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究竟属于谁?
我从三十岁开始才真正的明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在这之前我都是浑浑噩噩的度过每一天,其实,搞清楚自己怎么度过一生,比起过随波逐流的生活太重要了。
二十几岁的时候,一个星期有六天的时间是在KTV的,全城的KTV都被我们唱遍了,剩下的一天就是在家里睡觉,那时候,朋友一个电话就到,无论天涯海角,也不懂拒绝,也不懂合不合适,反正,大家都这样做就这样了。
当然,当人群散去内心还是不免有点失落,因为接受不了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光,但,人生潮起潮落,聚散总有时,这道理我到后来才真正体会。
二十五岁后,周围的同学朋友都陆陆续续结婚了,我看着一个个好姐妹穿上白纱,祝福她们,却不敢幻想自己会有那么一天。后来,我成了这群朋友中唯一落单的那一个,与那些有家庭孩子的朋友渐行渐远。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渐渐地学会了与自己独处。
说实话,我真的不喜欢人多,也不喜欢去讨论一些生活的琐事,我甚至可以一个星期不出门,也可以独自一个人去商场逛街,我才发现我真正喜欢的是这样的生活。
总有人告诉我,你应该这样生活,像我们这样生活,我曾经也为此妥协过,但,最终都落荒而逃,我不喜欢。
真正的改变是在离开我生活了三十年的家乡,来到了杭州,因为少了周围家人亲戚朋友语言的束缚,才真正地开始过自己的人生。
我的爷爷,可以说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我人生应该怎么去过,当然,他身上背负的责任比我多得多了。他在五十出头才开始人生中第一次创业,毕竟在那闭塞的农村能够有这样大胆的想法实在是难得的,他大胆地去做了,也成功了。
我从来没有跟他去探讨他五十岁以前的人生,我大概只记得他一直在为一家大小的生计奔波,小学学历,因为写得一手好字被别人质疑过真正的学历,还因此做过老师,也在碗厂做过厂长,也因此有机会去过一些大城市,可能因为这些经历而产生了创业的念头。
我是清晰记得,他不在厂里的时候,就闲坐在黄色的藤椅上边听收音机的新闻边看报纸,他从来都不多话,也不会过多的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去做,应该去找什么样的工作,应该找怎样的另一半。
工厂关门后,他开始像中国大多数的父母一样帮忙带孙子带孙女,等待孙子孙女都长大了,他又回到了农村,他开始以养鸡为乐,他修鸡舍,还在鸡舍旁边种一株桂花,将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
这是我爷爷的人生,履行了自己传统的义务和责任,又没有丢弃自己的人生。
人生究竟属于谁?我想那些为爱人付出的时刻为爱人呐喊吵架的时刻,以及快乐和悲伤,失败与成功,只要是用心,真诚的,忠于自己本心的,都是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