实一个人的改变往往不是突然发生的,可能是经历了一些变故,也可能有其他原因。
01、看透了人情冷暖,明白多说无益
从前我们爱说,是因为不知人心险恶。对于流言蜚语,必须解释,听到闲言碎语,马上澄清;有烦恼就逢人诉说,希望别人能够安慰自己,因此给自己招来很多烦恼。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随着年龄增长,活得通透了,看得也淡了,与其和这些烂人烂事纠缠,还不如闭上嘴巴,也彻底明白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不如保持沉默,安静过好自己的生活。
与其浪费时间向别人倾诉,得到几句敷衍的回应,不如用这些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02、不擅长社交,干脆放过自己
对“社恐”来说,不适应的社交场合简直就是噩梦,就算不说话不动弹,也觉得浑身不自在。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他们害怕在社交场合中表现不好,就会格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任何一点小小的差错,都让他们觉得尴尬和难堪。
他们放大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表现,还有别人的反应。别人一个眼神,他们就觉得是在向自己表达不满;一句无关痛痒的话语,也能在他们心里上演一场清宫大戏。
谁都想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拥有好的人际关系,可是社交能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压力。
当这种压力大到让人疲于应对,有些人就会选择“摆烂”,放弃不必要的社交。对于不擅长的事,不必勉强自己,面对无法承受的压力,退缩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当然,退缩不代表原地踏步,也不代表他们会封闭自己。在不适应的场合,他们会选择沉默,不主动和别人交际,但是在自己的圈子里,他们也许是个“话痨”,在熟悉的人面前侃侃而谈。
他们只是想活得轻松一些,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不必为了刻意迎合别人,而累了自己。
03、内心有过创伤,不愿敞开心扉
当一个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很可能是经历了一些事情,让他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也许是至亲的离开,也许是恋人的背叛,也许是事业上的失败,巨大的打击让人无法承受,才会用沉默保护自己,隔绝和外界的联系。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充满无助和煎熬,深知人心复杂难测,与其把心事诉说,被人嘲弄,还不如默默隐藏,独自承受。
只有足够真诚和有耐心的人,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打开他们封闭的心。
04、与周围人不同频,不愿勉强合群
年轻时,热衷社交,我们觉得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于是拼命地去结交朋友后来经历人情世故,看清一些人,受过伤和骗后,才渐渐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思想在一个层次,认知在同个水平,有说不完的话题,有聊不完的事情。只有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才能敞开心扉,无所顾忌。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当他在人群中找不到有共同兴趣爱好、三观相似的人,就很难跟人交心。别人的话题,他们未必感兴趣;他们的观点,别人未必能理解。
但出于礼貌和尊重,又不得不假装迎合,这就会让社交成为一件既消耗时间和精力,又让人心累的事情。
时间宝贵,不能白白浪费,精力有限,不能随意给人。远离了无效社交,不再逢人侃侃而谈,不再开口滔滔不绝,把时间精力留给值得的人,和真心的朋友畅所欲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与其勉强自己,说太多假话和空话,不如什么都不说,安静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沉默中学会思考,提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样能够拥有充实的人生。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人,更容易变。
当一个人变得不想说话,也不愿意和人来往时,意味着他一定经历一些事情,受到了打击、欺骗和伤害。也通过这些事情,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在今后的人生中该怎样做人做事。
这样的人,内心强大了,活得通透了,不会再畏惧孤独和蜚语。只要你忠于自己的内心而活,尽可能地让人生少点遗憾,就已经是了不起的一生。
人生本就孤零零地来,又孤零零地走,没什么好伤感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管好自己,不议论他人的改变,给予尊重,不在乎别人的评价,随心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