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天,是金灿灿的天,十月的天,是笑盈盈的天。金灿灿,是季节给予人间的浪漫;笑盈盈,是季节给予人间的厚爱。秋,在九月起色,在十月丰盈。这丰盈的时与光中,有天的蓝,水的静,鹭的灵,有在这交错光影中欣欣而喜的人。
秋声秋色秋水,在山乡,也别有一番胜景。
季节的盛装,不仅在自然的青翠色上,还在于山乡宽阔通畅的路途上,当新一天的朝阳泼洒于山乡之际,在酣梦中沉睡了一宿的人们,三三两两走出户外。相视于晨光中,相携于青山下。
店铺还未启,空旷未闻音。但一日之计在于晨,总有守望着,守望着蜂涌而至的人潮。犹如春天里撒下种子,心里,已然有秋天里沉甸甸的喜悦。
昔日在水中横行霸道的大王,在秋天里,也只能乖乖地听侯季节的调遣,束手就擒,它,也奉献一道金黄色,在人们的一片片啧啧称赞声中。
林林总总的餐馆,总少不了可口的美食。形状各异的楼层,也是山乡别致的景观。节日也罢,平常也好。车来车往,车潮,让山乡融入了现代节奏。
丰盈的山货,离不开山乡人的勤奋。从泥土中收获的百合,从竹林中折取的嫩竹,都随着秋的到来,恋上你,跟上他,摆上桌。
转过身,拐过角,随意一瞥,都是一帧精品的艺术。民居,栖身栖息更栖心。这样的造型盆景这样的精巧民居,是秋天的又一造化了。
一把硕大的紫砂茶壶,简洁而明了。茶,让这空旷的山乡润色润香。茶壶,让人联想到了饮茶之欢,饮茶之畅。这么一个小小的山乡,却为盛世大唐增添了中华茶韵。这么一个小山乡,也让茶圣陆羽忘情于深秋,挥毫写下南方嘉木的不朽经典——《茶经》。
络绎不绝的人总是络绎不绝地摆动着手中宝,虽不能像杜牧那样题字于崖壁上,但光的微笑似乎比杜工部更久远。
半圆幽经,雅趣顿生。江南的山乡,总少不了竹,而青翠的小竹子,刚更显清雅,细致。
远方,除了蓝,还是蓝,远方,不是诗,也成诗。空旷的远方,才能容下浩远的秋色。空旷的远方,才有秋色中群山的峻青。
山乡,少不了桂香。每当这时节,行走在路上,驻足在店铺,倚望在窗下,总能闻到空气中阵阵沁人心脾的桂花香。誉之天香并不为过。它,男欢,女也爱。它是秋天的招牌,它也是秋天的丰碑。
苍翠挺拔节节向上的青竹,也是最惹人喜爱的山货。它无声亦无语,但它拔节而上,环环相衔。它从大地中汲取养份,它回馈人间的,可写一部大书。在塑料制品没有出现的年代里,它,占据了家庭生活用品的大部。竹篮竹筷竹椅竹床竹摇篮竹橱……,一根竹子,一根深秋里从山上下来的竹子,它伴着人们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
山乡的民居,离不开花,树。一户人家,居于树边,有花盛开,于秋色里,心怡,气更爽。
沉舟侧畔过千帆。老屋之旁有新庐。遍地秋色的山乡,遍地是民宿。不失豪华不乏雅致,都是为了远道而来山乡的客人,都是为了一品一醉山之秋魅的人潮。
隐于林中的民宿,更显幽雅,纯朴。无论秋天的何种时光,邀上几个好友,沏上山乡绿茶,听林间鸟语,品人间万象。则此间的山乡,胜过天堂,赛过香格里拉。
被誉为活化石的银杏,眼见秋天到了,世知趣地脱下了绿装,兑换成了金黄色。它静静地守着墨绿的茶树,眼睁睁地看着勤劳的蜜蜂盯着茶花吸吮,在秋色里,惬意地也是肆意地飞来,又飞去。
山乡的路,有点曲折,也有点漫长。一如这秋天,这秋色。
一个江南的秋天,在山乡。
2022.10.2张亚雄于浙江长兴顾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