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航空以互聯網航班引領數字化轉型!

前兩天,家住青島的28歲的周先生想去貴州省旅遊。他「習慣性」的打開青島航空的官網,發現這家航司新上線了國內航司的首個「機票+Ka高速互聯網」產品。作為國內首架高速互聯網航班的忠實擁躉,周先生立即在線上下單購買了機票並預購了全航段的空中互聯網服務,購買青島航空「暢聯WiFi飛」產品,即可獲贈該航班免費機上1小時Wi-Fi流量包。

青島航空推出暢聯WIFI飛產品

從7月7日青島航空打造的國內首架高速互聯網航班正式投入運營,經常出差的周先生體驗過以後,如果航線合適,他就把這架飛機作為航空出行的首選。和周先生一樣,從7月7日至今,已經有近5000名旅客在萬米高空中體驗了和地面4G無差別的高速互聯網服務。對於從前上機只能睡覺、進餐、無聊等待的旅客來說,互聯網航班可以滿足他們各不相同的需求:可以刷視頻看新聞來殺時間,也可以選擇去空中電商看看免稅品,一鍵下單送貨到家。對於工作繁忙的商務旅客而言,購買一個全航程不限時的空中流量包,重要郵件即刻回,可以說是非常便捷了。甚至,旅客還能看到空姐和地面的「空地連線直播」……

旅客在機上登陸青島航Portal觀看視頻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將「衛星互聯網」正式納入新基建範疇,作為其重要應用場景的空中互聯網的發展,成為各個航司實現數字化轉型,體現智慧民航的有力抓手。青島航空及早布局,率先發力,聯合中國衛通、飛天聯合以及天地互聯等合作夥伴,成為新基建政策發佈後國內首家部署高速互聯網航班的航空公司,為增加輔營收入、滿足旅客需求不斷探索創新:

第一、空中上網是旅客剛需

此前,在調研中,旅客連接上網意願度為100%,表示願意付費的旅客佔比為62.6%。記者從空中互聯網運營商--天地互聯了解到,從7月8日至9月30日,該航班海口-天津-長春這一固定航線的用戶Portal登錄連接上網率達81%;非固定航線用戶Portal登錄連接上網率為71%;航班Portal用戶訪問人均PV為23。

第二、高速互聯網航班的優質體驗

中國衛通的這顆Ka高通量衛星可覆蓋中國大陸90%的航線。這顆衛量的速率可達150Mbps/架,相較目前傳統Ku帶寬2Mbps/架,增長几十倍,旅客體驗的是與地面4G網絡不相上下的暢快網絡。同時,與國外航司每小時不低於7美元的支付標準比,這架航班的上網資費標準十分「親民」。在目前迭代至3.0版本的流量產品中,旅客只需支付平均客單價27.3元即可暢享高速上網,另據介紹,目前機上用戶的付費轉化率已達18.7%。

第三、滿足旅客的多種需求

該航班採用的是由天地互聯自主研發的智能運營系統TD-HUB,可根據旅客的性別、年齡、目的地等維度的不同,智能推送專屬的內容。除了新聞資訊、影視、聽書、音樂等傳統內容外,海量短視頻成為旅客的「時間殺手」。包括免稅品在內的大量精選商品,可實現一鍵下單,送貨到家。在智能航圖上的「目的地服務」中預訂酒店和預約接機車輛,更是深受眾多商務人士的喜愛。

第四、高速互聯網可多渠道增加航司輔營收入

互聯網航班可通過流量售賣、內容點播、廣告發佈和電商銷售等渠道為航司增加輔營收入。據運營商天地互聯介紹,在該航班上線的92個廣告位中,有86個獲得曝光,廣告位曝光率為93%;客艙數字廣告點擊率為6.91%,遠高於互聯網平台不同行業廣告點擊率0.42~2.48%;

其中CPA廣告投放效果:成交6單,轉化率2%,形成轉化收入80萬+。當客單價為163.7元時,用戶電商訂單轉化率為3.3%。

第五、青島航的品牌效應提升

各大央級媒體對該航班首航儀式的報道,使青島航空成為行業內和國內關注的焦點,極大提高了青島航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同時,在航班Portal頁面上,青島航還設有專區,成為宣傳青島航的各項產品、服務以及員工風貌的一個重要窗口。

四個月的時間,青島航空用實際行動為後疫情時代中國空中互聯網事業的發展破了局。但是,要達到國外的航班普及程度和公眾的認知水平,無論是令航司望而卻步的高企的飛機改造費用還是不同航司對這一「新生事物」的認識高度,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國內空中互聯網事業的發展。

我們也欣喜的看到,根據SITA2016年航空IT趨勢調查,到2025年,全球2/3的航司將提供空中上網服務。中國民航局也要求所有國內航司,在2022年底前,機隊的60%都必須裝有空中聯網功能;2024年必須覆蓋全機隊。上個月,中國民航局馮正霖局長將「加快推進機上WIFI建設」,列為「十三五」期間,民航局向社會公眾公開承諾提升服務品質的12項服務內容之一。相信隨着更多像青島航空這樣的航司在不斷積極嘗試與探索,加快推動民航的數字化轉型,中國民航產業一定會迎來新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