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5月11日,我國在建海拔最高雙曲拱壩——華電金上葉巴灘水電站大壩成功取出一根長度38.10米的混凝土芯樣,打破了國內外同類壩型大壩取芯長度紀錄。混凝土取芯是檢查大壩澆築質量的重要手段,芯樣的完整性和長度是關鍵指標。本次從大壩17號壩段取出的芯樣總長38.10米,相當於12層樓高,直徑245毫米,一共貫穿了12層水平施工縫...
05月12日
6555
科學
5月10日,農林生物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啟動會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福建農林大學召開。農林生物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啟動會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現場。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由23名院士、專家組成,中國科學院院士康樂擔任主任。
05月11日
1343
科學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天津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石學敏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1日1時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視頻截圖石學敏出生於1938年6月,中醫、針灸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現代中國針灸奠基人。1962年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他生前是天...
05月12日
3583
科學
【來源:益陽市人民政府網_區縣市動態】湖南省地震局技術專家觀測儀器數據。姚靖怡攝5月7日,在資陽區沙頭鎮文興村資江干堤防汛現場,湖南省地震局技術團隊運用高密度電法系統對堤防結構開展電阻率成像檢測。這套堤防隱患診斷系統可有效檢測30米深度範圍
05月11日
1081
科學
坐落在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被列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近日(5月8日),這裡建設完成了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地震監測台陣,為文物的抗震預警提供了保障平台。麥積山石窟被稱為「東方雕塑陳列館」,像麥垛形狀一樣的崖體構造,既是藝術奇觀,也是抗震薄弱點。221個高懸于山體的洞窟,依託1.5公里長的懸空棧道連接起來,...
05月11日
6138
科學
左右腦對比掃描圖,左側為健康大腦,右側因長期抱怨萎縮的灰質區域凌晨三點的朋友圈,總有人在發「這破工作真干不下去了」;電梯里總能聽見「這天氣真要命」的碎碎念;家族群永遠飄着「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差」的牢騷... 這些看似無害的抱怨,正在以每天0.
05月12日
1983
科學
5月11日,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佈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天津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石學敏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1日1時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
05月11日
1721
科學
撰文丨王聰編輯丨王多魚排版丨水成文將治療藥物靶向遞送到內臟器官(例如用於促進器官損傷的癒合,或促進癌細胞凋亡),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前景。目前,主要的遞送方式依賴於循環,然而,這種模式效率低下,難以到達靶器官,難以穿透細胞膜,還存在着安全性和可控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開發精準、安全且高效的靶...
05月12日
3601
科學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憑藉智慧與科技發展的,迅速成為了地球的「霸主」。在地球長達46億年的歷史長河中,儘管先後經歷了多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但沒有哪種物種,能像人類這樣長時間統治地球。即便是統治了數億年的恐龍,也難逃滅亡的命運。那麼,人類可以永遠稱
05月11日
1547
科學
佛跳牆、油爆蝦、北京烤鴨……您聽餓了嗎?這可不是在飯店點餐,而是「樂起江湖 交響人間」的開場演奏《中國廚房——味覺的盛宴》。5月11日傍晚,「2025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進行到第二天,上海交響樂團在音樂總監余隆的執棒下,以武俠主題與中國廚房的煙火氣結合,展現了交響樂的本土化表達。當暮色將草地染成琥珀色時,舞...
05月12日
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