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很多烦恼,其实都是与他人的相处不愉快而造成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着不一样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如果我们过分地执着于自我,必然会与他人格格不入,导致产生很多矛盾。如果你遇到了自己看不惯的人,遇到了很多看不惯的事,请一定要牢记下面的三句话。
首先,不争方为上策。遇到了不平事,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据理力争,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摆出一大堆道理和案例来为自己证明。似乎无论如何都要从嘴上胜过对方,才算是解气。其实,这并不是高明的做法。
《道德经》中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真正想要赢过对方,胜过对方的方式,就是不与他争论。可谓不争而胜,不战而赢。这才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
尤其是在自己年轻气盛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孔子云:“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喜好争斗的人,其人生发展会很有限,也会时不时遭遇意外的祸端。
其次,不理才是智慧。当你遇到了蛮横不讲理,我执过盛,且特别愚痴的人,最佳的处理方式就是不予理睬。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因为对方与你根本不在同一个频道,这样的争执与纠结,简直毫无意义,就算你争赢了,人家也会认为你输了。
就像之前一个人问孔子的学生子贡,一年有几季,子贡当然回答有四季,但是那人却坚持说只有三季,两人吵吵嚷嚷要去见老师评理,孔子听罢,连忙说:一年只有三季,是我的学生错了。那人得意洋洋地离去。
过后孔子对学生说:你因为这样的问题而与人争论,仔细想想这到底是谁的问题?当对方与你完全不同频的时候,最好是不予理睬,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做法。
最后,不怒便是修养。当对方指出了自己的缺点,我们就应该虚心地接受,而不应恼羞成怒;当对方不明所以,陷入愚痴时,我们可以善意委婉地提醒,却不可盲目相争;当对方心里已经知错,却在面子上下不来台,而拒不认错时,我们也应该主动给人一个台阶下,留有三分余地,不可凡事做尽,得理不饶人。
总之,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有最好的处理方式,而不是一旦遇到不平事,就雷急火急地发怒,并一发不可收拾,这都是很不明智的。遇事不怒,乃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