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始专注自己
专注自己可以让你远离嫉妒,憎恨等一系列他人给你带来的伤害。
当你专注自己时,他人的对比打压不会激发你情绪的爆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你的焦点在自己身上时,你会想如何提升自己,减少自己和期望的差距,而不是每天说着:看看人家谁谁谁多厉害,我跟人家比不上的丧气话。
转变视角,会变成这样:我的身材/地位/财富不如谁谁谁,我要怎么做才能变成他那样呢?
当自己潜意识里专注自己时,便会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去完成自己的成长和转变,实现自己的目标。
专注自己还可以让自己少管闲事,这也就意味着你生活中90%的困扰在源头就消失了。真正实施起来,你会发现,少管闲事是真的香。
管好自己,其他的,你管不着也管不了。对牛谈琴最是无用。
2.不再纠结过去
很喜欢曾国藩的十六字箴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是一种积极平和的生活态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凡事要顺其自然,坦然面对,活在当下,不过度担忧未来还未发生的事,要心无杂念地做好眼前的事,不要去留恋和纠结发生过的事。
过去已经过去了,将来还未到来,过去的经历增加了你的厚度,应该沉积下来,滋养现在的你,就像一棵树,扎根泥土,获取营养,但要着重发展地面上的枝叶,方可枝繁叶茂,一枝独秀。
3.远离烂人烂事
如果烂人烂事一直在消耗你,不如痛快些,给个了断。
我们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两种策略,战或者是逃。打不过就跑,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烂人烂事如果逃不掉怎么办,任何一种事情到最后,还有另一种解决办法,就是随他去。
任你一哭二闹三上吊,不理他就完事了。正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只要认定此人烂,此事烂,便坚定信念,不再为此人或此事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4.常态化培养成长型习惯
什么是成长型习惯呢?
我更倾向于把有助于个人发展的习惯纳入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中的习惯叫做成长型习惯。
这个习惯意味着你觉察到了自己生活方式中的欠缺和不足,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生活路径,加入一些好的生活习惯来丰富生活内容,让自己的生活品质更高。
比如阅读、阶段性地学习、旅游、写作、书法、绘画、摄影等爱好和习惯,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生活的质感,丰富精神享受,以及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5.行动起来
我们大多数人的现状,看下是不是你?
想得多做得少,内耗了一天,等到夜幕降临又开始各种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一事无成。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其实,行动起来的秘诀不是说我要制定完备的计划再去做,准备得很充分,行动起来一定非常成功,而是设定一个小目标,立即开始着手去做,边做边调整。
这是一个变化很快的时代,就像所有的公司在做项目时都推崇敏捷的项目管理方法一样,我们都需要响应变化。
6.工作不是上班,不要为了上班而上班
工作和上班的区别在于心态,在于你如何看待需要打工养活自己这件事情。
每个人都需要工作,不仅仅是赚钱,还包括自我成就的需要。
而上班却不一定,有钱人完全可以不上班,他们不需要为生计发愁。但是他们懂得如何为自己工作,知道如何工作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一种必然,
但是当你以上班的心态去撞那个钟时,你是这么想的,也不知道撞这个钟能干嘛,但老板要求了,我就得这么做;
而工作时,你的心态就发生转变了,撞这个钟的日常任务真不错,不仅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给人们提了醒,细听这钟声,竟体会到了一丝禅意。
其实细想,工作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实现你人生价值的关键时间,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雕琢自己,让工作的过程滋养自己的心性,是最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