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三院」)胃腸外科暨胃腸手術功能保護研究中心新技術應用沙龍上,一款名為DeepGuide的手術導航系統對外發佈。該系統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使胃腸腫瘤手術的系膜完整率從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術應用沙龍現場。甄曉洲...
05月13日
1615
科學
金華山風光秀麗,岩溶地質景觀豐富。近日,專家經過調查,發現金華山上還有豐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羅店鎮鹿田村公路旁,豎立着一塊「腕足類化石點」的牌子,在這附近山體上,地質專家發現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動物是一類古老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這套地層主要是二疊紀早期,距今2.8...
05月14日
2589
科學
17 世紀末,一位自學成才的科學家安東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展開了一項讓他重新思考「生命是什麼」以及「生命的邊界在哪裡」的探索。這段旅程不僅顛覆了他自己的世界觀,也在科學和哲學界激起了波瀾,影響至
05月15日
1328
科學
5月1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發佈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航天液體火箭技術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朱森元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4日9時4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朱森元同志1930年10月出生於江蘇溧陽,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
05月15日
5792
科學
說起氂牛,大家也許都聽說過,卻少有機會親眼見到,它屬於高原地區的特有牛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成年氂牛的體型巨大無比,而且兇猛善戰。可是無論多兇猛的動物,都會有柔情一面。
05月14日
1556
科學
導語:宇宙之大,距離之遠,光傳播都需要千年萬年!丈量宇宙的尺度是光年,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光芒也需要4年才能到達地球!有人說,我們抬頭看到的星辰,是幾十甚至百千年前的一個影像。並不是實時同步的。
05月14日
1430
科學
磨損磨耗測試儀的分類可基於摩擦形式、測試標準及功能特性進行系統劃分,具體如下:一、按摩擦形式分類滾動摩擦測試儀阿克隆磨耗試驗機原理:試樣與砂輪以傾斜角度(0°~45°)及恆定負荷(如26.7N1)滾動摩擦,模擬輪胎等滾動工況。
05月14日
1148
科學
2025年的梅雨季節確實非同尋常,氣象數據顯示這是近10年來最為特殊的一次梅雨季。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今年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於5月8日正式開始,較常年平均入梅時間(6月8日左右)提前了整整一個月,創下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的最早入梅紀錄。
05月15日
1339
科學
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4月29日,是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研團隊終生難忘的一天。他們在「模速空間」參加一場以「下一代智能體的自主進化」為主題的沙龍時,與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面對面交流。這些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他們身處的科研環境如何?記者來到毗鄰「模速空間」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采...
05月15日
2741
科學
常溫常壓下,氫以氣體狀態存在。高壓下,氫結晶為固體。而超高壓下固體氫的原子排列方式一直是未解之謎。14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一項重大突破: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國際團隊用X射線納米探針首次「看見」固體氫的複雜晶體結構。這是目前世界上固
05月15日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