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厉害的人,都懂得“借势”

2022年10月07日18:51:32 美文 1289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每年秋末冬初,核桃丰收。成群结队的乌鸦会聚集在小村庄里,拾拣果农们遗落的核桃。


它大嘴啄咬,奈何核桃壳太硬,怎么啄都打不开,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看到公路上来往的车辆,乌鸦灵机一动,将核桃衔起,甩在公路上。一辆车经过,核桃被碾开,它轻松吃到了美食。


人这一生,会面对很多无法突破的困境。即便咬牙死扛,也没有任何改变。


真正的智者,擅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以长远的目光,看到其中蕴藏的巨大收益。


正如古典老师在《跃迁》中所言:


基于个体的精进太慢,只有借势跃迁,才能赶上这个时代的速度。


善于借势的人,和只会埋头努力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


有幅漫画既讽刺又现实:


一群人逆着时钟的运行方向,拼命拉动指针,可是不管怎么用力,指针都一动不动。


未经思考的蛮力,注定徒劳无功。


在纪录片《穷忙族》中,就有一群为了生存,而拼命打拼的普通人,他们没有躺平,却生活窘迫。


其中有个34岁的年轻人,名叫小山良人。


他高中毕业之后,换过20多份工作,但都是辛苦的临时工。


运气好时,当相对清闲的保安,更多时候,是“跑断腿”的小哥。


即便省吃俭用,也入不敷出。最后他连房租都付不起,只好流落街头。


而最近一次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一听他没有固定住所,觉得这人风险太高,再次拒之门外。


小山良人的工作一点都不轻松,忙碌程度也不亚于任何人。


然而,现实却很残酷,不是按辛苦分配财富。


古典在《跃迁》里说:


不见得最成功的人,就最勤奋努力。


那些活得不如意的人,他们应付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也未见得少。


无意义的忙碌,努力只是徒劳。方向错了,再忙也是瞎忙。


正如古典老师所说:“带来这些巨大差异的,不仅是努力,更是一次次选择。”


真正决定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是勤奋的程度,而是选择的方向。


日本一个生物小组,做过一项实验:


蚂蚁“搬家”时,大部分蚂蚁勤奋又卖力地扛起食物跟进。


而有个别蚂蚁却放下双臂,东张西望,研究人员把它们标记为“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食物被拿走时,勤奋的蚂蚁们当场就慌了。


而“懒蚂蚁”胸有成竹地扛起大旗,带着队伍寻找新的食物。


原来在“懒”的表象下,它们从未停止侦查和思考。


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我们不能只顾低头“苦干”,要记得抬头看路。



在重复的工作中假忙,是低质量忙碌,只会让人麻木,失去反弹能力。


一旦有变数,只会像被拿走食物的蚂蚁一样手足无措,难以适应新的挑战。


而善于思考的人,会与时俱进,关注大环境的变化和领域动态,发现并把握转瞬即逝的机会。


如果你已费劲全力,但仍然一无所获,不如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未来的方向。


比如学习新技能或者发展新领域,而不是让忙碌成为抵挡一切的借口。




善于借势,事半功倍


一个小男孩在沙滩边上搭积木。


父亲在一旁鼓励:“孩子,只要你尽最大的努力,一定能把积木塔好。”


可是沙子被太阳晒得又干又细,难以成型,半天都搭不起来。


孩子委屈地抱怨:“我已经尽力了。”


父亲却说:“不,你没有。因为你并没有寻求我的帮助。”


说完,父亲提了一小桶海水,把沙子浇湿,沙子有了粘性,积木很容易就搭好了。


很多时候,在你看来的难题,对别人而言只是举手之劳。


每个人都有视角盲区,以及固定的思维模式。


有时候敲破脑袋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能只是走进思维的死胡同。


这时候要懂得求助,哪怕不是专业人士,也会因为万事万物的相通性,让我们如梦方醒。


懂得借力而为,才能让自己顺利突破瓶颈。


只要不让依赖成为习惯,求助就会成为事半功倍的助力。


借力不是偷懒,更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一种人生智慧。


除了借力以外,我们还需要懂得借势。


邻居家有一对兄弟,高中毕业后,两人都从事焊接阳台栏杆的工作。挣得不多,只够温饱。


有一次,弟弟听新闻里说,焊工需要考证上岗,就想和哥哥一起考。


哥哥却嘲讽地说:“考那玩意干嘛,浪费钱。听说还要写卷子,你当自己是大学生呢?”


弟弟不以为然,自己跑去报名。


虽然他高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有看书学习了。


但是为了考证,还是把笔试题刷了好几遍,最终顺利通过考试。


刚巧有一家叉车公司在招聘电焊工,不仅薪资喜人,还给上五险一金


弟弟本就有工作经验,一张焊工证就像“王牌”。


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几年过去了,弟弟在工作之余又考了高级焊工证。


既有资历又有能力,一跃成为厂里的焊接主管,工资翻了几倍。


而哥哥却还在打着散工,日子过得和几年前无异。


一纸证书不是唯一的实力证明,但却像杠杆,跳过筛选的门槛,让我们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能力。


想要改善当下处境,只凭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得到权威认证,就是善用资源,更容易达成心中所愿。


古典在《跃迁》中所说:


时代高手的非线性成长、跃迁式上升,就是恰当地运用规律放大努力的结果。


《跃迁》:厉害的人,都懂得“借势” - 天天要闻


一滴汗水一份收获的思考方式,不是高手的策略。


真正厉害的人,都擅长通过借势,成倍放大成果:


借伯乐的赏识,展现自己的才华。

借优质的平台,有更大的影响力。

借活跃的市场,实现个人的价值。


孙子兵法》有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懂得借势而为、顺势而上,才能闪闪发光。



《跃迁》:厉害的人,都懂得“借势” - 天天要闻

保持专注,力争头筹


哈佛大学曾用25年的时间,对毕业生做过一项跟踪调查。


他们发现凡是毕业后朝着一个方向深耕的学生,大多数都成为社会精英。


而那些没有方向,频繁换行业的学生,大多数都生活得差强人意。


一个人想要在任何领域有所成就,都需要专注其中,在持续深耕中力拔头筹。


正如古典所说:


高手的战略就是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


找到自己擅长,并且有前景的领域,持续地保持专注,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能。


在《跃迁》中,古典给出了两条中肯的建议:


方法一、成为行业高手


当我们眼红别人的回报时,要看清自己的实力。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你总是“差一截”,或者对交办的事情敷衍了事,那即便熬成资深,也只是从小透明,变成老透明。


只有成为行业高手,才能成功引起别人的注意,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是普通人成功的高速路。


之前火爆全网的快递小哥李庆恒,就是凭借着行业顶级的分拣能力,入选 “杭州市D级高层人才”。


他有多优秀呢?只要你随便给出一个地址,他能马上说出对应的城市信息。


你越优秀,越容易被看见。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发现“美”的眼睛。


真正怀才的人,不会遇不到机会。如果不遇,就反思自我评估是否客观。


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公开场合。如果只是闭门造车,拒绝一切展露才华的机会,那即便天上掉馅饼,也很难砸到你。


方法二、保持长期专注


社会充满诱惑,很多人疲于追逐风口,却在风中迷失方向。


而高手们看准一个路径,专注其中,能耐得住寂寞。


河南小伙冯三峰,只有高中学历。


他和面馆师父学做拉面,没有因几块钱一碗的拉面,积攒财富不够快而消极应对,而是立志要把这个技术活“练到家”。


一天不行,就一个月、一年,直到练就了“一个针眼穿过20根面条”的本领。


同学们笑话他:“有这时间干什么不行,谁看你能穿几根面条。”。


他却说:“我只会做拉面,就想把它做好。”


一次,国外7星级酒店总管发现他如此精于技术,于是聘请他为酒店首席面点师,年薪40万。


从一无所长到世界顶级的面点师,冯三峰用了6年时间。



专注于目标,要禁得起欲望的诱惑。


比如和朋友出去玩的次数少一点,刷手机、刷剧的时间少一点。


按照想要努力的方向,制定一周、一个月、一年的行动计划,全力以赴地完成它。


时间不语,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古典在《跃迁》里说:“专注是高手的护城河。”


优秀的人,总是坚守在自己的领域,在机会面前时刻准备着。



《跃迁》:厉害的人,都懂得“借势” - 天天要闻

写在最后


曹雪芹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想要过上幸福的生活,除了要有选择地努力,还要有借力的智慧。


不懂借力的人,容易困在自己设置的僵局中寸步难行。


在奋进时看准方向,在困难时懂得借势,在平常时力争头筹,才能提升人生的高度。

美文分类资讯推荐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 - 天天要闻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

这是一个局,当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肠毒而细。 有人,就有斗争。 认同这样的困兽斗,才有输赢;世界好广阔,退一步。 大家渐渐明白“袜子怀孕”的底蕴,只是不说破;说破了,希望也破了;没有希望,就没有快乐,城,徒然剩下一片恶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 - 天天要闻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乐,多开心,多漂亮。
温馨的早安问候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为您开启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闻

温馨的早安问候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为您开启美好的一天

也许忙碌的日子让彼此疏离,但知心朋友一生难忘。莫让时间冲淡友谊的酒,莫让距离拉开思念的手,当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百炼成精,淡定从容。早安!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 - 天天要闻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在人际交往的复杂网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思想成熟、认知层次高的人,往往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显得“不合群”。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 - 天天要闻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五十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走过青春的热血与冲动,经历过中年的忙碌与奔波,我们逐渐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这个年龄阶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成为许多人思考的问题。其实,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这八个字:释
请不要删除我们的联系方式,好吗? - 天天要闻

请不要删除我们的联系方式,好吗?

啊!你听到了吗,亲爱的朋友,时间真是无情啊!它是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行,让我们不断改变。世界变得如此快速,而我们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找到那些曾与我们共同经历的人和记忆。是的,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将无法再保持联系。
一个人后半辈子的福气,是这么攒出来的 - 天天要闻

一个人后半辈子的福气,是这么攒出来的

文丨桃小菁春风十里不如你,小菁在这里,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认为这辈子的福气是上辈子积攒下来的,这辈子的苦难也是上辈子欠下的。前世因,后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并不尽然。事实上,这辈子的福气其实也可以靠这辈子来攒,即使上辈子欠下了很多债,这辈子也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心怀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闻

"心怀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头见尘埃,抬头见花海,这句话描述了人生的两种态度。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面对困境时,有的人选择低头看尘埃,沉浸于细枝末节的烦恼之中,而有的人则抬头见花海,从困境中寻找希望与美好。这种心里面带着鲜花的态度,决定着我们生活的质量。生活的美好,的确取决于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