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人深省的“房子困境”:认知层次越低,越固执

2022年10月29日19:48:06 美文 1575

看过这么一个漫画。
一个人在屋子里寻找着什么,诺大的房间空无一物,有的只有手电筒散发出的微薄光线。
发人深省的“房子困境”:认知层次越低,越固执 - 天天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个房间,就像是人的大脑,看似能装万物,可实际上却将一个人困守其中。
海德格尔曾说过:
我们只认知自己想要认可的东西。

当我们认可某件事或某个观点时,它们就会封锁在自我认知的房间中。
我们只会被动接受,而不会去思考其他。
可越是徘徊在自己的房间里,越是深陷认知的迷宫,无法自拔。
在这个信息的时代,知道知识在哪里,远比持有知识更重要。
不要让自己的认知,成为沉没的成本。


发人深省的“房子困境”:认知层次越低,越固执 - 天天要闻
网络上曾讨论过这么一个话题:如今社会,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其中有一个回答这样说道:
最讨厌“爹味”说教的人,他们脱离实际,喜欢高高在上的说教,却对别人没有实质性帮助。

所谓“爹味”说教,其实就是一种好为人师的“大家长”的思想。
以自我认知来左右他人,以固有态度来判断是非。
发人深省的“房子困境”:认知层次越低,越固执 - 天天要闻
比如《幸福到万家》中的万善堂。
他虽是万家村的书记,却总是拿自己的身份压人,用自己过去的认知来教育人。
儿子在婚礼上欺负别人,他觉得这是当地的风俗。
不仅不觉得羞愧,反而指责正当防卫的何幸福。
王庆来不满土地赔偿款,想找他理论,可他却以长辈身份教训王庆来,动手将他打伤住院。
可他觉得这些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在万善堂的认知中,晚辈不能让长辈难堪;村庄里的矛盾不能闹出村外;哪怕领导错了也不应该主动道歉。
他一心想要发展万家村,但思想观念滞后,认知固化。
不愿接受新鲜事物,最终晚节不保,黯然退场。
其实,人们之所以讨厌万善堂,不仅因为他混淆人情与法治的界限。
更因为他总是一副“好为人师”的态度。
居高临下教育别人,其实是一种炫耀。
越是感觉自我良好,就越难正视自己认知以外的事。最后反倒把路越走越窄。
季羡林说:
人随着年龄增大,最怕思维僵化。

很多时候,局限一个人发展的不是环境,不是能力,而是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模式。
发人深省的“房子困境”:认知层次越低,越固执 - 天天要闻
智者知度,慧者慎言。
以己之心度人,便是戒掉好为人师的最好方法。

发人深省的“房子困境”:认知层次越低,越固执 - 天天要闻
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禀赋效应
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就会大幅增加。
相较于“拥有”,他们更怕“失去”。
同样,若一个人认定一件事,那么这个看法便会根植在自己的认知体系中。
这件事存在的价值就会超过这件事本身。
《列子·说符》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丢失了自己的斧子,怀疑是邻居偷的。
于是看那人走路,像偷斧子的;脸色,像偷斧子的;说话,像偷斧子的;无论干什么都像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他找到了丢失的斧子,就觉得邻居的行径不像小偷了。
其实,若是以后斧子丢了,他依旧会觉得是邻居偷的。
因为很多时候,影响我们判断的,不是经验和证据,而是那些根深蒂固的“自以为是”。
正如许知远在《偏见》中这样说:
大多数人束缚在自己的视角里,宁可接受偏见掩盖真相,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偏见。

人往往如此,一旦认定事情是什么样的,就会顺着这个思路继续下去。
哪怕事实并非如此,也会通过臆想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丹麦影片《狩猎》,便是如此。
主角因为好友女儿的谎言,背上了侵害女童的罪名。
好友不信任,前妻鄙夷,就连爱犬也被居民们残杀。
居民们呼之欲出的恶意,让他随时走在崩溃的边缘。
哪怕最后被警察证明是清白的,也无人愿意相信。
当然,村民们并不是丧心病狂,他们只是被固有认知蒙蔽了眼睛。
村民们都认为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但这种判断大多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意识。
真相对于他们并不是不重要,而是他们更相信自己心中的“正确”。
所以,自以为是的人,也就意味着永远看不到真理,永远困于自己认定的“真理”,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发人深省的“房子困境”:认知层次越低,越固执 - 天天要闻
泰戈尔说:
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指责别人;最难做的事,就是认清自己。

丧失判断,自以为是,会害人害己。

发人深省的“房子困境”:认知层次越低,越固执 - 天天要闻
生活中,人们易容易陷入信息茧房之中,只在乎自己知道的事,从而丧失了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这样就会使自己产生过高的优越性,导致自己的认知失衡。
若一个人只在自己的房子里思考问题,只会让自己自信感爆棚、盛气凌人,从而暴露出自己的无知。
梁启超曾说:“人之见地,随学而进,因时而移。”
有时候,出去走一走,见一些人,经历一些事,反而能更完善自己的人生观。
因为真正厉害的人,都是终身学习者。
他们不会闭门造车,而是博观而约取,让自己的思想不断成长进步,从而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所以人有时候不能太想当然,世界之事远远要比自己所思所想的还要丰富。
发人深省的“房子困境”:认知层次越低,越固执 - 天天要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有这样一个对话:
世界到底有多大?
如果思维是一堵墙,世界就在墙的另一边。

我们有怎样的思维,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1. 保持理智,保持清醒
格言联璧》中说: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人这一生,应该保持清醒的认知,别太放纵,也别太自满。
认清自己而真实的活着,远比不切实际的自以为是更重要。
很多时候,清醒与理智能让我们不纠结事情的表象,而是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从而认清做人,理智做事。
2.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俗话说:“苟日新,日日新。”
人生是一个走窄门的过程,若停滞不前,三观与认知便会变得狭隘,固步自封。
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让自己的思维不断迭代,让自己的认知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和进步,必将会带来更多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发人深省的“房子困境”:认知层次越低,越固执 - 天天要闻
3.开阔视野,开阔格局
有一句话这么说:“所谓视野,就是你永远不可能跟瞎子谈论色彩;所谓格局,就是你永远不可能和矮子谈论天空。”
视野与格局的不同,往往预示着思维认知的不同。
一个人的认知层次,取决于他所站的高度所以想要人生之路与众不同,就要登更高的山,浏览更壮丽的风景。
把探索当习惯,把改变当常态,在一点一滴的前进中,刷新习惯性认知,才能摆脱陈旧的束缚。
如此,才会拥有灵活的思维,和更开阔的眼界,在这个日新变化的世界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天地。

发人深省的“房子困境”:认知层次越低,越固执 - 天天要闻
记得《黑衣人2》中,曾有这么一个情节。
中央车站的一个储物柜里,居然住着一群外星小人,他们信仰的光明,不过是人类手表照出的光。
主角觉得这些外星小人们住在储物柜里,太可怜了,可同事随即踢开了另一扇门。
外面景象让人惊叹不已,原来人类也只不过是生活在“储物柜里”的小人罢了。
这虽然只是电影,可我们的生活很多时候不也是一样,困守在自己认知的房子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视萤火如明月,觉山丘似巍峨。
可人生不该是这样,认知与思维不应该被局限在此时此地。
唯有见过世间万物,才知自己渺小;只有走过世间繁杂,才知真理无穷。
余生,愿我们都能认识到自己认知的局限,从而走出思维的大门,看到满天星河。

美文分类资讯推荐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 - 天天要闻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

这是一个局,当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肠毒而细。 有人,就有斗争。 认同这样的困兽斗,才有输赢;世界好广阔,退一步。 大家渐渐明白“袜子怀孕”的底蕴,只是不说破;说破了,希望也破了;没有希望,就没有快乐,城,徒然剩下一片恶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 - 天天要闻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乐,多开心,多漂亮。
温馨的早安问候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为您开启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闻

温馨的早安问候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为您开启美好的一天

也许忙碌的日子让彼此疏离,但知心朋友一生难忘。莫让时间冲淡友谊的酒,莫让距离拉开思念的手,当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百炼成精,淡定从容。早安!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 - 天天要闻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在人际交往的复杂网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思想成熟、认知层次高的人,往往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显得“不合群”。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 - 天天要闻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五十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走过青春的热血与冲动,经历过中年的忙碌与奔波,我们逐渐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这个年龄阶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成为许多人思考的问题。其实,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这八个字:释
请不要删除我们的联系方式,好吗? - 天天要闻

请不要删除我们的联系方式,好吗?

啊!你听到了吗,亲爱的朋友,时间真是无情啊!它是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行,让我们不断改变。世界变得如此快速,而我们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找到那些曾与我们共同经历的人和记忆。是的,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将无法再保持联系。
一个人后半辈子的福气,是这么攒出来的 - 天天要闻

一个人后半辈子的福气,是这么攒出来的

文丨桃小菁春风十里不如你,小菁在这里,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认为这辈子的福气是上辈子积攒下来的,这辈子的苦难也是上辈子欠下的。前世因,后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并不尽然。事实上,这辈子的福气其实也可以靠这辈子来攒,即使上辈子欠下了很多债,这辈子也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心怀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闻

"心怀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头见尘埃,抬头见花海,这句话描述了人生的两种态度。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面对困境时,有的人选择低头看尘埃,沉浸于细枝末节的烦恼之中,而有的人则抬头见花海,从困境中寻找希望与美好。这种心里面带着鲜花的态度,决定着我们生活的质量。生活的美好,的确取决于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