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中新網西安4月2日電 (記者 阿琳娜)「為什麼要進行極地考察?」「去南極考察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南極的自然風光是怎麼樣的?」……以「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探索自然奧秘、勇攀科學高峰」為主題的極地知識進校園陝西站首場活動1日在西安
04月02日
1518
科學
今天是2025年4月2號,星期三,今日要聞有:一、格爾木±400千伏換流站擴建工程進入關鍵階段,採用智慧化安裝實時監測系統和自動補氧裝置,確保換流變壓器抽真空注油工作高質量完成。該項目是國家電網服務「雙碳」目標的重要工程,將提升青海新能源外
04月02日
1615
科學
科學家首次「拍攝」到罕見的等離子體不穩定性,其中高能電子束形成意大利麵條狀的細絲。《物理評論快報》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詳細介紹了研究人員如何利用高強度紅外激光引發一種稱為絲狀不穩定性現象,這種現象對於基於等離子體的粒子加速器和聚變能技術具有重
04月02日
1454
科學
4月1日,以「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探索自然奧秘、勇攀科學高峰」為主題的極地知識進校園活動走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科普講座、連線南極、現場互動……極地工作者帶領師生,開啟了一場與極地的跨時空對話。活動現場,與會者首先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南極秦嶺站建成並投入使用的重要賀信精神,觀看了中國極地...
04月01日
6881
科學
今天起,由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對公眾展出。展覽在全球首次對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樣品,上百件珍貴實物與圖文史料首度集體亮相。展覽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為主線,圍繞工程歷史背景、研製歷程、主要成就、未來任務等,以實...
04月02日
8233
科學
IT時報記者 孫妍中國是全球最大機器視覺市場。在3月26日開幕的2025中國(上海)機器視覺展(Vision China 2025)上,AI無疑成為新焦點,但是AI如何真正有用?斑馬技術公司攜其「AI+機器視覺」解決方案亮相,提供了AI融入一線數字化和自動化的新解法,為企業真正提升生產效率。AI加速機器視覺進化在本次 Vision China 展會上...
04月01日
3787
科學
30萬人死亡」這個數字,近日因日本官方發佈的南海海槽特大地震預測,在全球引發軒然巨浪。這場被稱作「千年一遇」的災難究竟有多大概率爆發?科學預測與民眾恐慌之間,我們該如何理性應對?本文從數據真相、歷史教訓與自救策略三方面,拆解這場「生死預測」
04月01日
1107
科學
魚類在地震中的真實反應是怎樣的呢?竟然是集體「躺平」! 近日,緬甸地震牽動着世人的心,而泰國一潛水員在緬甸地震時拍攝到的魚群集體「躺平」的畫面,再次引發了公眾對動物行為與自然災害關聯性的熱....
04月02日
4761
科學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狀態各不相同,有人似乎總是順遂如意,而有人卻常常遭遇挫折。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近年來,有關「內在頻率」的理論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該理論認為,我們的內在狀態決定了我們所吸引的事物和經歷。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
04月01日
1713
科學
上海浦東三棲應急救援保障服務中心的首批10名隊員於3月30日傍晚抵達緬甸仰光機場,3月31日當地時間10點15分到達曼德勒。31日晚8時許,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好不容易聯繫上領隊徐俊。他表示,從抵達重災區的那刻起,隊員們幾乎沒有休息過,連吃飯都是見縫插針輪流的。「今天一共探測了4個點位,目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已...
04月01日
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