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说非说:自强不息
正文
强者和弱者的区别,不在于当前的地位,因为处境是暂时的,并且可以改变。他们的区别在于是处于“积极地状态中”,还是处于“消极地状态中。”
说到此,我们必须要重新认知,什么是“积极”,什么是“消极”,我在这里引用《爱的艺术》这本书里的概念加以说明。
“有的人由于内心极度的不安或者孤独而狂热地工作,有的人则是为了升官发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就是一种狂热、一种热情的奴隶,而他的“积极性”实际上是一种“消极性”,因为他是受外力的驱使。他是一个受苦的人,而不是一个“行动”的人。另一方面人们往往把一个坐在椅子上沉思默想、观察和体验自己以及自己同世界关系的人看作是“消极的”,因为他什么也不“干”。实际上这种精神高度集中的禅坐是最高的积极性,是灵魂的积极性,只有那些内心自由和独立的人才能做到这点。”
故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积极的人受内在力量驱动,消极的人受外力的驱使。也就是说强者是积极的,内在力量驱动他的行为。弱者是消极的,他被外在力量驱使。
我们再以季康子和孔子对话为例加以说明,季康子问孔子怎么使百姓对他恭敬忠善,“使”就是驱使,要求别人满足自己,这属于消极意识,因为这属于外力驱使的范围。而孔子则提出,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领导者以身作则,追随者自然会跟着改变。相较之下孔子的意识位处在改变自己的积极的状态上。
消极的人等靠别人做出改变,积极的人主动调整自身行为。每个人都有纠正他人的欲望,希望对方做出改变,实际上这是消极的心态。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是纠正他人的欲望,与其纠正别人不如积极改变自己。
弱者依靠外力或许一时得意,但终不持久。有句流行的话,“靠运气赚来的钱往往会凭实力亏掉”。强者改变自身提升自己故而恒强,也就自然能影响他人。
期盼与你在评论区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