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莫利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义最深的动作。”
不论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余生的“门”哪些需要关闭和打开。
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境况,建议关好和打开以下这几道“门”,相信以后的人生路会走得更顺畅。
01
关闭欲望之门,打开节制之门
一位作家曾说:“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欲望里。”
我曾经是一个肉食者,一日三顿都要吃肉才能吃下饭,虽然那时候很年轻,但身体免疫力很差,精神状态很不好,常常感到疲乏不堪,所以只能靠药物缓解痛苦。
后来,一位姐妹知道我的情况后,建议我多吃蔬菜。
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逼着自己吃了一个月,发现精神状态确实有所改善。
便一直保持着,后来发现许多症状都不治而愈了,身体非常健康,连感冒都很少有。
要想活得健康快乐,就要关闭好欲望之门。
抵制欲望,是一种魄力,更是一种严于律己的做事态度。
对欲望的自制力,关乎着生活的质感。
抵住美食的欲望,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抵住懒惰的欲望,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
抵住权色的欲望,才能保证事业的顺遂。
02
关闭贪婪之门,打开幸福之门
《伊索寓言》里有一句话这样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掉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朋友在树林中无意挖出了一堆黄金,非常兴奋。于是讨论,怎么把这些黄金搬回去。
其中一个人说:“白天把它们搬回去不太安全,还是晚上搬回去好一些,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去拿一些饭菜来,我们就在这里吃饭,然后等天黑了再把黄金搬回去。”
于是他们兵分两路,一个留下看守黄金,一个回去拿饭菜。
然而,留下的那个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能归我自己所有就好了。”于是他找了一根木棒,准备等朋友回来就用木棍把他打死,独拥黄金,贪婪地打着如意算盘。
巧的是,去拿饭菜的那个人也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给他的饭里下毒药,他死了,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结果等他拿了饭菜回到树林里时,他的朋友从背后狠狠地用木棒偷袭他,说道:“亲爱的朋友,对不起!是黄金逼我这么做的。”
接着他拿起那个人送来的饭菜,大口地吃起来,想着吃饱后好搬走黄金。可是没过多久,他便因中毒而亡了。
这真是应了古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都是贪婪惹得祸。
贪婪把最亲密的朋友变成了死敌。
人的贪婪永无止境,就像一个无底洞,永远填不满。
只有关闭贪婪之门,才能幸福地享受生活。
03
关闭罪恶之门,打开善良之门
古人云: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有个故事叫《善良的回报》——
有一天,出租车司机亚当斯接到了一位老妇人的约车电话:“医生说我在世的时间不多了,我现在要去养老院。我已经没有亲人了……”
亚当斯把老人送到了养老院,十分缺钱的他并没有收老人的车费,只是单纯地希望可以送老人一程。
一个星期后,亚当斯又接到了老人的电话:“一直陪伴我的戒指不见了,我找遍了所有的地方也没找到,肯定是掉在你的车上了。”
被冤枉的亚当斯很恼火,他清楚地记得那天离开时,戒指就挂在她的脖子上。
但是当老人对他讲述了这枚戒指的故事后,亚当斯很感动,他明白那是她生命的支撑,他没有辩解,而是用最短的时间,“还给”了老人一个完全一样的戒指。
一年之后,有位律师找到了亚当斯,交给他一份遗产清单和一封信,信上写着:
“亲爱的亚当斯,当拿到您找回的戒指时,我就看出那不是我的,因为我原本的戒指内侧有我女儿的名字。其实,这些都无关紧要了。
您对一个孤独老人所做的一切,除了善良和爱没有其他的解释。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非常感谢您对我无私的帮助。我已经嘱咐律师,把我的全部遗产:一座公寓、还有郊外的一幢别墅,全部赠予您,这是对您善良的报偿。”
善恶只在一念间。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有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无论行善还是行恶,最终都有回报。
善念一起,种下福因;恶念一起,埋下祸因。
所以,我们应当时常警诫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04
作家周国平说:“一个人在世上生活,只有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才会内心宁静,行动从容。”
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抵制一切外界的诱惑。
愿我们都能关闭欲望、贪恋、罪恶之门;打开节制、幸福、善良之门!
作者简介:一粒麦子,一个能感性又能理性、喜欢用文字表达个人观点,给你带来人生感悟、心灵治愈,情感解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