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夫妻挑戰極寒旅行,撤離野外庇護所,回歸房車能抗零下50多度嗎?【小叮的婚後旅行】

2024年04月12日05:06:03 汽車 38316
90後夫妻挑戰極寒旅行,撤離野外庇護所,回歸房車能抗零下50多度嗎?【小叮的婚後旅行】 - 天天要聞 90後夫妻挑戰極寒旅行,撤離野外庇護所,回歸房車能抗零下50多度嗎?【小叮的婚後旅行】 - 天天要聞
7:45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歐盟擬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寶馬、奔馳產業界表示反對 - 天天要聞

歐盟擬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寶馬、奔馳產業界表示反對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擬從7月4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這一決定引發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和爭議。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和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均表示反對,認為這一保護主義措施反而可能損害歐洲自身利益。寶馬、奔馳主張自由貿易根據歐盟委員會披露,7月4日起將對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將...
皮卡新潮流,江鈴域虎7優惠連連,速來體驗 - 天天要聞

皮卡新潮流,江鈴域虎7優惠連連,速來體驗

隨着汽車市場的不斷變化,皮卡逐漸從單一的貨運工具演變為多功能用途的生活夥伴。而在眾多市場選擇中,江鈴域虎7憑藉其商乘兩用、實惠又有面的特點成為了不少消費者的首選。無論是從動力系統的國際化水準,還是從優秀的價格優惠來看,域虎7無疑是這個細分市
僅次於中國,2023 年德國電動汽車產量位居全球第二 - 天天要聞

僅次於中國,2023 年德國電動汽車產量位居全球第二

IT之家 6 月 12 日消息,德國汽車製造商在 2023 年生產了約 127 萬輛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僅次於中國排名世界第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 (VDA) 表示,2023 年德國生產線共計下線 99.5 萬輛純電動汽車。目前中國佔據了全球電動汽車產量的霸主地位,但大部分汽車僅在國內銷售。相比之下,德國有 76% 的電動汽車銷往...

汽車分類最新資訊

20-30萬元的新能源,Model Y/問界M7/極氪001/昊鉑HT該怎麼選? - 天天要聞

20-30萬元的新能源,Model Y/問界M7/極氪001/昊鉑HT該怎麼選?

隨着新能源汽車的飛速崛起,大家的汽車消費觀念也在發生着巨大轉變,新能源SUV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尤其是在20-30萬元這個價格區間選擇新能源車型,不僅產品的設計好看,功能也非常強大,智能輔助駕駛和超長續航能力,不斷刷新着大家的認知。
三電系統升級 2024款五菱繽果售5.68萬起 - 天天要聞

三電系統升級 2024款五菱繽果售5.68萬起

日前,行車視線從五菱汽車官方獲悉,2024款五菱繽果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區間為5.68-8.48萬元。新車在外觀內飾和三電系統方面進行了升級。  外觀方面,新車整體延續了現款造型,採用封閉式前臉,車頭下部配備了長條形的進氣口。
老司機公認發動機最好的五大汽車品牌,車開十年如一日沒毛病! - 天天要聞

老司機公認發動機最好的五大汽車品牌,車開十年如一日沒毛病!

在這個機械與激情並存的時代,發動機不僅是汽車的心臟,更是衡量一款車型價值的核心標準。今天,讓我們一起揭開那些在歲月長河中閃耀着技術光芒的品牌,探索它們如何用卓越的引擎征服每一位駕駛者的心。特別是那第一款車型,彷彿是老司機心中的不朽傳奇,十年

全站最新資訊

學校健康檢查 18學童控男校醫「伸聽診器進內褲」:很不舒服 - 天天要聞

學校健康檢查 18學童控男校醫「伸聽診器進內褲」:很不舒服

日本福岡縣一座小學本月舉行健康檢查後,有至少18名學生投訴,60多歲的男性校醫將聽診器伸入他們的內褲中,並觸摸他們的下腹部,讓孩子們感到十分不舒服,引發家長反彈,並考慮提出訴訟。對此,男校醫解釋,他是因為要「聽腸子的聲音」,所以才將聽診器放到肚臍周圍,強調這隻
一圖看北方最近有多熱,接下來「熱浪」中心將南移 - 天天要聞

一圖看北方最近有多熱,接下來「熱浪」中心將南移

北方朋友,這幾天你們都熱成啥樣了?一圖看北方最近有多熱自6月8日開始,北方今年來最強高溫過程可謂耐力持久,其中山西、山東、河南、河北共有15個國家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最高氣溫出現在河南焦作43.4℃,追平新疆吐魯番東坎。頂不住了!高溫到底何時減弱?今明兩天隨着冷空氣南下,華北一帶高溫天氣範圍縮減、強...
突發!亞白兩國召回駐對方大使 - 天天要聞

突發!亞白兩國召回駐對方大使

據德新社6月13日報道,由於亞美尼亞和白俄羅斯之間緊張關係加劇,兩國13日分別召回了各自駐對方國家的大使。據報道,白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阿納托利·格拉斯告訴白俄羅斯國家通訊社:「鑒於局勢的發展,我國駐埃里溫大使將很快回到明斯克。」報道稱,亞美尼亞方面說,引發這場爭端的原因是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納戈爾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