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驚呼:中國車正吃掉市場,世界上只有中國車和用中國零件的車

知嘹汽車/陳壹

馬斯克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砸錢支持的「好兄弟」,反手就給他的特斯拉來了一記「背刺」。

東方某大國和大漂亮國最近的關稅對轟,直接把全球汽車行業震得七葷八素,車企們只能抱頭蹲牆角瑟瑟發抖。尤其是特斯拉,進口車和零部件被關稅「連環暴擊」,市值一夜蒸發約6000億人民幣,馬斯克估計腸子都悔青了——早知今日,當初何必給大漂亮國最高負責人瘋狂打call?

遭遇「背刺」的不只特斯拉,還有和大漂亮國國本土的「自家兄弟」。

通用、福特這些老牌車企,表面上喊着「大漂亮國國製造」,背地裡卻偷偷在墨西哥建廠,靠着當地5和大漂亮國元的時薪瘋狂壓成本。

大漂亮國車企的「墨西哥戰略」早就不是秘密:通用在墨西哥的工廠每年能生產80萬輛車,福特更是把利潤大頭f-150皮卡生產線搬了過去。當地工人時薪5美元,和大漂亮國工人時薪30美元起。

結果一紙關~稅令,車企老闆們集體傻眼,因為這直接讓它們每輛車成本暴漲5000美元,去年賺的120億利潤,怕是要全填進關~稅的無底洞,還得被大漂亮國國網友罵「叛徒」。

大漂亮國最高負責人這波操作,堪稱「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二」的教科書。

原來,「大漂亮國國優先」的意思是「優先讓大漂亮國國車企破產」啊。

反觀中國車企,倒是淡定得讓人意外。國內汽車市場年產銷超3000萬台,零部件規模4萬億,進口車只佔零頭。

特斯拉的model s/x停售?無所謂,國產新能源車早就殺瘋了。比亞迪在墨西哥建廠「曲線救國」,長城坦克系列賣到中東土豪排隊,理想、問界在國內把bba按在地上摩擦。

更狠的是,中國新能源車有自己的技術護城河:寧德時代全球市佔率37%,比亞迪的刀片電池讓特斯拉都忍不住偷瞄兩眼,就連歐洲車企想搞電動車也得從中國進口電機和電控系統。

業內人士調侃「現在全球電動車只有兩種——中國車和等着用中國零件的車」。

和大漂亮國一邊喊着「製造業迴流」,一邊卻離不開中國供應鏈,特斯拉model 3里一半零件來自中國,福特電馬的電池包全是中國造。

有大漂亮國網友算過賬,一輛原本4萬和大漂亮國元的model y,關稅疊加後要賣到6萬,直接勸退中產家庭。關稅這把屠刀秀到最後,依舊是和大漂亮國國消費者含淚多掏腰包。

這場關~稅大戰還暴露了全球汽車產業的潛規則——所謂「全球化」,其實就是「中國化」。從鋰礦開採到電池組裝,從芯片製造到軟件系統,中國掌控着電動車產業鏈的每一個關鍵環節,就連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產能都是德國工廠的3倍。

而中國車企的野心,早已不止於國內。德國《明鏡周刊》甚至用標題警告「中國電動車正在吃掉我們的市場」。

說到底,這場關稅大戰讓全世界看清了一個事實:中國汽車工業早就不是當年的「跟班小弟」,完整的產業鏈、爆髮式增長的新能源技術、再加上14億人的內需市場,硬生生把貿易戰的「炮彈」變成了「煙花」。

你加稅,我自嗨;你搞制裁,我賣海外。

這波關稅戰,中國車企在大氣層。

未來十年全球汽車行業的劇本,放眼望去早已寫好:中國車企負責創新,大漂亮國車企負責交學費,歐洲車企負責當觀眾。至於馬斯克嘛......網友建議他多學學中文,畢竟上海工廠的流水線,可比華盛頓的政客靠譜多了。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