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汽-大眾品牌上海車展預熱溝通會舉行。會議期間,一汽-大眾高管向《一品汽車》透露,本屆車展其將攜旗艦SUV攬境、攬巡、全新探岳L、探歌,以及邁騰、速騰、全新高爾夫和ID. 家族等悉數亮相。此外,全面煥新的6座/7座家庭旗艦SUV——全新攬境也將正式亮相,更將重磅發佈首個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CMP平台新能源概念車,與全自研智慧座艙。
在《一品汽車》看來,多款產品齊秀肌肉的信號,進一步說明本次上海車展將是一汽-大眾展實力的重要平台,也意味着一汽-大眾的煥新轉型進入快車道。
談市場:從「燃油為王」到「智電共生」
放眼當下車市,2025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已進入「油電混戰」的深水區。根據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50%,智能化配置成為消費者購車的核心考量。然而,這場變革並非單純的技術迭代,更是一場對傳統車企體系能力的全面考驗。合資品牌曾憑藉燃油車時代的「技術代差」佔據市場主導地位,但在新能源賽道上,其反應速度一度被詬病為「滯後」。新勢力憑藉靈活的機制和用戶思維快速崛起,而自主品牌則通過垂直整合與成本控制搶佔市場份額。此背景下,合資品牌的轉型不僅是生存問題,更是重構價值的關鍵戰役。
在《一品汽車》看來,細數各家合資車企面臨的挑戰,純電、增程、插混多路線並行,消費者需求高度分化是行業給出的第一道難題,高階智駕、電子架構、OTA升級成為核心競爭力,電動化研發投入巨大,如何平衡成本與技術創新更是待解答的關鍵之鑰。
過去幾年,「合資品牌新能源車缺乏競爭力」的標籤一度成為行業共識。然而,隨着大眾、豐田等巨頭加速本土化戰略,合資陣營開始展現新的活力。以大眾為例,其「在中國,為中國」戰略已從口號落地為行動:2025上海車展上,一汽-大眾將攜三款基於全新中國DNA打造的新能源概念車亮相,覆蓋A級純電轎車、增程式B級SUV及B級純電SUV三大細分市場。這些車型不僅搭載了CMP電動平台與CEA電子電氣架構,更深度融合了本土化設計語言,標誌着合資品牌從「全球車型導入」向「中國需求定義」的質變。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市場的挑戰,大眾CMP平台開發周期縮短30%,成本優化40%,實現快速迭代。具體到執行層面,一汽-大眾在總經理陳彬的帶領下,創新突破,擺脫思維慣性,從「用戶」向「客戶」,從「產品」向「商品」,從「促銷」向「營銷」,從「價格」向「價值」,從「傳統媒介」向「線上新媒體」,徹底地進行意識轉變。從產品的B端思維,向商品的C端思維轉變,從研發、生產到銷售、服務,全生命周期面向用戶,加速推進以客戶為中心的全價值鏈轉型。
據《一品汽車》了解,前不久中國一汽與大眾汽車集團在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確定一汽-大眾新車型規劃,進一步豐富一汽-大眾的產品陣容。具體而言,至2030年,一汽-大眾旗下各品牌將在「油電混共進」與「油電混全智」策略的基礎上推出超過20款全新車型,以多元化商品矩陣、智能化解決方案和場景化體驗設計,全面滿足中國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自2026年起,一汽-大眾品牌將在多個細分市場新增10款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全新車型,包括5款純電動車型、2款插電式混動車型、2款增程式車型及1款燃油車型,實現向新能源賽道的全面轉型。
在《一品汽車》看來,在新能源上半場積累經驗後,一汽-大眾將以智能化技術為核心,搶先布局,提升競爭力。智能化下半場,一汽-大眾也勢必從追趕者繼續成為引領者。
一汽-大眾「炸場」邏輯:技術、產品與體系的全升維
在品牌戰略更加聚焦的同時,大眾品牌新能源商品還將引入全新CMP電動平台,搭載全新電子電氣架構CEA,加速一汽-大眾智能電動轉型升級。據《一品汽車》了解,此次將亮相的概念車就是基於CMP平台和CEA架構打造的A級純電轎車,代表了大眾品牌當前全球最領先的技術,也是面向未來一汽-大眾新能源車的造型設計方向,更能滿足中國年輕消費者對智能產品的期待。
一汽-大眾還將深度參與本土化商品定義及商品研發,承擔更多的開發責任及主導作用。本次車展展示的智慧座艙,是由一汽-大眾自主研發,相關全新功能將在未來商品上陸續上車。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汽-大眾的核心武器,CEA(China Electronic Architecture)電子電氣架構可通過區域控制與准中央計算,將車內控制單元減少30%,運算性能提升50%,支持L2++級自動駕駛與無縫OTA升級。配合CMP平台的高度靈活性,一汽-大眾首次實現純電、插混、增程多動力形式的兼容開發。例如,基於CMP的入門級純電轎車,不僅成本可控,還可快速響應年輕用戶對智能座艙的個性化需求。
此外,在服務層面,前不久一汽-大眾舉行了第16屆服務技能大賽,並正式宣布大眾品牌服務全面煥新升級為「匠·心服務」,同步發佈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心喜之旅2.0」行動計劃。此次升級以15項重磅客戶權益為核心,構建覆蓋產品品質、服務標準、用戶體驗的全維度價值體系,進一步鞏固一汽-大眾行業服務標杆地位,為大眾品牌2000多萬用戶創造超越期待的用車體驗。
在《一品汽車》看來,基於「油電混共進」的全場景覆蓋布局,一汽-大眾的未來勢必呈現「燃油+新能源」雙線爆發的態勢。這種策略既避免「激進轉型」導致的用戶流失,又通過混動技術過渡,實現市場份額的平滑切換。
寫在最後:
一汽-大眾的「中國速度」體現在:CMP平台開發周期比傳統流程縮短30%,概念車從亮相到量產僅需12個月。這種效率是對新勢力「快魚吃慢魚」法則的正面回應。2025上海車展不僅是一汽-大眾的「秀場」,更是合資品牌重塑行業話語權的轉折點。首先,CEA架構實車演示,展現「軟件定義汽車」的底層能力,同時增程式SUV與純電轎車同台,宣告「多路線並行」時代的到來,其更將發佈2030年目標彰顯長期主義決心。
在《一品汽車》看來,一汽-大眾即將「炸場」上海車展的背後,是合資品牌從「防守」到「反攻」的戰略躍遷。其成功密碼在於以體系力為根基,以本土化為引擎,以用戶需求為靶心。在新能源與智能化的浪潮中,這場轉型不僅關乎一汽-大眾的命運,更將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競爭提供新範式。合資品牌不再是「跟隨者」,而是「規則制定者」。2025年的上海車展,或許正是這場變革的起點。