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品读转发留言,欢迎交流心得体会,让我们互助成长。关注我,会持续更新哦。
人们为福而来为福而去
天下熙熙皆为福来,天下攘攘皆为福去。从古至今,恒古不变。一个人不论争什么,做什么都是想让自己的现在,未来相对于过去变得更美好些,而几乎没有一个人所做之事,是想让自己变得比以前更痛苦。
拥有完美幸福的人生,是自然赋予万物的共同梦想。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活着的目的也是如此。那么实现梦想,获得美好幸福人生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呢?
回想过往每段美好幸福的时刻:游戏玩耍,过节聚会,旅行游乐,恋爱追求等,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就是不管我们参与做的是什么事,形式怎样千变万化,只要想感到幸福快乐,就离不开内心对事物的喜欢爱,之所以喜欢爱是因为认可事物感受到了美。如果我们感受不到美,会选择爱吗?如果没有爱,尽管美,我们会感受到幸福吗?比如过年,童年的感觉是很美好的,我们都盼过年,因为过年就能吃好的、穿好的,自由地玩耍。可长大成人后就慢慢的感觉过年没什么意义了。同样是过年,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加,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觉呢?很显然主要不是年变味了,而是我们的身心变了,我们内心对年的认知变了。我们感受不到过年的美,为此也就失去了爱,童年过年时的幸福感自然也就消逝了。为此获得幸福的方法过程就是不断地用爱发现美,追求美的过程。
幸福就是用爱发现美
来自内心的爱是获得幸福的内因,存在发现外在事物的美是获得幸福的外因。然美是什么呢?是一个确定的对象吗?四大美女美吗?一般人觉得美,可大雁见了会害怕的飞走,鱼儿见了会潜入水底,她的敌人见了会恨之入骨,说这不是要颠覆大家的审美观,而是讲一个更重要的事实,那就是美丑、高低、远近、尊卑等相反的概念是人心幻化出来的一种感觉,而不是你所见所听事物的固有属性。其实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试想一下,1000万年前地球上还没有人类时,地球上的一切有美丑、高低、远近、尊卑等概念吗?1000年、100年前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和我们现代人一样吗?唐朝时女的以胖为美,汉朝时以瘦为美,所以有杨肥燕瘦的说法。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审美、价值观是随着时代、年龄等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是固定的。想想自己从小到大对一件事,对一个人的喜好是不是也有很大的变化呢?为此人对外物的感觉其实本质上是心像,是你心识的投影,而不是事物本身不变的属性。这种思想其实不是我的思想,而是圣人老子、庄子的思想,我不过是一个拿来主义者哦,呵呵。美既然是心识的成像,那么获得幸福的关键就是改变自己的身心了。改变自己的心即可改变世界的颜色。
做个自我雕刻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